祖国放心 .mp3来自山西省朗诵艺术协会00:0005:58
最近,中印边境的安危牵动着国人的心。
印军屡屡挑衅,气焰嚣张,我军能顶得住吗?
最近,网上流传一个视频,解开了大家的悬念。流传的短片名为 "成功夺占5104高地",片长近20秒。

5104高地大概位置
短片一开始,见到约百名解放军的战士在一个山坡上,手持盾牌、棍棒不断由下往上进攻,山顶有数十名印度军人在抵挡。
双方均不断用石块扔向对方。交战数秒后,印度开始不支,不断后退,解放军则一涌而上占据山坡。
视频虽然只有20秒,但透露了大量信息:
一是,这次中印冲突是印军挑衅在先,我军反击在后。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印军败退)
二是,冲突目前尚可控制,双方都比较克制,只限于肢体冲突和石器时代的对抗。
到目前为止双方还没有扩大冲突的意愿,我军对印军也算是仁至义尽,手下留情,没给予他们歼灭性的打击(下次可未必了)。

三是,即便是最低限的石器对抗,印军也不是我军的对手。
从视频上可以看到,印军抵抗错乱无章,惊慌失措;我军反击勇猛果敢,队形有序。先是盾牌推进掩护,再是梯次进攻,交替掩护。一看,就训练有素。

四是,我军的装备也比印军的强。
从钢盔、作战服、到战靴、手套、防寒口罩,既便于进攻,又便于防身,既轻便灵活,又能御寒。这还只是冷兵器,冷兵器后面还有热兵器,热兵器后面更有令敌人望而生畏的杀手锏装备。在这方面,印军只能羡慕嫉妒恨,望尘莫及。

五是,在视频背后还有敌人看不见的我军的指挥协调能力。
指挥这次作战的我军高级将领几乎都是有实战经验的战将。

上图:1984年119团团长张又侠,在自卫反击战团指挥所。
中央军委的张又侠副主席两次参加边境自卫反击作战;

上图:1979年广西边防某团连长李作成,在自卫反击战前线。
军委联合参谋部的李作成参谋长是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的战斗英雄;

上图:1984年第11军侦察处长赵宗岐(左3)在云南前线侦察敌情
西部战区司令赵宗歧出身于侦察兵多次参战;

一线指挥员汪海江中将(上图)自述称:
“我是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后,第一批从地方参加高考考入军校的学员之一。毕业后不久,就参加了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带领官兵多次抵近前沿阵地侦察,因作战英勇荣立一等功。”
有如此众多战将亲临指挥保卫边疆作战,区区犯境印军不够祭旗。

六是,我军士气远超印军。
我军经过近几年整军备战,战斗力进一步提升,准备打仗,能打仗,打胜仗的口号喊得震天响。

我曾到中印边境一线调研,被中印边境官兵的战斗意志和献身精神所深深地感动。他们在人类生命的禁区,透支着自己的生命为祖国站岗放哨。

他们的誓言是,“首战用我,用我必胜!”“我们的背后就是祖国,我们绝对不会把祖国的一寸土地守丢了!”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他们,有解放军在,大好江山,安然无恙,固若金汤。

作者:罗援将军
著名的军事专家,少将军衔。在国际上被认为是中国军方“鹰派”代表人物。自称为:鹰胆鸽魂,(出版同名著作)是“理性的鹰派”。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原副部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国际军事分会会长。全国政协委员,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主要著作有:主编或与人合著《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史》、《军事预测学》、《国际战略论》、《战略学》、《战略评估》、《伊拉克战争点评》等。
配乐:老丁

微信名:独钓老翁。平日里喜好读书,摄影,业余时间朗读文章,是一名忠实的朗读爱好者。自律格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朗诵:李同生

有着27年的军旅生涯,现任山西省朗诵艺术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山西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团成员,山西省演出行业协会朗诵专业委员会主任。崇尚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作品,求德思诚。其朗诵沉静舒展,情感浓重,心随诗意,自然流畅,时而高亢激烈,时而娓娓道来,塑造真切的画面感,用心与听众交流。他坚信朗诵艺术可以让诗飞翔,让灵魂闪光。
都市头条岭南作家编辑:
池朝兴,广州市城管执法局退休干部(正局),广东五星志愿者,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学会、中国诗歌网、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海珠区作协文创委委员,广州市荔湾区作协理事,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签约作家,等。
2019 世界华语诗王争霸赛亚军获得者;中国新诗百年征文大赛100位城市文学影响力诗人;“龙盟爱心梦影回廊”诗词歌赋优秀作品百强铜奖获得者。出版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诗歌著作《金色的阳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