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诀 别 我 的 2020
文/丁 晨
今天是2020年的岁杪,我也来把我在这不寻常的一年,总结一番。
几年前,我曾就有朋友问,“你离岗彻底退休了,整天都干些啥?”时,回答了18句话,72个字:
读书看报,吃饭睡觉,
接送孙女,来回奔跑,
每天散步,必不可少,
写点文章,偶尔发表,
不时玩玩,微信电脑,
看看影视,有闹有笑
朋友聚会,友请就到,
出国旅游,开阔心窍
采风考察,新获收效。

2020年,由于突兀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和蔓延,中国和世界都是在极其不寻常中度过的。几年前我回答的72个字中的原计划每年出国旅游,经常的同学、朋友聚会和多种考察等活动,在2020一年里,都无法完成了。
在疫情蔓延紧张的头几个月里,我只有宅家阅读,以读抗毒了。前半年,我基本哪都没敢去,没敢在餐馆吃一顿饭,除了“读书看报,吃饭睡觉;接送孙女,来回奔跑;每天散步,必不可少;不时玩玩,微信电脑;看看影视,有闹有笑;辅导孙女,陪上网教”外,我只好,无奈地今日得宽余,安下心放松地阅读了。

上半年,我阅读了以前无暇翻阅的南怀瑾老先生的《中国文化泛言》,安平秋、章培恒主编的《中国禁书大观》,刘达临的《中国性史图鉴》,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沈从文的《边城》《湘行散记》、《湘西》,钱钟书的《围城》,张爱玲的中短篇小说集《郁金香》,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梁衡的《觅渡》,林清玄的《人生最美是清欢》,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新版)》、《何谓文化》、《泥步修行》,朱鸿的《人生的爱与智》、《长安是中国的心》、《关中是中国的院子》、《历史的星空》,王蒙的《苏联祭》、《庄子的奔腾》和《胡适散文选》、《郭沫若散文》、《郭沫若评传》、《傅雷家书》、《黄帝内经》、《古本山海经图说》以及《毛泽东诗词集》、《诗经译注》、《艾青诗集》《徐志摩诗》《叶芝诗集》《泰戈尔诗选》等诗词,约30余部书籍。
下半年,国内疫情已基本控制,复工复产全面有序展开。初秋,我应邀参加子长至姚店高速公路采风活动。同时参观新的延安大学校貌。听取延安大学文学院院长厚夫教授的延大路遥研究情况的介绍。
我应邀参加了老朋友、老作家朱文杰《记忆老西安》第二卷首发座谈会,并作简短发言。受邀阅读根据朴实长篇小说《交通局长》,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大道无言》剧本,并提出修改意见。

我参加了省公路局组织的老同志参观、体察关中环线 “智慧公路”活动。退休后,多年没到普通公路上看看了。作为非高速公路的关中环线,发展的如此高质量,如此高水平,耳目一新,令人振奋。

我还先后看望病中的老同学,参加了一些老朋友、老文友、老同学的聚餐、聚会。
仲冬的一个午后,迎着兮兮的寒风,我和我一同进厂做徒工的老同学、老工友贺江,去东郊西光厂小区,看望我当年进厂当徒工的师傅肖德伶。
这是一次难忘的看望。
我当年,只知道肖师傅是修过坦克,在新中国最早的军事院校、赫赫有名的“哈军工”当过教员。看到近日的《陕西交通报》的报道,才知道肖师傅还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作为部队的文化教员,他深入作战一线,把惨烈的上甘岭战役作为战例教材,在连队讲解,鼓舞士气。他1970年初转业到省公路机械厂当修理工,我1970年10月进厂,跟他当徒工。后来1979年落实政策,肖师傅才先后调入车间、厂部做技术管理工作。这次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荣誉勋章。我1985年调离厂子,35年和师傅没见面了。
肖师傅是我这一生,第一个也是唯一称呼师傅的人,也是我在厂子最敬重的人。肖师傅已经是87岁的老人了,老伴儿10多年前就去世了,现在和待业的儿子住在一起。

这次见面,我们和肖师傅合影留念。看到一个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军人、老干部,住宅是如此阴暗、狭小和破旧,不禁让我心生酸楚和感慨!我衷心祝福肖师傅健康长寿,祝福肖师傅的住宅条件早日改善。

年末,我偕妻和一帮子文人墨客,赴富平参加休闲二日游活动。参观、游览了中华郡。这个占地2000亩、投资30亿的中华郡,是以中华五千年文明发源地及轩辕黄帝铸鼎历史文化为背景,富平荆山塬原生态地形地貌为基础,将其打造成现代的吃、喝、玩、乐、赏、住,加人文的旅游景区。规模宏大、豪华、好不热闹的中华郡,令人眼花缭乱。柿子之乡,曹村的千年柿王树,令人难忘。面貌一新的富平乡镇建设,也让人震惊、感慨!

下半年,我还专注地阅读了三本作家传记:厚夫的《路遥传》、邢小利的《陈忠实传》、刘可风的《柳青传》和李光连的《散文技巧》,梁向阳的《当代散文流变研究》,王玲的《中国茶文化》等6本书。
2020年阅读之余,我手虽不勤快,还有感而发,撰写了《延安又一条高速大道诞生》、《诵读叶芝和他的<当你老了>》、《漫谈女人》、《宅家阅读 以毒抗毒》、《秋意温馨》、《大明宫的前世今生》、《面对黄河》等10篇散文。这些散文,分别在《西安晚报》、《西安日报》、《视界观》、《文化艺术报》《陕西交通报》等报刊,发表了8篇。

加上我2015年11月出版的《寻找》散文集以后,撰写的散文随笔,共约60余篇。我原计划2020年出版我第五本散文集,书名都起好了,叫《丝路之魂》。我已集结整理汇总,分为“史话交通”、“小巷往事”、“ 游 侠 履 痕”“ 生 活 杂 品”、“交通文学”5部分。还稍许配有图片。可是事违人愿,落实不了出版社,计划落空了!现在业余作者出书,出书之难,难以上青天。
2020虽有遗憾,但,幸运的是,我们都健康地活着过来了!
2020,感恩诀别,已成为历史!
2021,初来乍到,请多多关照!
新的一年,我要努力,力争我的新出能够出版,了却我一个半吊子业余作者的心愿。
2020年12月31日
(2211字)

丁晨,笔名奕言,生于1947年,河北省任县人。“老三届”知青、高级编辑、大学文化程度,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历任《陕西交通报》副总编辑、陕西省交通作家协会主席、《中国公路》杂志终身记者、陕西省作协理事、陕西省作协报告文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散文学会常务理事。
1982年开始在《工人文艺》发表短篇小说《梨》至今,在全国各类报刊、网络发表短篇小说、散文、史话、报告文学和新闻作品上百万字。出版个人散文集《秋叶》《迟到的欣慰》《幽敻含光门》《寻找》4部,主编和参与编著的文学作品集、好新闻作品集锦和交通史志等30余部已出版发行。
散文《永远的铺路石》获2001年《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三等奖;散文《乍见周庄》获中国散文学会2010年全国散文家论坛征文大赛一等奖,并编入华文出版社出版的《全国散文作家精品集》;散文《迟到的欣慰》获中国散文学会2010年“中国当代散文奖”并编入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散文家大词典》;报告文学《梦圆中国第一隧——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建设纪实》,获2011年省作协主办的陕西首届”报告文学征文大赛最佳文学作品奖。长期坚持散文写作,笔耕不辍,其散文创作个人成就词条,编入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散文家大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