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百岁父亲》作者近照
聚气家风长精神
——读戴永久散文集“我的百岁父亲”
窦亚平
闲则有好,喜欢耐读耐品的散文,行走字里行间,不知世外喧嚣热闹,我只觉漫步文化长廊,清纯了气质,增长了精神。这是近日赏读戴永久先生散文集“我的百岁父亲”所得点滴感受,见仁见智,不妨略析情由。
“我的百岁父亲”6单元78篇16万字,全程记录父母百岁人生的所见所闻、所想所为。从普通农民的生活图谱中,读者看到人世百年间的风雨阳光、世态炎凉、文化变迁和生存抗争,笔触指向,无处不是苏中农村题的水墨画。无论是少年的《别样寒学》《洲上放牛》青壮年的《屋中之屋》《风雪麻油》,还是老年的《用心积蓄》《擀面摊饼》,真实报告父母在世的家史全程。无论崎岖乡道,还是顺风顺水路,人物眉眼始终闪现天地间的正气。作者笔端凝聚的情感顺流而来,直朴无华地叙说苏中农民的初心——穷则思变,浩然正气鼓满生命之舟的樯帆。
“我的百岁父亲”,始终紧扣百年来父母双亲言行动作逐渐变化发展这一主线,形散神不散地客观交待农家生活的理想、纠结、进取和满足,滤选捕捉高价值的事件节点,着力刻画特定场景里的人物活动细节,注重将饱满精细的细节内容连贯性放大,以求朴实纯真地展示人物的精神境界。
第一辑里的《推车营生》别具概括效果,兵荒马乱中,祖父和父亲冒险谋求家庭生计,险里遇危,前有深水挡道,后有兵祸逼迫,父子不由分说急中生智拼命救人,弱者救弱,情节曲折离奇,场景惊心动魄。落难者命悬一线,施救者义无反顾,不离不弃,直到成功脱险。逃命中的乡里乡亲,见义勇为,有别于歃血盟誓的江湖义气,乡情乡愁力透纸背。
齐粱时期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反复呼吁:作家要像《诗经》作者那样,有感而作,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铺展时代风云变幻,应讲究“要约而真”“为情造文”,在这方面,永久先生“我的百岁父亲”作了平实有为的探素,淡泊显活泼,天真持幽默,率性自然,令人信服。
从改革开放至扬泰分治20多年间,戴永久先生曾任乡镇党委书记和县市部门负责人,后升任泰州市人大农工委主职。查考《历代职官辞典》和《古代官职漫话》“书记”在古代当为长官自行选用的“书吏”或“书佐”,负责文书起草和缮写。领俸40余年,戴永久先生给人印象尤深的是他习惯日记,真正做到日复日、月复月、年复年,书架上分层排列,内容不但记事写人,也有研析书报文章的心得。大拼盘的日记中,当然详细记录了父母的春夏秋冬,因此,他也可算是父母的“书记”。
读书后记坦言:“作为家中长子,退休后卸去了久负的职业担当,摆脱了繁杂的事务纠缠,有心力支配宽裕的时间,有机会补赏亲情欠缺,也有兴趣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其所能做一切让父母宽慰、对子孙有益、于家族有补、对社会有助的事。”作者秉持的散文写作理念正应了“要约而真”“为情造文”的要求,全书创意的肇始不在退休后的岁月,而是有了记忆当年,倒不在乎一朝成名成家的“赶热闹”,一门心事代替父母把心声变为方块文字。
天若有情天亦老,试问浩浩荡荡的散文作家群,能名符其实当好父母“书记”的捉笔者确实多,但从自食其力那一天起能坚持几十年如一日记录父母心路历程的弄墨者有几?况且,能在整理父母口述文稿杀青付梓之时,正届期颐之年的父母双亲说笑间西游天国,如睡如醉,如期如约,真真切切,如此天缘地机生死相别者有几?
其实,北宋时期“关学”大师张载早就作了提示,他认为宇宙本源是“气”,“太虚即气”,由于气的聚散变化而形成各种事物现象。“我的百岁父亲”气畅神凝,苏中原野托举的农民身影;环拱正气,耕耖土地日晒月照牛鞭甩出的昂然正气;包容和气,雍根除草清墒理沟根脉养蓄的泰然和气;蕴藏朝气,尊重季节不误农时种子破壳的勃然朝气。
天地赋予自然万物正气、和气、朝气,清彻纯一,人类赖以生存发展,只因为化而聚之精神则长,永不停息,所以張载唯物主义思想呼唤人们“变化气质”,激浊扬清,恢复至善的“天地之性”。天地是人类的父母,人们尊重天命,就是对父母的尽孝,就是体现了宇宙的最高原则。因此,应当补叙的是该书标题名称“我的百岁父亲”,这六个字是母亲的版权。她的话很简单:“书是传代的,不图名利。”弘扬传统哲学精髓,有利创造人生价值,学习记录并整理让父母开心微笑的文字,让读书更加亲近自然。
此刻,如果有了收获,哪怕是一点滴,甚至是一句话或一个字,不妨阅读“我的百岁父亲”。
2017年4月
作者简介
窦亚平,“老三届”,退休国干专技,文搏专业研究员,中国文物学会会员,江苏省钱币学会理事,泰州市历史学会、泰州学派研究会、泰州市纪检监察学会常务理事,文学作品多次获省级以上奖项,论文多篇发表国家织文搏期刊和相关网上,多首歌词登于《词》刊。历任乡文教科長、泰县文物办公室主任、文化遗产科长等职,受省人事厅、文化厅表彰,享受市级劳模待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