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 子 庙 前
作者:张顺志
朗诵:轻风细雨
来到夫子庙前,就想起“画船萧鼓,昼夜不绝” 那秦淮河上曾有的畸形繁华景象。被历史上曾经十一次定都的南京,自古在内秦淮河人文荟萃、商贾云集注定是无法抹去的一笔。走在这里的大街巷陌,仿佛进入了一个清新别致的世界。只要细心观察,不难发现俯拾皆是的诗情画意,就连时光,似乎也停止了匆匆的脚步,在这里变得优雅而从容。
作为千年历史的名庙,夫子庙自有其值得骄傲的资本。这里是供奉和祭祀中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明代作为国子监科举考场,朝晖夕阳之间,历经千年沧桑,也积定了璀璨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夫子庙周围以高墙,配以门坊、角楼,这一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迭经沧桑,几番兴废富有明清色彩的大量精美建筑,至今仍能显示出昔日的辉煌文明。我见到此的游者亲近它时都转着圈打量,试图将它看透;也有人从不同角度去拍摄它,想要捕捉它的神韵。人们到底只是在仰慕它的厚重和壮观,还是在注视它的同时,也去体味一种时光中雕刻出的沧桑?
走在巍峨壮丽的夫子庙前,古朴的照壁、石栏绵延开来,巍峨庄严的大成殿,重檐飞翘,斗拱交错,龙吻脊中有双楷戏珠立雕,双重飞檐中海蓝色竖匾上三个金色大字“大成殿”, 向我展示了它走过的漫长岁月,而只是我不懂它的语言。每一块青色的砖赤色的石,似乎都在向游人描述着光阴的洗礼。倚靠在秦淮河的石栏旁,看着精心建造的亭台楼阁,远眺乌衣巷、朱雀街、桃叶渡等处,这条自秦朝蜿蜒而来的河水川流不息的声响,就是它胸腔奔腾的语言,那些浪花是它与人世世代代交流的文字符号,是来自它心灵的跃动一时而激越,悠悠千年的河水,阅尽人间欢乐忧愁,依然奔流,依然充满活力,水鸟穿行,市民戏水,游船上满是嬉戏玩耍的笑声,新崛起的高楼大廈也掩映在河景之中。这样的一条河流,滔滔的文明之水,纵然几番起落百转千回,它奔流的律动将远古的繁华时代和我们的时代串联起来,使听起来虚无缥缈的千年文韵,有了一个具体可感的载体。中华文脉终究不废江河万古流。
来到夫子庙,怎能不尝小吃?许多游玩夫子庙的人都喜欢在南京小吃的发源地聚集。不大的夫子庙地区,就有20余家小吃店,成了南京小吃集大成之地。在街头行走,累了便找一家小吃店坐下,在这里聊天、交流,看着饭馆里墙壁上名人字画,听着身边的客人们惬意闲聊,伴着美食独特风味,感受美食文化的传承熏陶。听着身边陌生人不经意的聊天,引出一段秦淮河上不为人知的过往,一个令人为之动容的故事,也为品尝美食增添了许多色彩。
告别风味独特的小吃,将目光转向临河的贡院街一带古色古香的旅游文化商业街,这里商品种类繁多,琳琅满目。这一切都似曾相识,一拨拨人流也似曾相识。我朝着街边小店里哼着小调的帅哥打招呼,向卖花纸伞的姑娘打招呼,向挂满纸扇的店老板打招呼……可还没到他们回应,我却已随人流匆匆而过。我知道我不是身在江南,只是走进了梦中的夫子庙。
华灯璀璨中,夫子庙前更加车水马龙。霓虹倒映在秦淮河中,古老的韵味与现代的气息顿时融合在一起。秦淮河如同一条清清浅浅的银河,夫子庙的文化意象,化作点点光晕,宛若星球,点缀其中,别有意境,定神凝望,便仿佛看到了考生云集的身影,几千年时光依稀重现,和身边一浪接一浪的参观人流,似乎从自古百姓的生生不息里,明白了热闹与平静相守的哲理,体会世事无常中的有常和和谐。别过了夫子庙,相信夫子庙的那些美妙的人文风情会留存在我记忆里,也会留存在与之有过邂逅的每个人的记忆中。
作者简介:张顺志,网名:独钓月色,江苏淮安人,淮安市作协会员。崇尚本真,爱好旅游,更喜欢嗅着泥土气息,伴着虫鸣朝露,用心感悟生活。没读过多少书,却爱用拙笔留下生活印记,让生命在涂鸦的过和往中品味多彩人生。

主播简介:姚春荷,网名:轻风细雨。江苏淮安人,喜欢旅游,用脚步丈量祖国的名山大川;热爱生活,以美丽心情欣赏大地上的一花一木;喜欢用声音诠释生活之美,更愿用声音为您传情、温暖您的时光、愉悦您的岁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