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那条小河 (散文)
作者/听泉
家乡有条不知名的一条小河,把一个村子从中间分成了河南河北,从村子中间不停的流淌着。记忆中的河堰垒的很高,都是用青石板垒成,什么时候垒成的,无人知晓。全村的人都喝河里的水,也在河里洗衣服,到了夏天,男女老少都去河里洗澡,所以这条河,就是养育我们的母亲河。
我家的老屋,就建在离河沿很近的地方,所以一有空闲,就去河边唱歌,跟母亲学的《跑四川》《卖饺子》《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民间小调,因为对着河面唱,有回音,声音好听,从来唱不够。河北对岸有个男孩,也对着河面吹口琴,吹的不怎么样,只因河面空旷,声音传过来,也就觉得悦耳了。
小河的上游,有个叫“冒鸡蛋”的地方,就是河中间有块象鸡蛋一样圆的大石头,不涨水的时候,就能看见那块石头。夏天到了,会水的人去河里洗澡,都抢着站上去往下跳,我就是其中一人。跳下去顺水往东游,一百多米就到了我家,爬上岸,回家把裤子脱下来,用手拧干再穿上,一会就干了。那时家里穷,没衣服换,不穿鞋,也没鞋穿,记忆中的小时候,特别是夏天从没穿过鞋……
小河对过有一片小竹林,也有很多树木,树上的知了很多,我们经常去粘知了。用什么粘,抓把麦子放嘴里使劲的嚼,然后吐出来放河水里洗,洗完在放嘴里嚼,反复几遍,一快面筋就成功了。把它放在竹杆头上,就可以去粘知了了,知了在树的中间,用竹杆就能粘到,如果高了,就爬树上去粘。粘知了要粘翅膀,它飞不动,就成了我们的猎物。有一次爬树上,脚没盘住,就掉下来了,幸亏不高没摔着,但肚皮被树划破了……
比我大几岁的香香,她不象我们这些野孩子,没见她白天在河里洗过澡,因她发育成大姑娘一样了,扎一对小辫子,长的很秀气,但她和二蛋走的很近,二蛋长的也好帅,大眼睛,高鼻梁。她(他)们经常坐在河沿上的一颗枣树下说话,听不见说什么,经常看见他们在一起,都说他俩搞对象,我们就调皮地喊他们小两口,每每这时,香香的脸就红了……按现在的说法,她们到了青春期了,互相产生朦胧的爱恋。后来听香香的闺蜜说,二蛋骑自行车戴着香香进城看过电影《卖花姑娘》可能俩人真的相爱了。但这对小恋人,最后没能成为一家人,因为二蛋娘不同意,门不当户不对。二蛋爸爸在城里工作,可香香的父母都是大字不识的农民。以后听说,二蛋去城里接班当了工人,香香没过几年,也嫁到离我村不远的小村庄里去了。
小河的水依然向东流着,但很多很多的往事,永远留在记忆里……
远处飘来了一首《红枣树》的歌曲 : 红枣树,家乡的红枣树,儿时我爱过的恋人,现在你身在何处,随着那磋砣的岁月,你是否依然如故……
难忘的故乡,难忘家乡的那条小河,它两岸到底还有多少故事,另人难忘……
作者简介:李兴芝 网名 听泉 山东临沂罗庄人,临沂大学音乐学院声乐副教授。山东省音协会员,在临沂市曾多次获奖: 临沂市十大歌星第一名。沂蒙之夏一等奖,十大金星一等奖。临沂市中师音乐教师五项全能比赛一等奖第一名。在全国革命老区沂蒙兰山杯民歌比赛获二等奖。退休后,爱好广泛,朗诵,唱歌跳舞,旅游等。性格开朗,广交朋友。用声音传递正能量,用声情并茂诠释作品,深受大家喜爱。临沂市朗诵协会会员。
在中共临沂市委网信办,临沂市文明办,临沂日报报业集团共同举办的“龟蒙杯”2020清明云上诵诗会中获一等奖。在中共山东省老干部局举办的“传承经典.云诵读”比赛中,荣获银奖业余时间学写诗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