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头条总编审 王 在 军 (中国)
海外头条副编审 Wendy温迪(英国)
海 外 头 条总 编 火 凤 凰 (海外)
图片选自百度

(2021年第001期)
前言
文學的主軸在詩歌,全球華人透過網路,大家互相觀摩了解,台灣詩人當然不應缺席。我們以(如歌的行板)內涵,觸動靈魂深處,來看這五顏六色的世界,因為有您的參與,我們更加光采豐富,因為您的鼓勵,我們將踏上康莊大道。
NZ國學詩詞藝術協會會長 嵇春聲
【本期上刊詩人及目錄】
1. 英詩<露珠>翻譯成中文現代詩和宋詞憶秦娥
<玫瑰淚>(中華新韻) ⋯⋯嵇春聲
2. 中英雙語詩<孤單>⋯⋯··⋯⋯非馬
3. 鍵盤⋯⋯⋯⋯⋯⋯⋯⋯·⋯⋯林廣
4. 長相思⋯⋯⋯⋯⋯⋯⋯·⋯⋯王國龍
5. 觀琵鷺⋯⋯⋯⋯⋯⋯⋯·⋯⋯櫓夫
6. 禪修感悟⋯⋯⋯⋯⋯⋯·⋯⋯嵇五聲
7. 際會⋯⋯⋯⋯⋯⋯⋯⋯·⋯⋯洛芙
8. 二〇二一前夕⋯⋯⋯⋯·⋯⋯趙紹球
9. 品日月潭紅茶⋯⋯⋯⋯⋯⋯⋯·雅詩蘭
10. 三千⋯⋯⋯⋯⋯⋯⋯⋯⋯⋯李明璋
编辑制作:火凤凰(海外)
題要:在網上看到這首Dew,簡短的英文情詩,在還沒有深入瞭解作者的背景下,已經被這詩想愛,卻怕受到傷害的寫法吸引。英翻中也是一種創作,在不影響原意下,主要是在精神上的靈動,而不能拘泥文字中的逐字敘述,以下我以白話文和古詞的形式表示。
NZ 國學詩詞藝術協會
南與北專欄 嵇春聲
1. Dew
by Sara Teasdale 美國抒情詩人(1884-1933)
I dream that he is mine.
I dream that he is true
And all his word I keep
As rose-leaves hold the dew
O litter thirsty rose
O litter heart beware.
Lest you should hope to hold A hundred roses' share.
露珠
翻譯:嵇春聲
圖片來自網絡
我夢想他是我的唯一
夢中真實呈現
想到他的話語
就像玫瑰花瓣上
承受的露珠
少許的愛慕
得到些許的清醒
免得你希望
持有百朵露珠玫瑰的愛情
憶秦娥 玫瑰淚 中華新韻
嵇春聲 紐西蘭
玫瑰淚 夢牽讛語郎君配
郎君配
露珠花瓣瞬間失魅
小橋流水空回味
琵琶別抱歌謠媚
歌謠媚
玫瑰百朵 鵲橋虛位
注:李白的憶秦娥是悲調,這首玫瑰淚只是引伸甘露虛幻愛情的精髓。

【作者简介】嵇春聲先生成長在台灣,祖籍江蘇,長住紐西蘭奧克蘭,古詩詞和現代詩均通,擅長古詩詞吟唱,現今擔任NZ國學詩詞藝術協會創會會長。他是台灣國際媒體俱樂部的創辦人(TFCC),也是紐西蘭資深的專欄作家,和全球詩人藝術家月刊總編輯。

(油畫作品《雙面人》由畫家非馬先生創作並提供,不得轉載和複製)
2. 孤單
作者:非馬
繪畫:非馬
有你的日子
我不孤單
有詩的日子
我也不孤單
有你有詩的日子
我更不孤單
而在無你無詩的日子里
我只顧側耳傾聽
你輕盈走近的詩意腳步
渾然不覺孤單
LONELINESS
the days with you
I don't feel lonely
the days with poetry
I also don't feel lonely
the days with you and poetry
I certainly don't feel lonely
and on the days without you and poetry
I simply prick up my ears
listening for the approach
of your poetic footsteps
and forget all about loneliness

【作者簡介】非馬,美國華裔詩人,英文名WILLIAM MARR,曾任伊利諾州詩人協會會長。出版有中英文詩集21種,多語詩選(漢英法及英意)等五種,散文集三種及譯著13種。部分作品被譯成十多種文字並被收入包括台灣、大陸、英國及德國等地的教材。主編《朦朧詩選》、《台灣現代詩四十家》及《台灣現代詩選》等多種。亦從事繪畫及雕塑,曾在美國及大陸舉辦多次個展及合展。在互聯網上設有《非馬藝術世界》網站(http://feima.yidian.org),展示他的文學與藝術作品。

3. 鍵盤
作者:林廣
圖片來自網絡
螢幕與我之間橫著
一條黑白的河流
她了解我每根手指的想法
任由各種歧義敲打她溫婉的寂寞
我記得她每一路段的聲帶
喀喀的一朵朵酒窩
回應著我猶豫的意象
讓我想起打水漂的興致
彷彿低潮也要跟著出走到遠方
思緒重新回到瞭望的位置
她的溫柔是硬質的
我想應該找到一個古老的配方
使她能放鬆地隨著我的意念流動
這樣當我在修正方向時
最初的夢還會繼續飛翔
也會繼續在她斑斑黑髮裡築巢
或許她自認是河是界
但我和螢幕並非對立雙方
她其實更像緩緩隆起的山丘
讓我站在她的骨架看自己在文字裡演化
2020年12月25日發表於人間福報副刊

【作者簡介】:林廣,本名吳啟銘,1952年出生於台灣南投縣竹山鎮。輔仁大學中文系畢業。曾出版詩集《樹的象徵》、《蝶之舞》、《時間的臉譜》、《在時鐘裡渡河》、《透明—流動的永恆》、《林廣截句》等;新詩評論《尋訪詩的田野》、《新詩驚奇之旅》、《探測詩與心的距離》等。2000年獲詩運獎,2004年台中大墩文學貢獻獎,2007太平洋詩歌節新詩創作首獎,2019年獲玉山文學貢獻獎等。曾任教於衛道中學、普台高中等校國文教師。曾擔任多種文藝獎評審,對推動現代文學十分熱誠、積極。

4. 長相思
作者:王國龍
攝影:王國龍
長相思
在長安
日日為君喚早朝
長相思
在台北
日日為君暖冷腸
五味甘
不及一口自家飯
外食多
不及家中人團圓
那是很早很早
很久很久
祖傳的口訣
口訣中只傳一個字
< 愛 > 即是那一個字
2020-12-2

【作者簡介】王國龍,1963年出生,台北人,生性爱好自由與美食,喜優美诗歌,七律五律是我的最愛,孟浩然是我最喜欢的诗人。現今在台北從事小吃批發,閒暇喜閱讀各家诗文,每晚送貨時,星空相遇,诗興大起,喜具幻想之題材,奇異之诗風。

5. 觀琵鷺
作者:櫓夫
圖片來自網絡
天空乾脆不戴口罩了
纏整面越冬的
黑面琵鷺
暴雨般的傳染力
為大地撒下一大片
久旱的皇冠
不等疫苗了
當飛羽的逃逸振振有詞
鏡頭的咳嗽聲就喀喀大作
與自然爭執
在瞭望中從微觀
擴散成瀰漫人寰的
黑白喜喪

【作者簡介】櫓夫,台灣出身,以文為父、地為母。以一身為舟漂浪在天地之間。從事文化以外的產業,但從幾位老師身上種下字意參差的種子,化合人生。

6. 禪修感悟
作者:嵇五聲
圖片來自網絡
惟覺談禪道家風 禪七開示悟群萌
以書傳道亙今古 親傳點撥益道顏
開山祖師行大願 巍巍中台禪風現
禪七開示說的好 了知三法交相好
漸修頓悟善方便 回互用功歸無念
念無念念契實相 華枝春滿明月圓
慈悲喜捨行願中 涅槃漫步不繫舟
話頭腳跟看得住 心燈毫光照九州

【作者簡介】嵇五聲先生1947年出生江蘇鎮江。1949年隨父母來台。任公職二十餘年,從事新聞媒體編、採工作十餘年。喜愛詩詞,尊崇孔孟,篤信佛教。認為老年如能擁有老友、老伴、老本,可以管竹、管山、管水,豈非美事?對事抱著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緣來不拒、緣去不留的無求態度。目前定居新竹。2019年意外成為新竹市「模範父親」,何以有此福報?百思不解,唯一的答案,歸功「三寶」的加持。

7. 際會
作者:洛芙
圖片來自網絡
在每天的偶然
際會了心所想之偶然
我遠眺不安分的白茅花
左右搖曳著樂章
在猶豫的季節裡
不淡定的風箏
在想像的空間中
緩緩的移動
找尋必然與偶然
這樣子的集合
猶如一種愛
它彷彿是輕羽絲光
猶憶難忘
宛若美好的記憶
生命的柔軟和
內心的溫度
只能將它留在腦海
這樣的場景
宛如分母和分子的際會
當晨花綻放之時
孤獨就會顯香

【作者簡介】洛芙,在藝術領域進行研究外,亦進行新詩、散文和藝術評論等文學創作,發表在各學術期刊中。掌門詩學社、台灣新詩學會、國際詩歌研究學會、華人詩學會會員。紙刊《中國微型詩》.《域外風度》欄目主編。著有《半夏》詩選(2017年)和《片波》詩選(2019年)。此外部分詩文收錄在《中國朦朧詩》《當代華語詩歌300》《七弦:我寫詩江湖111戶》《中國散文詩人2017-19》《2021年中國微型詩歷》詩歌選本等詩選。台灣作曲家亦為洛芙〈欖仁〉〈片波〉、〈幸運草〉等作品譜曲及詩樂CD 發行。

8. 二〇二一前夕
作者:趙紹球
圖片來自網絡
二〇二〇的最後一天
他在書店買下架上最後一本詩集
離開大樓,烏雲正商略著
黃昏雨。在倒數三個時辰
之後,就要跨年了
路上的雨點密佈傾城
像要洗刷紅塵的晦運
在擁塞的車龍裡他靈光
一閃,也許就是此生最閃的
一行。心裡却嘀咕:
到底要寫?還是
不要寫出來?
書架上最後那本詩集
正躺在他的副駕上
根本無法像新冠那樣
影響到人們的呼吸……
2020-12-31可能是2020年最後的一首詩。

【作者簡介】趙紹球,1960年,生於馬來西亞,祖籍廣西容縣。大學畢業,先後在台灣及馬來西亞廣告界任職,曾任FB社團【新詩路】及【新詩路練功場】管理員及版主。高中開始寫詩,作品散見於香港《當代文藝》、馬來西亞《蕉風》及《新潮》等刊物。負笈台灣政大後輟筆,26年後重拾詩心再寫。作品收錄於《天狼星詩選:二零一八盛宴》、《最愛的一首詩 -- 當代華語詩歌300首》、《魚跳:2018臉書截句選300首》及《不枯萎的鐘聲:2019年臉書截句選》

9. 品日月潭紅茶
作者:雅詩蘭
圖片來自網絡
絳紅的甘潤
從指尖
飄逸天地精華
向遠方
勾勒邵族女的笑靨
2018年2月12日

【作者簡介】雅詩蘭,旅居日本,幼兒教師,師從台灣著名詩人吳啟銘老師,是Facebook《新詩路學堂》第二期學員。國際當代華文詩歌研究會研究員。有作品在《中國詩歌網》專輯全國原創兒童詩和現代兒歌創作優秀作品中被展示,在中國大陸的《世界經典文學薈萃》《中國先鋒作家詩人》月刊、台灣《創世紀》詩刊《秋水詩刊》、香港的《中國流派》、美國雙語詩刊《詩殿堂》主編的《世界華語鄉愁詩精選》以及日本俳句雜誌上發表。

10. 〈三千〉
作者:李明璋
圖片來自網絡
一直知道,你在
弱水的中央
如初生的芙蓉
透明且向陽
一直都明瞭,你赴
無盡湍域上等候
流連以裸,以嘆息
宛若瞬將凋零的睡蓮向晚
一世有多遠?
水貌三千,你說
只願挽取一瓢
以花瓣,以草葉
但我已是流動的河
源起群山的寧靜
向洋時又太過壯闊
從此,一生太長 …
東水西風,三千了白髮
也依稀記得這如逝的一切:
彷彿你我;彷彿各佇蘆葦彼方
而有了彷彿,就是永遠 …

【作者簡介】李明璋,寫詩人,繪畫者,國際象棋愛好者,職業演說人,專業聲優,朗讀者,在台灣享有「美聲詩人」之譽,習詩不足四個月即獲 2018 年聯合報詩獎,並入選 2020 年《世界華語鄉愁詩精選》,為詩集之中唯一台灣詩人。大學原修物理,轉攻歐美文學,詩作文字淺雅,寓意深遠,以西方理論融合中華文化底蘊,期為華文詩歌走出一條承先啟後、放諸世界之路,近日嘗試研創《新世紀殘句》,為庶民而寫,盼願更多的朋友愛上詩歌。

协会编辑部温馨提示
1. NZ國學詩詞藝術協會歡迎海內外文友踴躍投稿,詩歌、散文體裁不限。作品提倡原創,內容健康,杜絕抄襲,文責自負,謝絕一稿多投。投稿者請提供個人簡介和聯繫方式。
2. 投稿以兩個星期為限,超過兩個星期,可自行處理。編輯收稿以本協會微信群和Line群(有些國家和地區暫時無法使用微信)里的裸詩為主。歡迎文友轉發、關注平台。
3. 本平台所刊載的內容所有權歸作者,NZ國學詩詞藝術協會只提供信息發佈,不代表同意原作者的立場與觀點。
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