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忘的三袋尿素
文/倪高扬
有幸应邀参加市文联组织的陈明干《里下河农事》作品座谈会,不仅启迪多多,同时又一次勾起我对陈明干先生费尽周折送化肥给我家的回忆。
明干在《里下河农事》里写到上兴化化肥厂装氨水的故事。氨水是化肥厂生产化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农民撑几十里的船当宝贝似地运回去,泼洒到麦子上。小时候的我曾经每天起早东张西望探头探脑地拾粪。说那个年代有人将一泡尿硬憋着带回家,这绝非笑话。
到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有了国产和进口日本的尿素,肥效很高,但是十分紧缺,能找关系买上一袋可算是天大的交情。进入八十年代时,明干任大邹镇新五村会计,我被东鲍乡政府借用,我们都是县广播站兼职通讯员。
第一次见面是在县广播站征文颁奖典礼上,我们如同一对一见钟情的情侣,无话不谈。当时我家有几亩责任田,靠妻子一人种着,缺少肥料是正常的事。想不到明干是个有心人,更是个大朋友,竟然从他们村送三袋尿素到我家。
那时,我家住在东鲍乡偏僻的孙解村,与明干家相距六十多华里,其间既无轮船航班,又无汽车交通。三袋尿素,三百斤重,几十里路,搬上搬下,翻来翻去,怎么拿,如何运,事先必定煞费心机。
一大早先得从家中将三袋尿素运到他们村的帮船口,等帮船来了又一袋一袋地搬到帮船上;帮船乘到兴化东门,把三袋尿素一一搬上岸,再叫一个拉板车的师傅转运到兴化北门帮船口;大约下午两点,再乘帮船到我们村附近的唐朱村朱家舍(那时我们村没有直通兴化城的帮船),将三袋尿素卸在河边口,借用唐朱村电话打到东鲍乡政府,联系上我;他孤零零地在那守着三袋尿素,我匆匆赶回家,撑一条小木船过去,和明干一起从朱家舍将三袋尿素运回;当三袋尿素躺在我家中时,太阳已经落山。这个过程不用说操心劳碌,就用嘴说还要说上半天哩!
当时,前后邻居见到有人一下子送三袋尿素给我家,眼睛都红了,可他们却不知道这三袋尿素是费了多少周折送过来的。我记得当时只是如数给了明干计划内价格的钱,现在想想,我真的没有头脑,还有帮船的费用和叫板车的力资等其它开支咋没考虑到的。
那时明干家也是庄户人家,责任田远比我家多,肥料同样奇缺。三袋尿素不仅是釜底抽薪,还大费周折送上门来,我和妻子感动万分。三袋尿素沉甸甸的,白花花的,粒粒充满深情厚意。
明干给予我的许多帮助,差不多都被时间冲淡了,三袋尿素却令我终身难忘。
2020.12.30

作者简介
倪高扬,泰州洋思教育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中国蒙台梭利协会认证讲师,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兴化市楚天实验学校创建办顾问,兴化东方巴黎幼儿园、泰州幼蒙教育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地方文史研究爱好者。近年,除了致力“点燃孩子心中的智慧之灯”、引导教师“成为孩子生命中的贵人”之外,有空便与书为友,爬爬格子,出版《敬畏教育》《有滋有味兴化话》等著作七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