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雪庚子诗稿火热征集中。。。
庚子专辑今起向全球隆重征稿,也欢迎诗友荐稿。各位可发 诗词联曲每辑10-15首
赋、文言文每辑1篇 新诗(视篇幅而定) 诗论作品每辑1篇 诗评作品每辑2-3首 并请附个人简介1份,照片1-2张
感恩是一种文化素养,是一种思想境界,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鸿雪诗词做的是公益,只是平台创办人有一颗热爱诗词的心及乐于奉献的精神,还有那些背后默默做事的收稿员,编辑,推广员,你如果有一点感动他们的辛苦,请转发,或在文章后面留言或打赏!你总得做其中一样,给他们一点动力,一点支持!相信鸿雪的诗友同这个平台一样,都是既有才又有品。
鸿雪诗词

作者 简 介
马建勋,辽宁沈阳人,全国著名辞赋家。原《中华辞赋》杂志社副主任。现为北京辞赋文化有限公司创作室主任。荀社副社长,鸿雪辞赋顾问。至今已创作辞赋作品200余篇,发表作品200余万字。在全国各地诗词、楹联、辞赋等大赛中获奖248次,其中一等奖42次。曾获《观音山赋》全球征文十万元金奖,《九江龙舟赋》全球征文七万元金奖,并有多篇作品被勒石刻碑。

醴陵望江楼赋并序
序:庚子年,望江楼落成于醴陵仙山景区,其崇峻高标,凌峰独立,尽收大千风物,实为壮美之景观也。遂向往而赋之。

览秀醴陵,钟灵仙岳。襟云莽莽之千峰,凌顶巍巍之一阁。琉璃日染,耀色泛金之华;檐角彩纷,若花簇锦之萼。层楼七叠而流斓,两岸一江而动魄。北邻渌水,迎朝曦而送夕霞;南绾仙山,观近景而望远陌。上遏云岚,下瞰城郭。群峦入黛而出青,重岭横沟而纵壑。天垠两隔,唯此楼独秀高标;风色万千,有几处与同姿格?或登顶而摘星,或倚阑而听鹤。尽收眼底之清华,洵美域中之奇卓。
观夫崇凌廿丈,筑近万平。工穷神鬼,势压辰星。斗角勾栏之匠巧,飞檐连拱之技精。玉砌洁华,映星霜之露冷;朱阑赫奕,隐日影之光凝。精雕处处,彩绘层层。美奂美轮之瑶璨,楚风楚韵之舆灵。金顶摩云,丽九华之炳蔚;木风流籁,爽半壁之絜清。或捧烟于竹嶂,或掬月于松陵。又若艺承古法,匠绝技精。起恢宏之大象,蕴古朴之巍形。以崭新之崇屹,唯传统而效行。仰止非凡,乃醴陵之标志;望江是曰,则胜地之嘉名者也。

于是趁良时,登高处。棹云津,凌霓渡。收山水之冲融,览碧蓝之明煦。欣然望远,楼厦接乎长林;慨矣凭窗,风光胜以仙府。绮蔚霞城,氤氲烟树。兰若闻钟,虹桥越浦。江分两岸之繁华,楼寄一襟之情愫。眺渌江书院,隐雅色于清幽;瞰烈士陵园,发覃思于心腑。伟岸兮左权之碑,葱茏兮红拂之墓。缤纷园内,樱梅携艳于薇枫;寥廓天边,风景分匀于今古。至若隐金乌,升玉兔。华灯初灿清宵,危阁通明夜幕。上引星澜,下连珠渚。恍如蜃影,化幻象于江滨;胜却天街,步梦蹊于磴路。至此慨叹有加,流连无度。有楼如斯,几者为伍?
遂而彼楼在望,往者追思。阅醴陵之迁变,遗故事之参差。始东汉之初年,以成县制;属长沙之郡府,而建衙司。为湘东之古邑,扼吴楚之城池。遐名花炮,久誉彩瓷。蕴人文之渊薮,聚俊杰之于当时。虽故踪而已杳,问仙山或有知。孰谓祖师,李畋犹崇其殿;何为臣子,三公仍仰其祠。左宗棠赴此执教,宁太一抛家蹈危。复有革命先驱,见证潇湘之胆气;抗日名将,功标铁血之勇为。是谓楼开高远,峰立崔嵬。非为望江而凌顶,乃因尚烈而树碑。惟楚有才,文武皆崇如其伟峻;斯地而盛,精神则耀永其光辉。

而今竣成庚子之年,别具醴陵之韵。焕胜景于一楼,共雄峰而千仞。瞩其风采,叹宏构之奇瑰;衬此河山,显壮魂之举振。浣诗画于江波,感襟怀于方寸。东来紫气,聚瑞色于霞甍;势夺青冥,射金光于云轸。盖家国久安,文翰盛晋。天地方兴其和,德仁厚泽其运。是以观兴废之楼台,识盛衰之根本。沧桑几度,岂无世事之繁华;气象如斯,孰得今朝之荣润?夫欣悦于民,贤明于郡。望远豪发,登高勇进。唯追鹏羽之翾,何息鸿心之奋哉!
本刊特邀顾问 刘征 周笃文 李元洛(添加中)
本刊总顾问:蔡世平
总编:徐吉鸿
辞赋顾问:马建勋 李含江
苏绍康 何智勇
编辑::九 鱼 习 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