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7日礼拜天下午两点半,诗人、作家、诗歌评论家——万龙生先生将再次来到(重庆)江北新华书店,与著名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重庆市话剧团艺术总监,重庆市朗读协会会长郝鹏寿先生,为我们带来《关于格律体新诗》讲座。线下参与活动的读者们将获得万龙生先生纪念书签(含优惠券)

万龙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诗词学会名誉会长,格律体新诗院院长,《重庆艺苑》副主编,《银河系》副主编,《渝水》诗刊主编;曾在《星星》《重庆日报》等发表诗歌、散文、报告文学;著有诗集《戴镣之舞》《献给永远的情人》、散文集《云影集》、诗评集《诗龄之思》;曾获重庆文学奖。

献给缪斯
你是我永远的情人
从青春花季
到霜染两鬓
因为有了你
这世界才如此精彩纷呈
假若没有你
这人生将怎样暗淡阴沉
我爱你,直到一息尚存
你是我永远的情人
——万龙生

格律体新诗漫谈
第二讲 新月派:中华诗坛永远的清辉
朋友们,下午好!
很高兴我们又见面了。首先让我感谢这次活动的主办方,提供了让我们采取这种方式交流的条件。上次对格律体新诗的概况做了介绍,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按时间顺序,分阶段介绍格律体新诗的发展历史,希望大家能够从中获益,得到美的享受。
今天要介绍的是新月派,格律体新诗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一、新月派简介
所谓“新月派”,就是朱自清在他的经典论文《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中对新诗前十年(1918-1927)论述中所称的“格律诗派”。形成于1920年代中期,延至1930年代之初。前期主帅是闻一多,后期是徐志摩。
而理论纲领是闻一多的诗学经典《诗的格律》,发表于1926年5月13日《晨报副刊·诗镌》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辞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该派重要诗人有朱湘、孙大雨、饶孟侃、陈梦家、林徽因、卞之琳、臧克家、刘梦苇、邵洵美、蹇先艾、沈从文、孙毓棠以及重庆巴县人朱大枬等。
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不同于诗词的以现代汉语为语言载体的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与诗的形式格律化,在诗歌艺术上做了有益的尝试,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对新诗的格律建设进行了认真的探索,从而开创了新诗形式创新的道路,对新诗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1949年以后,该派被视为资产阶级的诗歌派别而打入冷宫。幸而19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学术界为之正名辩诬。如今学术界普遍认为:新月派纠正了早期白话诗创作过于散文化的弱点,使新诗进入了自觉创造的时期。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但是作为格律体新诗的先驱,却奠定了理论探索的基础,留下一些足以传世的经典之作,在诗史上拥有不可动摇的地位。
“新月诗派在‘新诗’史中的独特意义,是‘新诗’经过语言与内容的革命之后,第一次自觉地从诗的本体要求出发重新面对诗歌的形式和语言要求,关心诗歌特殊的说话方式。” 他们认识到“白话不白话是次要的问题,‘新诗’首先必须是 ‘诗’”。他们(尤其闻一多)充分认识到了诗形构建对诗情表现的重要性,并在诗歌实践中努力地追求着。
——以上是王光明在《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一书中对新月派的评价,非常准确。
需要补充的是,新月派作为流派终止之后,其余绪连绵不已,还产生过诸如林庚、曹葆华、吴兴华、朱英诞这些优秀的的格律体新诗诗人,留下了一些宝贵的作品。
二、新月派代表诗人作品简介:
先看闻一多(1999——1947):如前所述,闻一多竖起了新诗格律的旗帜,为新月派的艺术追求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他也在创作中予以实践,产生了若干典范之作。我为2016年之武大举行的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供了一篇论文,在人们一致认同的“爱国诗人”“人民诗人”头衔之外,把他尊为“格律体新诗之父”,该文已经载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论文集。前年在闻氏家乡黄冈举行的研讨会上,我又进一步把一多先生尊为“中国20世纪罕见的全能型诗歌大师”,得到许多同行的赞同。他的遗著有《红烛》《死水》两本诗集及一些集外之作,如著名的《七子之歌》。诗作数量不多,但是其中有许多人们耳熟能详的名篇。我今天就选其中两首供大家欣赏:
先请吴宏光诗友朗诵闻氏的代表作《死水》,写于1925年,他从美国留学回国之后: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死水”一般的旧中国腐败现实的激愤之情。以美写丑,使丑更丑,诗人用这种独特的方法,更鲜明地表现出死水的腐臭本质,同时也使诗歌具有了强烈的嘲讽意味。最后一节以反讽手法诅咒现实,表达了诗人希望改变这种现实的强烈愿望。在艺术形式上,总体是九言四音步行式,每节4行,偶行押韵,每节换韵,极富音乐性。
再请欣赏一首形式与《死水》迥异的《忘掉她》吧,请刘咏梅诗友朗诵: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那朝霞在花瓣上,
那花心的一缕香——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象春风里一出梦,
象梦里的一声钟,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听蟋蟀唱得多好,
看墓草长得多高;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她已经忘记了你,
她什么都记不起;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年华那朋友真好,
他明天就教你老;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如果是有人要问,
就说没有那个人;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象春风里一出梦,
象梦里的一声钟,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创作背景】《忘掉她》,是闻一多于1926年冬所作。这年冬天,他的长女立瑛不幸在家乡夭折,闻一多赶回老家时,见到的只是一片萋萋墓草。后来他写下了这首《忘掉她》,以抒发自己心中的哀掉之情。
【艺术特色】1、反复吟咏,不断重复。2、正话反说,愈显沉痛。3、意象鲜明,读之难忘。4、使用抱韵,全诗各节对称。
其次当然少不得徐志摩(1897——1931),他只活了34年,是1931年11月19日乘飞机失事殒命的。但是他留下了《翡冷翠的夜》《猛虎集》等4本诗集,在新诗史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就选他一首脍炙人口的短诗《偶遇》请邵劭女士来朗诵吧。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然投映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需欢喜--
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汇时互放的光亮。
此诗是有“本事”的,即有其产生的背景。是他与挚爱的女友林徽因分手后所写自我安慰的诗。写于1926年5月,初载同年5月27日《晨报副刊·诗镌》。
诗中的含蓄淡雅,是徐氏风格的一惯表现,但与其他作品不同的是,其中蕴涵的欲说还休无法言表的情愫,一种复杂且似有似无的感情,但这首小诗却暗暗带着某种魔力,让习于尘俗的耳朵里,启示一种神奇的意境。“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如此决绝,含着一丝的绝望。彼此交汇的光芒敌不过永远的黑夜。偶遇的爱情,犹如雨后的彩虹,尽显美丽之极致,可惜是梦幻的、脆弱的,无法在理智世界立足,无法在残酷的现实生存。
此诗也是属于参差对称式,不过不是很规范。这在格律体新诗初期是难免的。韵式倒是很讲究的,也是抱韵,但第二节换韵:aabba,ccddc.
再看他的《再别康桥》,这首名作就无需多做什么解释了。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著名表演艺术家郝鹏寿先生朗诵吧: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再看陈梦家(1911~1966)吧 :浙江省上虞县人,早年师从徐志摩、闻一多,是新月派的重要成员之一。后来留学美国,成为现代著名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57年被划为右派,文革初期死于非命,令人痛惜。他属于后期新月派诗人,艺术造诣很高,而且编了一本《新月诗选》,写了长篇导言,对于该派作品的传承功莫大焉。
且看陈梦家这首《一朵野花》吧,请娟子女士朗诵: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
不想这小生命,向着太阳发笑,
上帝给他的聪明他自己知道,
他的欢喜,他的诗,在风前轻摇。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
他看见青天,看不见自己的渺小,
听惯风的温柔,听惯风的怒号,
就连他自己的梦也容易忘掉。
一片风景便是一种心境。大自然中,鲜花遍地,可以说是司空见惯的,不足为奇,人们根据自己的独特观察和感,可以有很多别致的咏唱,陈梦家这首诗,通过对一朵野花的孤独而短暂的生命的观察,领悟到一种充满诗意的人生真谛。
诗一开始便是感叹这朵野花在荒原上孤独地开,孤独地落,其生命不为人知的境遇。它与诗的第二节的第一句形成诗的复沓,成为两节诗咏唱的基础。
在时间的年轮里,静静地重复着开—落—开的生命循环,野花的生命是短暂的,虽然她也曾美丽芬芳然而自然的律动不可避免,这是她的注定的命运。然而野花仍然要毫无保留地展开,在短暂的生命里享受自然给她的恩宠,向太阳炫耀她的短促的生命的美。在辽阔的荒野,野花点点滴滴,太不起眼了。然而野花并不意识到自己的这种渺小。她要把住现在,证实自己的生存。她吐露芬芳,让风,把她带向遥远。
野花的生存态度是诗人礼赞的生存态度。照诗人看来,被束缚在时间和空间范畴中的人类,无疑是同野花一样的暂与渺小,但,人类应该像那朵野花,不悲观,不自叹,珍惜生命的价值,在生命的充分实现中,在人生的生存搏斗中获得自我的超越。
再谈谈重庆籍诗人朱大枏吧。他是北平的大学生,英年早逝,但是留下的作品堪称佳品,不能忽略。下面这首《逐客》以恨写爱,其力度、深度皆达极至,堪称爱情诗之绝唱。我们请曹建红诗友朗诵:
自从你搬到我心里居住,
苦恼就是你给我的房租;
但我总渴想有哪天娴静,
心里没有你的舞影歌声。
我几时贴过招租的帖子?
我一生爱好的就是空虚。
去吧,你乘隙闯入的恶客,
你镇日歌舞着无昼无夜!
你舞蹈的震撼你的叫嚣,
我心可受不住这样搅扰!
去!你不用向我装痴装傻,
有一天我就要赶你搬家!
最后,不能不提新月派代表诗人朱湘,他一生困顿,也是不幸的诗人,最终对人生失望,于1933年12月5日在安徽马鞍山市采石矶附近投江自杀。下面录一首他的遗作《葬我》,请周琪诗友朗诵。这是一首规范的七言三步整齐式作品,不妨视之为他预先为自己写下的挽歌:
葬我在荷花池内,
耳边有水蚓拖声,
在绿荷叶的灯上
萤火虫时暗时明——
葬我在马缨花下,
永远做芬芳的梦——
葬我在泰山之巅,
风声呜咽过孤松——
不然,就烧我成灰,
投入泛滥的春江,
与落花一同漂去
无人知道的地方。
新月派是中国格律体新诗的第一次尝试。留下了丰富的诗文化遗产。我们选这几位诗人的作品给大家欣赏,不过是鼎尝一脔而已。
若有兴趣,不妨多找些新月派先贤的作品赏读,要进一步了解,搜寻有关资料也并非难事。相信这样一定能进一步领略其佳妙之处,决不会使你失望。
【可购(借)书单】
《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朱自清编选。
《新月诗选》,陈梦家编选。
《新月派诗选》,蓝棣之编选。
《闻一多诗全编》,蓝棣之编选。
《徐志摩诗集》,赵芳芳编。
《陈梦家诗全编》,蓝棣之编选。
《朱湘诗集》,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
其他新月派重要诗人的作品,关于新月派的资料,也可以在网上搜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