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湘四水一家人》【小说连载①】
作者❀海纳百川
主编❀刘 茂 元

序言
这是一段记录湖南的几个家庭,从抗日战争爆发初期到解放战争,土地革命,最后合为一家人,通过文化大革命时期直到改革开放后的家庭变迁故事。是中华民族从贫穷落后的抗日战争初期,到改革开放国强民富发展过程中爱恨情仇的一个缩影。展现了中华民族面临国难当头,同仇敌忾,家国情怀的奋勇精神。演绎了邪恶行径所导致的人间悲欢离合。体现了党和政府实事求是,拨乱反正为冤假错案平反昭雪的决心。彰显了天下父母大爱无疆的慈爱之举,讴歌了中华民族牢记历史,在改革开放的发展中与时俱进努力拼搏的优良品德。敬请各位爱好者分享!

第一章❀古稀扫墓
六月的湖南大地烈日炎炎,闷热的气温让人感觉有些窒息难受。苏丽媛几兄妹给父母扫墓后,就驱车前往生父的坟墓拜祭。几兄妹目不转睛地看着车窗外,生父曾经在这里出生,又在这里含恨离去的山河,心情十分沉重。

小车行驶在花桥古镇的村级公路上,随着车内播放的悲哀乐声停止而缓缓地停在路边。七十岁的苏丽媛老人在亲人的搀扶下,激动而又笨戳地走下车来。望着对面山坡上杂草丛中,若隐若现的坟墓,禁不住哭喊着“我的生父啊!你的亲人们来看望你啦!你一生所受的冤屈,党和政府也为你平反昭雪啦”!

由于杂草丛生,几乎无路可寻,加之苏丽媛老人又是帕金森病中晚期,激动起来竟难以迈步,好不容易来到了坟墓前。一阵鞭炮声后,苏丽媛老人和哥哥、姐姐、妹妹等向生父烧完纸钱,跪在地上向生父作揖磕头。

再次向生父亲禀报:“你生前所受的冤屈,党和政府已为你平反昭雪了!肯定了你在抗日战争中是有功之臣,你就在九泉之下安息吧”!
想到生父之前的人生遭遇,那悲戚的情景就浮现在脑海。几兄妹扶住墓碑,像童年的孩子离开了父母一样,禁不住伤心得痛哭流涕。久久不舍离去。其场景可谓是:
古稀扫墓忆亲恩,
泪湿衣襟滴血心。
家国情怀抗日寇,
枪林弹雨战场拼。
本是黄埔军校生,
命运坎坷被囚禁。
遇上恩将仇报人,
妻离子散含冤深。
被人诽谤服重刑,
无耻小人志得逞。
含恨驾鹤西归去,
皆因小人无良心。
子孙扫墓告亡灵,
政府昭雪把反平。
双亲抗日是功臣,
九泉安息子孙荣。
这一家人究竟为啥如此伤心!请往下看!
……

第二章❀家国情怀
苏丽媛的生父叫吴承恩,一九二一年出生于湖南省邵阳市。其家境在当时有五百多亩田地,算是很富裕的家境。从小长得帅气又聪明可爱,由于父辈只有两兄弟,其叔父又特别喜欢他。后来就过继给叔父家,这在当地的习俗叫“一子双挑”,所以深得父辈亲人们的宠爱。在当时的情况下,可算得上是过的锦衣玉食的生活。

但身处如此富裕的家庭环境,却宠而不娇,富而不奢。聪明过人的吴承恩学习上进,成绩优异,“四书”、“五经”都能背诵如流,在读书时期,他接受了很多新思想,新观念。觉得中国之所以被列强欺负,是人们读的书太少,思想落后愚昧造成的。深信国家要强盛,民族要兴旺,要改变落后状况,只有教育才能兴国的道理。为了改变落后现状,让更多的人能够读书上学,学习文化知识,吴承恩以历史上中华民族饱受列强掠夺,和日本侵略中国的现实情况为例,讲国家强盛才有稳定的家;劳苦大众富裕起来自己才能富得安心的道理。深深地感动了父母,留了少量田地保证基本生活外,绝大部分卖掉办起了学校。周围十里八乡的孩子,从此有了读书的机会。为了让穷孩子也能上学,甚至分文不收学生费用。

由于在那个家长制的旧婚姻时代,家中为他包办了一桩“婚姻”。一个姓戴的富裕家庭,没有受过教育,个字不识且娇滴滴的小脚女人。由于父命难违,但为了实现教育兴国的愿望,只好答应了这桩心不甘情不愿的婚事。也对他形成了致命的打击,决定了他一生的坎坷命运。勉强生活了几年并有了两个女儿。

1938 年,此时的中国抗日战争已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厚颜无耻,铁蹄踏进了我国大江南北,仅在南京就残酷杀我同胞三十万人。长沙保卫战的勇士们不惜血流成河,誓死保家卫国的事迹,深深震撼着吴承恩同仇敌忾的心!国难当头,中华兴亡匹夫有责!

于是吴承恩毅然决定投笔从戎!报考了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黄埔军校的入学考试要求很严格,不但在文化上有要求,还要求口才流利,外貌形象端庄。他顺利的考入了黄埔军校。当时的黄埔军校,办学目的是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吴承恩是第十六期学员。
上联 “升官发财请往别处”;
下联 “贪生畏死勿入斯门”。
横批 “革命者来”

吴承恩看了这幅对联很受感动,心中想到,我就是来寻求救国救民之道路的,早已视钱财如粪土,置生死于度外了!从此,就坚定了要把自己的一生,交给祖国,投身于悲壮的抗日救国战争的决心。
1940 年毕业后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立即奔赴了抗日前线,因作战勇敢,曾多次立功。毕业后很快就由连级升至营级,战斗中也数次受伤。他身上还有两处弹片,直到离开人间也没有取出来。

吴承恩不仅作战勇敢,做人也十分善良、宽厚。他带兵如带子,从不像有些长官,动辄打骂体罚士兵。通常情况下对待士兵都像个可亲的兄长。谁家里有了困难,只要他知道了都会得到帮助。部队里难免有逃兵,而唯独他的部队从未出现过。士兵们都死心塌地愿跟随他。

吴承恩对所有人都宽厚仁慈,曾经有一个老乡名叫吴良心,由于是同乡,没想到他是靠卖壮丁发财的小人。后来知道吴承恩在部队当官,就千方百计来投靠。吴承恩介绍他给自己的一个同学当勤务兵。哪知等长官上前线不在家之时,他吃了豹子胆,居然起歹心欺侮其家属,丈夫一回家。妻子就向丈夫哭诉。长官立马要枪毙他,这时的吴良心像落水狗一般,跪在吴承恩面前磕破头颅,求救救他!看他那可怜相,吴承恩只好对他的同学说:
“他是自己的亲侄子,请求看在他的面子上,无论如何留住他的性命。”

老同学迈不过吴承恩的面子,只好说:“既然是你的亲侄子,我就免他一死,不过这样的兵我不要了,叫他上前线吧”!
吴良心听说要他上前线,又转头求吴承恩。吴承恩就叫他到马房去当班长。吴良心知道保住了性命,高兴得作揖磕头,五体投地感激不尽。
可万万没想到他救了这个人的命,竟然成了“农夫和蛇”的寓言一样,后来被这个人竟害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温馨提示】预知后事如何,敬请欣赏下一章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