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跑三桥
缪荣株
从前,姜堰镇有个独特的风俗:“跑三桥,养小伙(男孩)”。每年正月半,许多好事者跑三桥给结婚一年后不生养的妇女送桥砖。
三桥在岱岳寺(俗称南宁寺)附近,据泰县《乡土志记载》,岱岳寺是个千年古刹,建于隋唐,宋至和年间改建成硬山庑殿式,四角翻翅,上有“挡神”,由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组成,四周环水。第一进山门有哼哈二将,第二进天王殿有四大金刚,第三进是大雄宝殿,宝殿前面有大广场。广场上有一层铁塔,广场靠近大雄宝殿偏东的地方,有棵千年银杏树。传说岱岳寺有个更夫半夜打完更后,坐在一根粗木头上休息,他抽完一袋烟后,将烟袋在那根粗木头上敲敲,那根粗木头忽然动了起来。原来,那是古刹里的一条巨蟒,身子搁在山门上,头伸在老通扬运河里喝水呢。
老百姓传说岱岳寺这块地方是块凤凰地,凤凰的头在山门前。出岱岳寺山门偏东50米左右,就到了南北走向的凤凰桥(头桥),民国十四年(1925年)由如皋县正中法师修建。头桥宽2米,由5块长3米的黄麻石砌成。桥的两边有两口100平方米左右的水塘,人称凤眼。两塘中央都有个馒头形的凤凰墩,像凤凰的两只眼珠。奇就奇在无论多大的旱涝灾害,那凤眼总是保持在一定的水面上。因此,民间传说岱岳寺的菩萨灵,只要元宵节敬岱岳寺菩萨,跑三桥,取多子桥砖,就能生儿子。于是,每年元宵节,给想生儿子的人家送桥砖,成为姜堰一大习俗。
元宵节这天,富裕的人家送桥砖的队伍用双面大锣开道,后面的人手捧香盘,用红绸子系在脖子上,香盘里面放着16——32登糕或馒头。跟在后面的是一顶橋子,里面坐着一个3、4岁的男孩(一般人家将男孩骑在肩上)。接着是抬汽油灯的、点灯笼的、舞龙的、舞狮子的……他们在岱岳寺敬过香后,跑过头桥,再去东西走向的庙东南的虎溪桥(二桥)。虎溪桥比凤凰桥稍窄,由4块2米长的黄麻石砌成。虎溪桥取自“送客无心过虎溪”的典故(传说东晋和尚慧远在庐山庙中讲学,与道士陆进修相交甚厚。但每次分别时从不送客过桥。有一次送过了桥,突然,山上传来一声虎啸,因而取名虎溪桥)。
凤凰桥下的水经虎溪桥下向北300米,流向姜堰中学后面尼姑塔西北角的多子桥(三桥)。最后跑三桥的人在多子桥下,取桥墩上的一块小楼砖,用红纸包起来,送到未生育的妇女家的神桌上,敬上香。并让小男孩在未生育的妇女的铺上撒一泡尿(这个习俗一直到现在还在延续。我的小孙子就因为我和妻子当过几次结婚人家的福爹福太,他就曾将尿尿在新娘的铺上)。这时候送桥砖的人道喜:“恭喜恭喜,麒麟送子!”主家放爆竹,那热情招待自不必说。
凤凰桥和虎溪桥的桥墩是石灰砌砖,多子桥为了方便取砖用泥土砌砖。生了儿子的人家自然会来感谢菩萨,修补多子桥。于是环循(循环)往复,多子桥砖年年有人拆,年年有人修补。
摘自《姜堰坝口故事》 原载《泰州晚报》

作者简介
缪荣株,男,1944年1月生,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人,1968年12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泰州晚报》专栏作家、姜堰区作协副主席。主编《泰县金融志》《姜堰名人》,分别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社出版。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报告文学》《中华散文》《雨花》《福建文学》《新民晚报》《扬子晚报》等中央、省、市报刊发表文学作品700多篇,多篇获全国、省市奖,30多篇作品被《散文选刊》《今日文摘》《小说精品》《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民间故事选刊》等入选。出版小说集、散文集5本。2020年第四期《今古传奇》,2020年6月中国作家网发表长篇小说《银行风云》。此外,60万字纪实文学《胡锦涛和姜堰》,主要叙述高祖胡沇源13岁 在清·道光年间(1833)到苏北东台茶叶店学徒,一直写到胡锦涛中学毕业,其间126年的家族史。纪实文学从2018年1月27日每周六在加拿大多伦多《大中报》读书栏目发表,至2020年11月5日已发15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