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湘四水一家人》【小说连载②】
作者❀海纳百川
主编❀刘 茂 元

第三章❀痛失亲人
杨云娥,出生于 1919 年 6 月 28 日。其祖父杨浩昌是当时武汉京汉铁路的高级职员,收入颇丰。父亲杨成志是国立湖南大学的老师,人际交往很广,经常有些客人来家中找父亲,他们到了家里总是在楼阁里秘密讨论事情。有一天杨云娥在街上看见有两个常来家中找父亲的叔叔,被五花大綁押去杀头。这两个叔叔在杀头之前还边走边高呼口号。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话是:“死有什么可怕的,再过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此时杨云娥的父亲杨成志,慌忙跑回家叫杨云娥上楼去帮忙烧了很多文件等东西。并向家人提出要去法国留学的想法,被祖母以死相逼拼命阻拦,历来孝敬父母的杨成志最终沒能去成。后来父亲杨成志因参加抗日救国运动被日本鬼子枪决。

杨云娥的外祖父周浦镇在湖南湘江县城开有汽车运输公司。在当时算得上是一方富豪。
杨云娥从小聪明漂亮,又受过良好的教育,在县城里是有名的才加美女,令无数青春年少的男人为之动情,因高不可攀而心生暗恋。她酷爱读书,记忆力很好,算得上是博学多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历史、政治、文学无一不通。随便哪朝哪代、哪位文人、哪代皇帝有何作为,一生功过是非如何,她都能一一道来。

杨云娥十七岁就嫁给了,当时本县城最有钱的绸缎铺的朱姓少爷公子,婚后生有三个孩子。虽然家境很富裕,但一直保持节俭朴素,宽厚待人的美德。即使自己是绸缎铺的老板娘,也穿的是粗布衣服。二十三岁时,丈夫因患肺结核病,尽管用尽了所有的良药,倾尽了所有的心血,但还是没有挽回他的生命。留下一个年仅五岁的女儿和一对龙凤胎儿女给杨云娥后撒手人寰。

在日寇对湘江百姓大屠杀时,杨云娥背一个抱一个手中还牵一个孩子和逃难人群拼命往山上跑,后面是日本鬼子用机枪猛烈扫射。一路上死人无数,后来实在无力可逃了,看到一个池塘里滿是浮萍,于是与她的一个好友姐妹,就扯了一些杂草顶在头上,在水里躲了三天才敢出来。期间怕孩子哭闹招来鬼子,有时不得不捂住孩子的嘴,加上又累又饿,几天下来两个孩子就夭折了。抱着孩子的尸体伤心地流着眼泪对一双儿女哭喊着:“孩子啊!你们来得不是时候啊!妈妈生下你两却没法保护你两的生命,对不住你啊!”

鬼子一看城里人逃亡了,就伤天害理,惨绝人寰地一把火将房子烧毁。乡亲们看到城里升腾起浓烟滚滚,知道日本鬼子在烧毁自己的房屋心急如焚,恨得咬牙切齿但无能为力。后来杨云娥冒着生死,踩在漫山遍野的尸体上,悄悄跑回家想去看看(朱姓丈夫)祖母,因其祖母死也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回去一看城里的房子已被日本鬼子放火烧得残垣断壁,由于自己家的房子不与其它街坊相连接,所以幸免于难。可是祖母已在满城的浓烟滚滚中,不知何时己经窒息而死了。这一年,由于日本鬼子的烧杀蹂躏,杨云娥一家竟然先后失去了九个亲人。亲眼目睹祖父祖母被日本人杀死,丈夫朱家祖母被日本鬼子的惨无人道丧天害理,烧毁房屋在浓烟滚滚中窒息而死。外祖父外祖母被日本鬼子的炸弹炸得血肉横飞。父母因为被嫌疑是共产党员被日本鬼子枪决。

日本鬼子又一次盘踞在县城,对老百姓肆无忌惮的残杀。杨云娥和乡亲们不得不再次逃难,为了让老弱病残的人先过河,被拥挤到河里差点被淹死。逃难途中乡亲们饥饿难耐,为了挽救乡亲们奄奄一息的生命,漆黑的夜晚独自匍匐爬过日本鬼子控制的封锁线,扒开泥土掏出红薯让乡亲们填饱肚子。后来常常对人说:她是从死亡线上逃过来的。一谈到日本鬼子她就牙切齿,恨不得吃鬼子的肉、喝鬼子的血!
为了报仇雪恨,杨云娥接替了父母未竟的地下工作,积极组织热血青年参加抗日救国运动。

第四章❀一见钟情
失去了丈夫就完全失去了依靠,日本鬼子又盘踞在城里,有家也不能回。为了报仇雪恨,杨云娥接替了父母的未尽事业,白天摆个小烟摊挣点小钱补贴家用,实际上是给国民党湘江县当侦查员,一旦发现鬼子有什么动向了,就赶紧传递情报。

有一天,一个邻居告诉杨云娥:城外来了很多国军,恐怕是来打鬼子的。便和她的邻居一同去凑热闹,见到一个骑着白马、一身戎装、高大英俊的男人。正在这时马背上的男人也盯上了她。两人情有独钟,于是经朋友介绍,俩人成了男女朋友。这个男人就是黄埔军校的吴承恩。当时只听说他是单身,家中也只有一个老母亲,因为忙于抗战,已好多年没回过家了。杨云娥当时想等到邵阳他家里先了解一下情况再做决定。可是部队马上要出发,来不及等到了解,加上俩人已一见钟情、互有爱意,水到渠成地结成了夫妻。于是只能把年幼的女儿交给朱家父母照管。杨云娥随军后除了照顾吴承恩的后勤生活外,因为有文化,也帮着做些文秘工作。
由于杨云娥有文化并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小楷字,士兵们大多数没什么文化,想家时总是托她,为他们代写家书。因此官兵们都很喜欢他们的“长官太太”。

抗战结束后紧接着又是解放战争。杨云娥在江苏泰州和徐州,相继生下了大女儿爱华和儿子卫国。到了淮海战役时,儿子卫国还未满月。部队要求家属全部托副官管理,男人一律上前线。这时杨云娥只好另请了一个保姆,加上副官郑诚恳,一起照顾母子三人。那时的国民党部队已兵败如山倒,不久就几乎全军覆没,吴承恩也被俘虏了。
整个社会处于一片混乱之中,物价飞涨,粮食紧缺,哄抢之事每天都在发生。全靠副官郑诚恳舍命保护。

由于吴承恩之前交代过,如果失散了,叫杨云娥就回娘家去,所有的财产大半都交给郑诚恳保管。一路上遭遇艰难困苦,常常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而一碗饭居然要一个金戒指才换得到。郑诚恳自己一口饭也不舍得吃,白天注意观察,夜晚就到货车上去偷点红薯充饥。经过两个多月的绕道,终于回到老家湘江县娘家中。

不知怎么有一天竟来了两个挑夫,说他两是吴承恩老家的亲人,他两说吴承恩已放回来了,托他们来接母子三人的。杨云娥思念丈夫心情迫切信以为真,便高兴地随行。哪知到了那里才发觉全是骗局。吴承恩并没有回来,见到家中也不只有老母亲一人。后来才知道,吴承恩之前还有个前妻戴氏及两个女儿。杨云娥自知上当了,哭闹了几日也只好作罢。

而此时的前妻戴氏,对杨云娥也热情客气,“妹”前“妹”后的喊得亲切,两个女儿也可亲可爱,整天围着她“妈”前“妈”后的喊得像是亲妈一样。历来心地善良的杨云娥想想既然事已至此,还不知丈夫能不能回来,何日回来!母子三人又无家可归,现在寄人篱下,看到戴氏母女如此热情,就不存戒心。逐渐将自己不多的财产一点点地拱手相送。那些坏人白天哄骗还不够,夜里脸上还抹些锅烟灰又来抢,终于将她害得一贫如洗了。不久丈夫吴承恩放回来了,一见到杨云娥就气得双脚跳:“谁叫你到这里来的?我不是告诉过你万一失散了就到你娘家吗?”
杨云娥把事情前后经过告诉了一遍,丈夫唉声叹气道“这下糟糕了,什么都没有了!”
【预知后事如何,请欣赏下一章分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