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网名——待月西厢
荣玉奇
最近在微信群里,和网友聊天时,一些网友看到我的网名,感觉怪怪的,甚至有的网友将我视为女士。我想这可能与我的网名——“待月西厢”有关。今天不妨谈谈我的网名的来历。
其实,大凡只要看过元代著名剧作家王实甫的《西厢记》的人,就立即会明白“待月西厢”的意思了。记得十几年前,我刚开始涉足网络,电脑水平简直类似小学生,甚至还不知道怎么注册博客和QQ,我的电脑启蒙老师就是我的儿子。当时离岗赋闲在家,感觉很无聊,儿子看我整天无所事事、没着没落的样子,给我开玩笑说:“老爸您不是喜欢写文章吗?不如在网上开个博客吧!写写文章什么的,抒发一下思想和情怀,可能就觉得有事干了。”我说:“我不会弄啊?怎么在网上写博客啊?”于是,儿子手把手地教我在网上怎么注册博客,怎么发表文章,怎么发表照片。
我的第一个博客,是儿子在新浪网帮助我注册的,当时确定网名时,我正在捧着一本《西厢记》在阅读,儿子问我取个什么网名,我随口答道:“就叫‘待月西厢'吧。”儿子笑了笑说:“还挺文雅的,这网名不错,符合您这样的读书人。”于是,我有了自己的网名——“待月西厢”。后来,我在其它网站注册的网名,以及在QQ上的网名,都是“待月西厢”。
大家知道,《西厢记》中有一个很有趣的情节,说的是男主人公张君瑞,赶考途中经过普救寺,碰巧遇到才貌双全的莺莺小姐,后来因为倾慕思念莺莺小姐,在西厢房得了相思病。莺莺小姐知道后万分着急,于是就派红娘送去一个“药方”,这个所谓的药方就是四句诗:“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这首诗实际上是对张生的约会,有时间、有地点。然而,由于红娘不认字,当张生说明后,红娘很恼火,于是约会出现了戏剧性的波折。
一开始我在新浪网注册了博客后,在上面发了约有300多篇文章,而点击率却不高。我考虑可能是咱的写作水平有限,后来登陆别人的博客,发现点击率也不高,原来是新浪网太大,在那里注册博客的人太多,除了确有名气的写手,一般人的博客都没有太高的点击率。后来我又在燕赵都市网注册了博客,点击率比新浪网略高一些。2008年底,在一位网友的指引下,我来到家乡的网站——邢台网(当时叫“邢台新传媒")。开始试着发了一些文章,感觉留贴和评论都很热情和亲切,毕竟都是本乡本土的网友,时间不长我即结识了一大批邢台的网友,他们不断浏览我的博客,给我以鼓励,给我以鞭策,给我以指正,给我以关怀;送来热情,送来温馨,送来友谊,送来快乐。使我深深体会到邢台网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和欢乐。有一天,我突然心血来潮,陆陆续续写出了《关于博友网名的猜想和证实》若干篇,为近70位网友画了像,尽管我没有学过美术,画技不佳,但文章贴出后,还是受到一些网友的关注和鼓励。
随着时间推移,我在邢台网的博客,已经有1000多篇文章,分设《新传媒生活》、《往事漫忆》、《闲情逸致》、《天伦之乐》、《读史札记》 、《文坛趣话》 、《漫谈红楼》、《漫谈三国》 、《旧作回眸》、《人生感悟》、《诗歌》、《小说》、《杂谈》 、《影评》 等十几个栏目。
后来,有了智能手机后,我渐渐离开电脑,开始在手机上写作,并注册了QQ和微信,这样就更方便了。在QQ和微信上发表文章,更快捷,更顺手。有些文章还可以在自媒体上发表。
啊!如今网络和智能手机,已经成了我的好伙伴,它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我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成为我的精神支柱,成为我生活的乐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