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膊党
缪荣株
旧上海的四马路上有12个妓女结成一伙,组成赤膊党,专门在苏北卖臭苦力的男人身上打主意。她们轻蔑地称苏北人是“猪头山。”
一天一个壮壮实实的苏北汉子拉着黄包车,上面坐着妓女头子阿娣。她看到车夫高大魁伟,不由得暗喜。车夫叫黄二,阿娣说:“黄二,拉黄包车辛苦了,不如到我家里当保镖快活。”俗话说,城门口的棒锤挂了三年还成精呢,黄二毕竟在上海滩拉了几年人力车,见到过听到过的事情多,听了阿娣的话,先是不吭声,等到将阿娣送到家的时候,不由得惊住了:这阿娣家楼台亭阁厅堂相间赛似公馆,再看那11个姐妹个个打扮得时髦,男客们出出进进,笑语盈门。于是黄二爽快地答应了。
却说黄二在阿娣家当保镖,只不过一两个月的功夫,脸上渐渐的去掉了乡土色,再加上阿娣给他的立体包装耳濡目染了那些嫖客的语言动作,乍看上去变成了一个风流阔少。就在黄二养得膘肥体壮风流倜党春风得意时,阿娣又为他锦上添花,去保险公司进行了人身保险100万。保险公司派医生对黄二进行了身体检查,壮实得像头公牛,很快地办妥了保险手续。这下子黄二真进了快乐窝保险窝,日子没有他过的了!
阿娣和姐妹们自从黄二参加保险后,一个个对他全面开放,黄二有求必应.更多的时候是众姐妹们主动服务上门。看得出来那个姐妹对黄二好,阿娣就对她格外有赏。姐妹们平时接待嫖客身不由已,有几个自己心爱愿意的?那些嫖客不少长得人不像个狗卵子,脖子瘦得像个鸡管子,也要强颜欢笑,任凭玩弄。黄二就不同了,他长得帅,人老实,牛一般的力气,姐妹们运足了劲儿,个个像比赛似的争宠黄二。说句良心话,黄二到上海为的是饭碗,虽然常拉妓女却从没有非分之想,在进阿娣家之前,甚至连妓女的手都没敢碰过。一个拉黄包车的,嘴都混不饱,哪有心思拿血汗钱去销魂?可是自从进了阿娣家,有得吃,有得穿,每日里淫荡之声不绝于耳,也激发了他的欲望。可是,那么多妓女,在他未保险之前,他连衣角也碰不到。如今,姐妹们全对他开放了,正该及时行乐。这么说吧,黄二一天二十四小时没有离开过女人身。久而久之,黄二像棵霜打的白菜渐渐地黄瘦了。阿娣领他去保险公司几次,请医生治病,吃了多少期药也不见好,病只是日渐加重。阿娣的心肠倒是不错,常常给黄二山珍海味补身子。补来补去,黄二总不见转机,越补越亏。黄二好上了女色,一时半刻不能离,日日夜夜依然泡在姐妹堆里。
前后也不过三年吧?黄二死了,阿娣得了100万。阿娣又在物色新人选了。
阿娣姐妹们中流传着一首歌谣:
二八佳人体似酥,
腰中挟剑害丈夫,
虽然不见人头落,
暗中催人骨髓枯。
摘自《姜堰坝口故事》

作者简介
缪荣株,男,1944年1月生,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人,1968年12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泰州晚报》专栏作家、姜堰区作协副主席。主编《泰县金融志》《姜堰名人》,分别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社出版。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报告文学》《中华散文》《雨花》《福建文学》《新民晚报》《扬子晚报》等中央、省、市报刊发表文学作品700多篇,多篇获全国、省市奖,30多篇作品被《散文选刊》《今日文摘》《小说精品》《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民间故事选刊》等入选。出版小说集、散文集5本。2020年第四期《今古传奇》,2020年6月中国作家网发表长篇小说《银行风云》。此外,60万字纪实文学《胡锦涛和姜堰》,主要叙述高祖胡沇源13岁 在清·道光年间(1833)到苏北东台茶叶店学徒,一直写到胡锦涛中学毕业,其间126年的家族史。纪实文学从2018年1月27日每周六在加拿大多伦多《大中报》读书栏目发表,至2020年11月5日已发15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