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谒仓颉(1)墓赋
文/朱昆良
庚子初冬,吾携诸友谒仓颉墓,并与护墓村老座谈。归来感慨颇多,疾书一赋:
字乃文化之基,文乃民族之魂。识字广智,重文兴邦。追溯上古,慨我先皇。捕鱼植粟,育我华夏之族,结绳记事,启我洪荒之疆。堪奈绳符难全琐积,原始怎应繁昌。
嗟夫!天佑炎黄,地毓中土。星降侯冈,造字文祖。实有睿德,生而能书;龙颜侈哆, 灵光四目。嗟其无忝厥职,逐随轩辕;夙夜匪懈,始制文字。穷天地星辰之变,察龟虫鸟兽之迹。画见其形,书传其意。文字成体,造化留籍。感以天降雨粟,憾以龙藏鬼泣。

噫兮!自此斯文肇造,圣贤经传;文明启化,先哲教言。典著得以诞世,播仁风于华夏;华章得以弛毫,享声誉于万年。
噫!礼教化干戈欢恩,文明引野夷贺庆,嗟乎!彰伦常崇八德,以道为本;衍鸿基播六经,以字为正。滋神州之长旓,铸人文之大磬。四季轮回,日月更迎。游学觅骨,夫子立坟而嘘(2);题匾冠冕,乾隆修祠以敬(3)。知县设宇重建,雅士树碑裹咏。
呜呼!陵隐紫气,柏茂青葱。根深华夏之脉,叶茂殷商之穹。海外儒贤临谒,犹著鼻祖;域内后昆敬仰,更缅伟功。古人惜墨如金,建塔设库存宝;今士爱文成癖,著书立说遗精。铭记民族之根本,传承传递;凝聚中华之动力,慰祖慰宗。踵美亦撷英,复兴传统;尊贤而重教,国运昌隆。

吾拜谒几回感而奉颂:
侯冈墓冢立中原,
陵殿斑驳飞拱檐。
抱子二株挺院落,
古碑几座释前贤。
清香白菊觐皇贡,
络绎名家谒字仙。
鼻祖龙颜炽四目,
凭望上下五千年。

注:(1). 仓颉,侯冈名颉。仓颉祠始建于汉代,康熙年间,虞城知县程本节重建。据当地老人讲,五十年代祠周围尚有数十株古柏。现在仅有二株古柏守卫祠门。二柏牵手托起一枝小柏,独秀于祠上。
仓颉墓位于商丘市新区古王集乡堌堆坡村,墓冢为圆形土丘,周长约100米,高约4米,墓高约1.5米,墓前有一墓碑,正书“古仓颉之墓”,墓碑后题有对仓颉造字的简介及褒奖之词。
2. 相传孔夫子周游列国至宋,发现一块四眼颅骨。“啊!仓颉先师!”随即带领学生,就地立坟祭拜。此墓冢延续至今。护墓人家原叫仓颉村,現名堌堆坡村。
(3) 清.乾隆皇帝为虞城县仓颉祠题了匾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