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忆腊八节的味道》
文/溪上青青草

故乡四面环山,时令跨过春风节气后,一条条弯曲曲的沟底间就会渗出一股清清亮亮的溪水,平滑处,水平如镜。落差处,流水潺潺,在鸟语花香中,弹奏着一曲美妙的和协之曲。过不了多久,各种错落有致的灌木新叶芬芳,刹那间,绿树成荫,一缕绿意盎然的芳香扑面而来,无限清新油然而生。当秋叶落尽,大地重回一片苍凉时,雪花俏俏地落满心窗,繁花似锦已被万万籁俱寂所重叠,冬天已开始了自己的欢歌笑语。流淌在沟底的那一条条小溪结冰了,把自己的快乐和忧愁堆彻成一层层晶莹剔透的童话,正静静地等候着有缘人的浪漫开启。
小时候,在腊八节有打腊八冰的习俗。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全村的人们不约而同地抢着到冰鼓最高,冰的颜色最洁白的那条沟底去打腊八冰。因为那条沟南北走向,晴朗的白天,温度升高快,沟底的融水多,到了晚上,融水再结为冰。这样循环往复,冰越结越厚,冰面愈积愈宽。在那片冰晶满地的沟底,前来打冰的人们个个精神抖擞,大人们的周围烟烟雾缭绕,寒假在家的学生们生龙活虎,一手拿着光洁如玉的冰块,嘴里含着的那块扁扁的,冻得通红的脸上挂满天真烂漫的笑容,嬉笑着,追逐着,快乐的笑声响彻山沟。
南墙根是个天然的冰箱,因为那里一天到晚几乎太阳照射不到,温度低,冰不容易融化。每年腊八节打回来的冰,大家都会存放在庄廓的南墙跟下。每当小孩子口渴了,大人们总会拿些腊八冰,清洗掉散落在外面的灰尘后,放在大大的碗或盆子里,撒点精贵如油的白糖,用缝补用的针进行分割,不一会儿,一块块晶莹的样子尤如冰糖一样的小冰块就会映入你的眼帘。轻轻地取上一块,含在嘴里,在白糖的点缀下,一股甜丝丝的冰凉浸润着心身,享受那份特有的味道,在那个年月,也是一种甜蜜的幸福。当然,如果你酒过三巡,口干舌燥之际,含一块沾过糖水的腊八冰。冰凉凉的感觉如同炎热夏季里的一缕清风,爽朗间定会神清气爽。
小时候,孩子们对于腊八节的盼望近次于盼望过年一样,急切而又热烈。因为在那个寒冷而又漫长的冬天,物质生活并不十分宽裕。家家户户每天都在腌菜洋芋、酸菜面条和酸菜拌汤等等美食中度过的。等到了腊月,秋收、打碾、纳粮、送粪等各类农活基本完成,吸引因为吃完腊八的搅团,劳作了一年的人们感觉到了一些悠闲。伴着日渐寒冷的天气,腊八节到了。
腊八节这天,很多人家都会起油锅,炸制各类油类吃食。如粗细均匀的盘散,酥软可口的牛肋叭,还有状如玉盘的油饼子。当然心灵手巧的人家,还会做很多惟妙惟肖的花卉和动物样子的吃食。做完这些油类年货后,整个锅油花花的。为了节约不浪费,撒搅团是最好的选择。全家人合理分工,剥祘的精挑细选,切酸菜的丝丝缕缕,烧火的平缓有度,撒搅团的兢兢业业,没过一个小时,丰盛可口的搅团宴开始了。随性端起一碗,根据自己的品味,调上自己喜欢的道头,那个味道不论时光如何变化,总会深深地留在记忆深处,很浓稠,很留恋。
时光如棱,光阴任苒,又是一个腊月到,尽管在这个物质生活日渐丰盛的年景里,对于腊八节的盼望没有小时候那样炙手可热,但是那份唯美的腊八情结依然很浓。站在心灵的那帘窗前,不停地扣问自己,那条曾经流淌过无数故事的小山沟,是一片繁花热闹,还是孤独寂静呢?但愿那缕悠长的腊八情结,永远永远地活泼灵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