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露梅
作者:提秀莲
朗诵:王凤琴
每到夏季,在达坂山下,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浩门河滩,就有一丛丛小灌木格外显眼。它们叶子挤着叶子,枝丫摩着枝丫,开出朵朵懵懵懂懂的金黄。它们的嫣然,让你甘愿意与她灵魂相依。

这开花的小灌木学名为金露梅,属蔷薇科灌木植物,浩门人都叫它鞭麻,是青海藏北区藏族群众心目的幸福梅朵。
鞭麻,一听就是很粗陋的名字,谁能想到它的绽放,能让人美得窒息呢?可能也正是因它美得蚀骨,才有了金露梅这样的好名声吧。
我与金露梅的相识,并不是在它明净灿烂的花开时期,而是在1967年4月随母亲来浩门生活时,父亲用一把暗褐色外皮剥离得像破布条的枝子扎成刷子,让母亲用来刷锅。父亲说,这是草地里长的鞭麻枝,用它刷锅很好使,当地人很喜欢将它填塞在夯土屋的檐下或门窗上,用来挡风隔寒。父亲还说,这里的人家在打夯建土屋时,还将它厚厚铺在房椽上,再在它上面铺一层黑土用泥浆糊平筑成鞭麻房顶,这样不仅大大减轻了房梁的负荷,又能保房子冬暖夏凉。随后,我就在很多同学家里看到了鞭麻锅刷、鞭麻帚把、鞭麻盖成的鸡窝、猪棚,才知道金露梅枝是浩门人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配备。

1980年10月上旬,北风很是癫狂,它喊来雪,将浩门农场10万亩还未收割的小油菜全部压倒,那铁齿钢牙的收割机在大雪的欺压下,也只得偃旗息鼓地折辱自己的使命。
一个果荚里有多少油菜籽粒,一株油菜苗能结多少果荚,一亩小油菜能结多少果荚,没人能算得出,反正农场人都知道,结出的油菜籽粒摊开的话,能在7万亩土地铺一层。若雪化后,油菜籽粒会烂在黑土里,他们一想起,心疼得就会咯出血来。
两个月后,雪刚被阳光一朵朵消融,农场人就试着用竹枝扫把、高粱穗笤帚扫粘在冻土里的油菜籽粒。但用细竹枝笤帚扫时,它枝稀扫时很费功夫,而高粱穗笤帚与冻土一碰,就断成小截,只有金露梅枝梢密实又刚劲,扫起油菜最得心应手。于是,农场人就连夜用自家储备的金露梅枝梢,扎成大大小小的扫帚上阵了。人们先用铁耙子将爬在地上的油菜杆耙掉,再用金露梅扫帚,将粘在冻土里油菜籽粒抓挠下来扫成堆。经过粗细筛子筛选、淘水、晾晒等工序后就可直接变现。那一年,金露梅柔韧的枝稍利如猫爪,为我和母亲从冻土里挠出600元,父亲将这钱寄回了河南老家,大哥用这笔钱盖了三间新瓦房,全家人高兴了整整一年。时隔20多年,我仍记得母亲边数边说:“这是我一辈子见到的最多的钱。”在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和金露梅的枝杈亲如一家了,我们以后的日子有金露梅帮扶着,定能一日日温暖光鲜起来。

1985年7月的一个上午,我们高二全班被一份期未数学考试卷折磨的倍加郁闷。我和淑钦、青丽、爱云、青萍等几个同学交了试卷便结队下到浩门河滩,想释放一下心中的压抑。那时,浩门河滩东一片沼泽,西一汪水坑,尽是丑石沙堆野刺参杂其中,鲜有开花的植物来此定居的荒象,只有金露梅几乎以匍匐的姿态,紧抓滩地上一层薄土,零零散散地盛开着。我们站在香气流动的一丛金露梅旁细观,见它紫红秀雅的枝条,缀满金黄明净的五瓣小花,蓬勃的生命自有一种勾魂摄魄的妩媚,让人陷入无法形容的狂喜状态。我们便不脱鞋袜一次次穿越浅沼泽、趟过浅水湾去亲近一簇簇美丽,有一个个似有将金露梅作赋入诗、撰文抒怀的激越。那一刻,我好生羡慕,又好生敬佩这苦寒之地的花儿,好想同它一起并地绽放。有一位同学吻着一朵金露梅大声喊着:“以后无论有多少难关,我们也要像金露梅一样,怒放我们的青春。”

怕误考试,下午我们穿着湿鞋稀泥袜又进入了考场,都一个个如金露梅般,绽放自己学识的积累……而在以后的人生滩涂中,很多同学如一簇簇的金露梅,年年此起彼伏地盛开。
闲静的时候,我常想浩门是一个冬天将石头也要冻破的地方。若说得摩登些,端出一杯开水,往出一泼,那瞬间就能冰结成弧形冰圈来,金露梅是不是被上苍流放过来,才无奈的在这里扎根长叶呢?
我又猜,也许金露梅知道,作为小灌木,它无高入云天的长势让人仰望,也无富贵的花容供人诵读,那就去一个冷僻的地方谋帷幄,静静的在荒寒绝境中吐放金辉吧。
无人知道金露梅在哪个世纪,又随那只鸟或是那股旋风来到浩门河畔。只记得一入冬,金露梅就将根系封冻在河岸的草地里,开始承受一场场风雪的鞭打,以畏缩的秃陋的枯颜,随风乱滚一些枯枝、残叶。但它又以让世间所有草木都为之一寒的傲视,冷冷地看着浩门河畔的天凝地闭,而且把这冷冷地看,当作自身存在的意趣。

随后,金露梅日日注目着阳光,东风一来,雨露一吻,那光秃秃的红褐的老杆开始柔韧,抽出紫红色的新枝,又一天繁茂地长出翠绿的羽状叶子,开启绝境中的重生。
去年盛夏,发小与我接通视频后,她举着手机慢慢转动身体,屏上便呈现:广阔的绿草地上金灿灿的花儿不染一丝埃尘地盛开着,美丽得直钻人心。发小连声问我:“你猜猜我在哪里?”“那还用问么,浩门河滩,现在那儿这么美啊?”我笑着回答。
入夜,月儿告诉我,能和金露梅两情相悦的人,必是在尘世间能绽放生命的人。
是的,金露梅开在浩门河畔,我和我的发小、同学以也大花小花的姿态,开在全国各地,且无论是肥硕的,还是瘦小的, 一蕊一瓣,都灿如云锦。
提秀莲,笔名风飞月,陕西省作协会员,宝鸡市作协理事,凤县作协主席。散文、诗歌等作品散见于《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摄影报》《延河》《西北信息报》《陕西建设》《宝鸡日报》《陇南日报》《秦岭文化》《秦岭印象》《商洛日报》《秦岭文学》等报刊杂志,出版散文集《凤凰之乡随想录》。

诵读者简介
王凤琴,凤县朗诵艺术协会会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服务志愿者。喜爱音乐、朗诵、运动,爱好广泛,一心向善,传递正能量,不断完善,做好自己。


*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