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曦
哈尔滨松雷中学初四·十三班

或许新冠病毒你用自己飞快的传播速度向世界宣告着过去2020年的不平凡,如今已是承载着人们太多太多期望的2021年已经到来,但你并未善罢甘休。

身处哈尔滨,每天都会有不同地区出现确诊病例,今日头条的确诊人数播报在不断变化,我伏案于桌前,滑动着手机,暗想,今年又没办法与家人团聚。
母亲是一个医务工作者,每天在与病人的生死角逐,在与时间赛跑,2020的春节,疫情刚刚爆发,是最紧张最危险的时候,也是我与她见面最少的时候,如今更是这样。

犹记得12月31号跨年夜,她刚开完年会给我打电话,还没等我开口她便说:“妈妈回不去了,黑河有回哈的人员,我需要指挥隔离”我没说什么挂了电话,失望在内心溢满,我知道她又要去保护大家了,但我也知道她又不能陪我了······。

后来母亲经常深夜赶回医院,其实她可以用电话远程指挥,也可以派她很信任的人去管理,可是她知道自己是这场疫情防控工作的负责人,关键时刻她没有理由不冲到最前面。
她也会害怕,但她没有办法,因为她身后还有比她更害怕的我们,因为她是一个医务工作者,所以义无反顾,无怨无悔!
现在是二0二一年一月末,距离母亲被隔离已经有半个月,因为一些相关确诊人员,她不得不与我两地相隔。
我也是第一次为母亲而有些焦虑,我突然不敢给母亲打电话,我曾在大脑中设想过所有的情况……。

直到她的医院所有核酸检测结果出来后,我自习下课拨通了电话,那边是母亲沙哑的声音“阴性,你别担心了,你好好学习,多看看化学,一会有检查我先挂了”······。
心中的那块石头许久才沉落,长舒一口气,继续埋头苦读。
我知道,母亲一直在陪着我,只不过是用心在与我相互感应。

不禁想起那次在医院,有一批国外返哈人员需要隔离检测,我在急诊打吊瓶,母亲急忙帮我拔针让我回家,我挽着她的胳膊和她穿过后门,看到的是一群身穿防护服的叔叔阿姨,他们戴着与自己并不合身的护目镜,下面紧跟着口罩,有的甚至将脸上的肉挤在了一起,有点发红,不知道是因为天气太冷还是因为防疫装备已经穿了很久。

有个叔叔向我点了点头,冲我笑了一下,好像在和我说:放心吧,这里有我们呢,回家注意安全!
我知道护目镜下是一个又一个坚定的目光,我知道防护服里是一个又一个的平凡英雄,他们手执人们的期待,奔赴下一场山海。
距离中考还有短短的一百多天,疫情无法阻止我们奔跑的脚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之际,必须要跨进那个高中的大门。
同时,我们也祈祷,祖国还会像去年那样用最快的速度将疫苗普及到城市的每一个地方,哈尔滨也会像去年那样齐心协力,消除危机。

尽管疫情让我们恢复原状,但依旧不缺从头再来的勇气是中国人骨子里的倔强!
春可期,疫可除,人团圆,举国安!
在这里致敬每一位医务工作者,以及所有与疫情顽强抵抗的人们。
主编:周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