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沟村里的“龟”行人(报告文学)
文/吴国荣
有这样一则故事:旋龟们平时谦虚木讷,与众生相安无事。当天空有老鹰飞过时,旋龟便喷放出一种老鹰最喜欢的特殊腥味。鹰嗅到此味后,便对着乌龟俯冲猛抓硬啄。龟闭眼缩脚,出其不意用利嘴钳住鹰的头部,迅速将它那铁鞭似的长尾插入鹰的腹部。鹰于剧痛之中,直至精疲力竭,从空中跌落。龟知鹰已死,这才慢慢享用这顿苍鹰大餐。
旋龟以小博大,以静制动,用龟行智慧赢得世界。湖北装饰装潢有限公司总经理昌先专走南闯北,“龟”走偏“锋”,在沙湖镇创办仙桃市小妮子合作社,兴起龟鳖养殖产业,在“慢”养中突破,揽得一方桂月,成为一名“龟”行天下人。
小妮子不是养龟人
“步缓踌躇游万里,重重柳暗又花明。余波劫尽千年后,坚甲犹身一卸轻。”
小乡村一隅,一条略显弯曲的水泥路旁,200亩水面呈几何图形,静静的坡面阳光穿透,黄灿灿的沙粒组成一打一打,龟鳖们的温床熠熠闪烁。120万只乌龟苗、16万斤成龟、20万只甲鱼苗、6万斤成年甲鱼成群结队,待市而沽。
龟鳖,常人都是水体套养,大规模精养、专养,唯昌先专向前迈了一大步,为沙湖镇水产行业又添上一笔浓墨重彩。
这便是硬实力!
然,初见昌先专,是一脸的雾水。
雾从何来?
那是一块插在通往沙湖镇三沟村路口一角并不起眼的招牌,“仙桃市小妮子合作社”几个汉字跳跃在上面,在宽敞的321省道旁,愈发显得小巧玲珑,素颜朴实如农家砖黑难成一景,挺立单薄若小户敝帚不显张扬。
一位神采奕奕的壮小伙,注册了一个纯女性化的合作社名称,连招牌都显得柔弱。
那,“小妮子”是谁?
一个风云全球的小姑娘,一个博人眼球让仙桃人引以为荣的名字,一组站在世界跳水平台一次又一次摘得桂冠的中国骄傲大数据的创造者——昌雅妮,2016年初夺得国际泳联北京站跳水混双十米台冠军,2017年夏天获得匈牙利布达佩斯第十七届世界游泳锦标赛女双三米板冠军!她,2007年就读于李小双体操学校,师从该校体操高级教练员刘芬,到上台领奖,这是一个龟行速度。
小妮子不是养龟人!
“我家雅妮就是我的骄傲,我要奉行的精神就是她努力过的!”
站在那方方块块的田垄上,经过深思熟虑的昌先专,念叨着创业经时拳头挥了挥,划出一个圆圈,那图案,成了一个愿景。
一子落,重千斤。
开毛荒,“桑田”变“沧海”
沙湖镇三沟村4组至9组之间,是一段生产路,混凝土路面两旁,水稻在这里头高颈望地傲视多年,高产稳产曾经占尽了农田的无限风光。
然而,那一片土地,如人生阅历,开始经历起起落落。
把时间剖开,一场巨变从2008年开始。
2008年,这里办起了通威万头养猪场。2012年,通威猪场关闭。2015年,昌先专脱下皮鞋卷起裤脚一身泥水阔步而来。
“这里水资源丰富,雨量充沛,气候适宜,搞水产养殖尤其是特种养殖,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
一份执着,一道别样的眼光。
一个月后,这个村庄的田野又响起隆隆的机器声,两米深的茅草、芦苇倾覆泥下,黄鼠狼、田鼠、野鸡们一哄而散,一阵一阵的轰鸣唤醒了沉睡三年的土地。
笔者前往小妮子合作社生产基地,只见方块的水面平行一字排开,宽敞的猪舍已经不见,这片土地开始换发新的生机。
考虑到市场行情和养殖的优劣势,昌先专开启了市场调查。
期间,他走访了养龟小型专业户——沙湖镇原文化站长陈代元,考察了福建、浙江大型温棚养龟企业和杭州的龟鳖大会,前往武汉、荆州参加了龟鳖行业流通渠道座谈会和餐饮业经纪人座谈会。
期间,他考察了湖南南县、汉寿,省水产局,湖北京山、黄陂、汉南、黄石,广东广州等地。
这年,运筹帷幄下,这片池塘通过升级改造,摇身一变,成为了沙湖地区乌龟、甲鱼繁养殖基地,创建了该水产品在江汉平原的繁养科技培训中心。
自此,“桑田”变“沧海”。“沧海”并不是人们眼中的大片精养水塘,而是类似于水稻田一样,只不过周边围了一道逃生栏,田间盛放的是水田。自此,三沟村这块闲置土地及资产的启用为争取早日再生效益,实现了“腾笼换鸟”。
涅槃重生,就是一条光明之路。
生态行,生态路
“我们不能照搬浙江大型温棚龟鳖企业模式,温棚养殖在大气排放上只有劣势,容易造成环境的污染。”
“速生龟鳖虽然收效快,利润大,但肉质淡,韵味短,无论口感还是营养价值,都比不上散养野生的。”
搞养殖行业,昌先专首先想到的是消费者的权益。身体健康、生态平衡要摆在第一位。
时正冬季,登临仙桃市小妮子水产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徜徉在四通八达的塘边水泥硬化路上,可以看到间或的几排平房,把7大块养殖片区分成48个鱼塘,棋盘格式的亲水平台,在宽阔的水塘里伸展出清晰的发展蓝图。
“龟鳖九月重阳后都开始冬眠了。”昌先专说。
偌大的场地,冬季风下显得格外寂静,入眼的尽是萧瑟的水草、茭白、枯荷和隐去的麦黄角。
“怎么是一片萧条的景象?”
笔者见到的水面已经见底,浅浅的池身,枯去的草类占据三分之二的池面。
“这就是生态养殖的精髓!”昌先专说,“所谓生态养殖,就是退池还湖的模式,让水草繁茂。龟鳖吃水草,吃投放的小龙虾、死鱼,吃周边生长的瓜果蔬菜。完全是一套家养野生的搞法。”昌先专说,“我的搞法是,龟鳖养殖实行成年与幼苗三阶梯投放,做到每年投放,每年都有销售的。”
如若夏季前往,绿油油的眼睛黑花色的盔甲可以把来客的视野盛满,绿荷、浮萍、水草的怀抱里,匍匐的尽是带着野性的尤物。在那骄阳下,窸窸窣窣的声音,杂乱中充满着节奏和韵律。如若拉着长杆去垂钓,“男人欢笑女人尖叫”的欣喜就会更加动人。
一想,乡愁就到了。
又一番天地
2020年,一些东亚国家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条件下,生产硅胶产品行销兴旺,订单纷至沓来……
走发展水产专业合作社路,昌先生得到沙湖地方党委的足够重视和老百姓的诚挚厚爱。2018年底,昌先专当选为仙桃市第九届政协委员。
一花独开不是春,百花争艳香满园。
成功后的不是喜悦,昌先专想到的是身边的人和事。当选市政协委员后,他马上把眼光放在社会公益事业上来。
几年来,昌先专参加了市政协“乡村振兴”调研活动,针对集镇偏远村滩湖、近郊村尧帮、中心村凉亭等不同情况,提出了村庄集并与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应对办法和农村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的弊端等意见,促进了农村幸福食堂的推广和应用……
针对美丽乡村、小城镇建设、安全生产、企业扩规重组、防疫防控、脱贫攻坚等六个议题,昌先专与企业老总、街坊居民面对面提出了二十一条建议,关停中帮一家无纺布厂、完善三家边生产边扩规安全作业设施、处理一起老百姓认为不公平项目。
“心系群众,为民服务,是党和政府赋予我们的重要职责。”
就这样,在获得自身稳健发展的同时,昌先专不忘“小妮子”精神。他的那双脚,虽然还在同周围的农民们一起下水田,下鱼塘,下粪坑,但它经常要上轮船,上火车,上飞机,走在金色的地毯上;他的那双手,虽然也还在不停地拌饲料,切龟菜,捞塘草,但它经常要翻文件,写材料,帮助村民在庄严的大厅里作报告搞演讲。他的眼里,常有群众的家长里短;他的心头,总有百姓的喜怒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