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域阳春•王相军作家】||【雪域阳春文苑】(第91期)
原创 雪域阳春文苑 雪域阳春文苑 今天
情缘 人参
文 / 相君

相传,在闯关东,挖棒槌,抬人参的年代,在长白山脚下的五人把围子,住着以放山为生的棒槌帮,这个沟说是叫五人把围子,就因为住着五户人家而起的地名,每户家都隔着一二里地那么老远,有家姓李的住户,爹妈死的早,有没有大名,他自个儿也不知道,都管他叫李小,二十五六岁了,光棍一条,春夏打鱼摸虾,秋冬跑山摘五味子、捡核桃、打圆枣子、撵兔子、套狍子、打树鸡。转过年的阴历四月,李小就跟着九爷的棒槌帮入伙放山去了。
帮有帮规,九爷是大把头,迈进帮行第一脚,教李小说行话:进山里叫放山,阴历四月入山叫放芽草草市,五月叫青草市,人参六月开白花,叫跑红头,七月花落叫放菲菜花,八月又见红榔头。

李小是初把,粗活累活他干的最多,一开始在帮里李小就是个端锅的,一天在地窨子边,李小看见了一条大长虫,就用索拔棍按住长虫的脖子,九爷瞧着李小的动作就喊问:“啥货色。”其他八个伙计听声都麻溜窜到李小跟前,明明看清了是条野鸡脖子,众人回应:“金溜子。”机灵的李小立马松手放生。拿堆的工夫,二把头讲了一个山利落的故事,九爷描述了一段红榔头的传说,拿火、过了烟瘾,九爷就说了句:“拿觉儿。”
第二天,李小在地窨子周边找站干的柴禾,李小惊叫一声,眼瞪的溜圆,棒槌、棒槌,和昨天九爷抬的那苗五品叶差不多,李小想起了帮里的规矩,李小没敢多说一句话,自个儿是初把,身上没有红绳系棒槌,李小就用站干柴禾把棒槌围上做了位置记号。等李小领来了九爷和伙计到了棒槌跟前时,二把头熟练的挽了个猪蹄扣……九爷按套路开始喊山了:“棒槌、棒槌。”二愣子放下背筐,拿出小镐头,快当斧子,二把头摊开油布包用鹿骨钎子,小铁勺,他时而蹲着,有时跪着更得劲儿使着各种工具。细心有着多年放山经验的九爷,在这颗五品叶的周边又找到了三苗五品叶,都用鲜苔,桦树皮包好,装进背筐,下山走了段旱路,到了甸子街改走水路,去了船厂赵掌柜的参行换银子去了。


回到五人把的棒槌帮,九爷觉得李小人憨厚、善良、心眼好使人又勤快,闺女跟着他饿不着,九爷就把七闺女小碾子许配给了李小,陪送了一对蹦松的箱子,两床铺盖,李小盖了新房,添了两套行李,炕上有了饭桌,地上摆上了水曲柳面的八仙桌。
完婚这天,天放黑的工夫,就有人敲新房的房门,李小下地拉开门闩一看,门口站着一个花白胡须的老头,李小端量了几眼不熟,李小拿了两个二大碗盛了饭菜:“老爷爷,你是在这吃,还是端走。”老头笑呵呵地说:“饭菜我都不吃。”李小纳闷地问:“天都黑了,你不吃饭,不回家,上我家干啥呀?”老头捋着胡须笑了:“我活了这么多年,没成过家呀,俺知道你做了新郎,住上了新房,绸子面的铺盖,长白山最好的蹦松家具……”李小打断老头的话:“那你没上过我家,咋知道的呢?”老头笑而不答,差过来话说:“我来你家就是想……唉,我都这把年纪了,就想住上一宿你的新房子,享受一回这么美好的人间生活,俺就心满意足了!”


李小听完这番话,才仔细打量了老头,看上去不像要饭的,挺光棍的一个老头,瞅着不像坏人,身上除了衣裳以外就没有别的物件了。“听口音,老人家可不是本地人。”老头又笑了:“听出山东的地瓜味来了,还是长白山的人参味了?”李小挠着脑袋直晃头,心想老头挺能逗,有八九十岁了,这么一个愿望……转念一想又犯难了,老头倒是不烦人,可是得把新房让老头住一宿,这成啥事了,李小挠了挠脑瓜皮。进屋跟新娘子说了来人的心愿,新娘子随从的口气说:“你乐意就中。”
把老头让进新房,老头说:“把被褥子给我铺好,你们也出去歇着吧,我要闩门了。”
被不软不硬的话撵出新房的新郎新娘,只能在外屋。李小拿了个小板登,让媳妇坐在灶坑边,自个拿了块大绊子垫在屁股底下,椅在门框边坐下了,大眼瞪小眼熬到下半夜,毛贴毛肉贴肉的眼皮支撑不住了,俩人迷迷乎乎到了大天实亮,一泡尿把李小憋醒了,解完手站到院子里心想自个挺着笑,没圆房呢,新房让人家住了一宿。看看太阳比门前的红心柳树都高了,窗户上的窗花,大红双喜字被太阳晃的刺眼,李小寻思,新房里的老头该起来了吧,应该心满意足了吧。


李小的媳妇把饭菜热好了,就上院子让李小招呼老头起来吃饭,李小手扶着门把手,先小声,后而又大噪门的招呼,新房里没人知声,门闩着开不开,李小连跑带颤地窜到房后,窗户根没脚印,窗户照旧关闭着,李小就撬开窗户,被窝里躺着个大活人,支楞那么老高,还能看不出来,没人,李小跳进屋,一对箱子都打开了,八仙桌底下也藏不住一个人,李小开了屋门,媳妇也进屋了,箱子里的金银首饰啥都没丢,李小心想,老头会点啥,他咋出去的呢。
李小的媳妇上炕叠被,哎呀妈呀地惊叫了两声,跳下地光着脚丫子去找出了大门口的李小,跟头把式地,也不知声,拽着李小进了新房,指着褥子上的东西,李小眼睛蹬大愣了老半天才拉着媳妇的衣襟,俩人先后跪下……
“红绳、红绳。媳妇说,你初把做饭的哪有资格带红绳,新娘子激灵的想到觉得红的东西就行,还喜庆,就去解窗户上的大红双喜字,把褥子上的人参包系上,俩口子又重新跪下,学着帮里的行式,扯着噪门喊开了:“棒槌,大棒槌。”


李小打发媳妇回娘家找老丈人九爷。九爷背来了鲜苔、桦树皮,看大荒,炕上那用红双喜字包绑棒槌的形状大小,九爷扑通就跪下嗑了响头,向上仰望:“苍天在上,我庄老九这辈子是真开眼了。”
九爷重新绑好了参包,李小说:“爹,我想把那八个伙计也叫上,咱们一块去船厂吧,卖多了就多分点给他们,轧一回伙计,都穷家火热地。”九爷说:“这事儿,今个儿你做主吧,这是在你家,你行好得的参,你菩萨心肠……中啊,照你的意愿吧。”
九爷的棒槌帮一行十人,到了船厂赵掌柜的参行,在柜台上打开参包,赵掌柜被震撼的倒退了两步,眼光发蓝。“这、这,有胳膊有腿的,这才叫人参,千年老山参。看看,看看看,多像画上的老寿星。”李掌柜想掂量掂量人参有多沉,伸出来的双手又缩了回去,怕弄断了金贵的参须子。
“七两为参,八两为宝,这参,没有二斤,也差不上三两,九爷,您哪,别说我的店,就连奉天您也别去了,直接进京城吧,这,这得论帑给银子。”
伙计二愣子嘴快:“那俺十个人全躺下。”二把头伸手把二愣子扒拉到一边:“去去去,听九爷的。”


九爷瞪了一个眼神,众伙计都退站到门口。九爷说:“一帑四万八千两,咱也别若干若火的要。”九爷转过身,背朝着柜台里的赵掌柜,右手放在后脑勺毡帽沿的下面,赵掌柜看九爷伸出了大拇指和无名指两个指头,赵掌柜嗯了一声,说“这个数靠谱,吉祥。”
后来,让新房得参的事,不仅在关内流传,也传到了关外,说人啊,得多做好事、善事。关外来闯关东的人就要更多了,说大东北是个宝地,养人,放山的,当木把放排的,捞鱼打猎采珍珠,挖煤淘金,关外的人都往风景如画的山里跋涉。后来,日本人漂洋过海的也来了,实行了村并民移,围子开始叫屯子了。李小家砌了丈二高的石头墙,前后两座炮台,自个配了把腰别子,从此,传说李小不再放山,日本的特工人员也在找他,说李小不是五人把的良民,五人把这个屯子,又多了十几户人家。

天昶地玖,本名 : 王相军,媒体主编。文学作品涉猎多种体裁,在星星诗刊,诗歌月刊,新国风,文坛风景线等刊发表文学作品,2019年开始认可网络并发表作品。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

不要微名,于灵云,滨海县作协会员!江苏省滨海县永宁路实验学校《咏娃》编辑;《剑鸿的诗意人生》编辑;《可爱小池塘》专栏作家编辑;《季风的草塘》编辑;《雪域阳春文苑》宣传部长!曾任《南时文苑》副总编;《三江四水》专栏作家编辑!她本着感恩的心态写诗当编辑,不图任何回报!她的教学口号是:金杯银杯不如学生口碑!她的人生信条是:受人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受人涌泉之恩,拿命相待!

雪域阳春文苑
雪域阳春文苑隶属王相军个人投资创建的公益性纯文学平台,对难上刊的文学爱好者提供施展才华的园地。本刊为您留一席之地,等有才的你来,栏目由你来命名,特置栏目推发。
办刊宗旨:发现,培养文学新人,具有家国情怀,有温度的纯文学家园。
【雪域阳春】栏目:刊发东三省作家诗人作品专栏。
【文坛有你】栏目:刊发全国有潜力作者的作品,栏目与您携手前行。
【名家笔锋】栏目:刊发国内有知名度作家诗人的作品。
*本平台新开设栏目:【诗文本】
平台在为诗歌的纯粹而努力,寻找一首好诗。
稿费:根据文本
30至50元/一首(单首30行左右)
组织机构及其运作状态
(上下滚动了解)
团队精英:
特邀顾问.评论家:禾乃
名誉顾问:素峰
文学导师:桑恒昌
诗歌导师:李不嫁
雪域阳春文苑文学社副社长:红尘一笑
雪域阳春文学会常务会长:铁血丹心
投稿原则:
1,所投稿件要求正能量,无政治倾向,不收口号类作品,关注城市乡村底层生活的稿件优先采用。2,所投给本刊的作品要求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刊不承担连带责任。3,所投稿作品,一经发现二手稿,洗稿,套改,抄袭他人作品等手段者,永不采用。温馨提示:
1,来稿只须附加个人简历,近照1张,投稿成功后添加总编微信,入选平台精英作者群以及通联事宜。2,作者所投的稿件,校对无误,无错别字,无白字,符号与数据的正确并正规后再投稿,本刊一概不予修改。投稿方式:
投稿微信:wg5889et6669
邮箱:bswxj2017@163.com
稿费说明:
1,文学爱好者不计阅读量,公益推发,优秀者付稿酬。2,打赏金额600至1500人次以上奖金按序递增,上万阅读量可协商发放稿费。稿费领取提示:
领取时间:作品发表当日至第七个工作日(早晨8点钟)作者本人主动联系平台主编,过期不予办理,视为放弃,支持平台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