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是用真情谱写的“纯”爱
作者张红兵
写诗若无情便无味了。好的诗歌,是绝对是用真情谱写的纯爱。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最受推崇的女诗人勃朗宁夫人。境遇坎坷,她十五岁时曾从马上摔落,因背椎受伤在床上瘫卧了整整二十四年。
这二十四年中,她把自己关在黑屋子内,病痛、孤独不断吞噬着这个弱女子的美好时光;这二十四年中,她唯一的乐趣就是读书和写诗。也许是上天的眷顾,在她三十九岁的时候,比她小六岁的诗人罗伯特.勃朗宁先生给了她最热烈的爱。
爱的力量如此强大,它为勃朗宁夫人创造了奇迹——她竟然站了起来!在强大的爱的感召下,她为丈夫勃朗宁抒写了著名的《葡萄牙人十四行诗》。
这首《“我怎样爱你?让我数方式种种”》就是其中的第四十三首。 数十年的幽居生涯让勃朗宁夫人不为外物所扰,她的感情显示出罕有的纯真、纯洁和纯粹。
在极度缠绵的基调中,诗人用细腻、热烈、饱含真挚的激情,说出了爱的宣言——为爱,灵魂能够飞抵爱的尽头;为爱,可以如战士般为之奋斗;为爱,可以奉献全部泪水、微笑及至生命;为爱,即便死去,缔延的深情也不会中断,反而会变得更沉更深!
爱情的告白如此强烈,如此真诚,如此不顾切,这不似出于柔弱的女子之手,更似一个为爱而战斗、献身的勇士!相信世上没有人能抵挡得住这样深情的发自肺腑的爱情表白。
所以,当同是诗人的勃朗宁先生读到这些爱的诵歌时,激动地大喊道、“这是莎士比亚以来最好的十四行诗!”
这个评价也许掺杂了个人情感,但仍不失为对勃朗宁夫人爱情诗歌的中肯评判。
所以,诗情才能画意,有情才能动人。
《“我怎样爱你?让我数方式种种”》勃朗夫人[英国]
我怎样爱你?让我数方式种种。
我爱你,爱情的深广和高度没有尽头,
只要我灵魂能达到,像放眼探究
生存的极致和理想之美的巅峰。
我爱你,正如沐浴在阳光和浊明中
我有无需表白的日常需求。
我爱你,自由如战士为正义而奋斗;
我爱你,纯洁如他们避开赞颂。
我爱你,用我满腔的热情,强烈如
我昔日的悲辛,用我童年信誓。
我爱你,用随着消逝的圣徒而似乎
消逝了的爱慕;我爱你,用毕生的呼吸,
微笑和泪水!只要是上帝的意图,
那么,在死后我只会更加热爱你。
(屠岸 译)
《写诗技巧》
写诗要用形象思维。所谓用形象思维,首先指的是深入生活时,要对生活进行形象的感受,形象地体验生活、观察生活、 分析生活。
进行形象思维,要在形象感受的基础上,善于进行形象的捕捉。艾青指出:“形象思维的活动,在于使一切难以捕捉的东西,一切飘忽的东西固定起来,鲜明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象印子打在纸上样地清楚。”因此他说:“写诗的人常常为表达一个观念而寻找形象。”能捕捉到新颖的形象,也就有了写诗的素材。

作者简介
张红兵,江苏人,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博士,北京大学元培商学院特聘教授,作家、诗人,中华新文学联盟泰州分盟主席,《青年文学家》杂志理事会泰州分会主席,环球书画院院长,中国书画艺术院院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授,中国老教授协会教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所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会研究员,中国校园文学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全国中小学名师联盟常务理事,《作文报》社采编,《课堂内外》特约编辑。非凡诗社成员。曾撰写巜新闻写作大全》《社会调查研究》《校园文学与创作研究》《校园小记者培训教材》《土山传奇》《陈毅抗战史》《柏树娘娘》等。曾参加参加中国老教授协会基础教育分会成立大会暨学生培养报告会、2020北京大学基础教育论坛、中国校园文学委员会全国校园文学与社团研究课题成果展、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门委员会2011年首届全国小学小学名师表彰会等论坛会会议并作典型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