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远唱响主旋律
缪荣株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提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2020年,我已经78岁了,还能为党做点什么呢?
我一辈子喜欢文学。2008年下大雪期间,我学会了上网,从此就和网络有了不解之缘。2017年在朋友们的催促下,我又学会了使用微信,每天在网络的海洋里遨游。我学微信一是大量阅读正能量的帖子,另一方面也正常发一些自己创作的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
经常上网络浏览,难免不看到一些负能量的东西,作为一个退休干部、党员,一辈子养成的习惯,眼睛里总容不得沙子,不能听之任之。这样往往和传播负能量的人容易较起真来。泰兴有个中学退休教师长期在网上攻击改革开放,歌颂文革,抹黑党和国家领导人,我自然就盯上了。经去所在的中学和镇政府了解,此人在做中学语文教师时,因猥亵女学生曾被处理,在小城镇改革中,又和政府对抗,以致发病被110送到医院抢救。
我和一些坚持宣传正能量的网友,如江苏省水利厅退休干部临风望月(朱剑鸣,沈毅的外重孙)、姜堰区农业银行原行长良医(刘进)、姜堰镇退休干部陆明、教授作家高泰东、江苏大学研究生王艺、姜堰区退休干部李秀芹、泰州海陵区实在人、王通、上海宋振钧等一起和他进行了理论。由于有网站临时负责人和他的观点相近,背后支持他,所以争论长达五年之久。除了网上和负能量进行长期的较量外,我和妻还先后写了一万多字的两封具名信向省委宣传部、省公安厅以及市委负责同志反映网站不健康的情况。两封信寄出后,网站虽有所转变,但依旧换汤不换药。后来第三封信又和李秀芹、陆明、良医四人联名向市委书记反映,最终促成关闭了那个不健康的网站。
网上还有一位初通诗词书法的,成年累月漫天吹嘘自己得了多少金奖,是“世界级艺术家”。我和网友经查一直善意告诉他,那是山寨组织发的证书,子虚乌有,却被他骂得狗血喷头,而且长期纠缠不休。后来我们三次去区公安局反映,将其喊到派出所进行教育,终于得到了妥善处理,从此销声匿迹。
在网站关闭后,泰州网络天空基本天朗气清。我可以自由发表弘扬主旋律的文章,仅在2018年以来就在《泰州晚报》开设专栏,写出了歌颂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文章《幸福写在脸上》《草鞋岭上的呼喊》近50篇,另外在省级和中央报刊发表8篇散文和报告文学。对于文友们出版歌颂正能量的文集,我也满腔热情的为他们写序,先后为十多位作家正式出版的文集作序。其中作家缪政长篇小说《智侠吉高》获得泰州市政府六年评选一次的文艺奖三等奖,该书还入选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戴永久《西藏情怀》《我的百岁父亲》以及军旅作家唐怀林的《硝烟兄弟》在社会上获得了很好的反响。2016年,我主编的《姜堰名人》出版,其中,原福建省军区司令员卢福祥写的《亲人》已经由区文化局集体创作扬州评话《苏中红嫂》荣获江苏省五星工程奖,区老干部艺术团创作的音乐舞剧《亲人》被泰州文化局调演。两年来,我们还建了《卢将军盐阜大地寻红嫂》群,帮助卢将军寻找用乳汁救命的恩人红嫂。
2018年,教授高泰东等著的《1966年我们读高三》160篇纪实文学59万字,由凤凰出版社出版。该书主要记述因文革动乱1966年停止高考到1977年恢复高考,班上52个同学各自的命运和奋斗历程,从而歌颂了邓小平拨乱反正的伟大功绩。该书出版之初,作者们之间持有不同的观点险遭流产。我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本很有历史价值的书,毅然写了5000多字的评论文章《历史印记、群体样本、传奇好书》加以充分肯定。
在网络上宣传正能量时,我也注意团结不同意见的人。如兴化有个网友过去言论上一直紧跟那个教师,去年主动加我为微友,我欣然接受。我想,改了就好,应该团结大多数。

作者简介
缪荣株,男,1944年1月生,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人,1968年12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泰州晚报》专栏作家、姜堰区作协副主席。主编《泰县金融志》《姜堰名人》,分别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社出版。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报告文学》《中华散文》《雨花》《福建文学》《新民晚报》《扬子晚报》等中央、省、市报刊发表文学作品700多篇,多篇获全国、省市奖,30多篇作品被《散文选刊》《今日文摘》《小说精品》《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民间故事选刊》等入选。出版小说集、散文集5本。2020年第四期《今古传奇》,2020年6月中国作家网发表长篇小说《银行风云》。此外,60万字纪实文学《胡锦涛和姜堰》,主要叙述高祖胡沇源13岁 在清·道光年间(1833)到苏北东台茶叶店学徒,一直写到胡锦涛中学毕业,其间126年的家族史。纪实文学从2018年1月27日每周六在加拿大多伦多《大中报》读书栏目发表,至2020年11月5日已发15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