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波携程 书画同行》本期《聚焦著名画家李广利先生》 每天更新 转发有礼
雄强之气 阳刚之美
——访胡爽盫大师入室弟子、曾两次荣登央视春晚舞台的著名画家李广利先生
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我推出的是我此前采写的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实力派画家,那么他到底传奇在哪里呢?他又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呢?
这是一位靠实力说话、靠底蕴立足的画家。他60多年如一日,殚精竭虑、孜孜以求,把自己毕生的精力都用在了研究和践行以画猛虎为主的绘画艺术上;
这是一位文武双全的画家,他自幼就酷爱绘画,并且自幼习武,60多年来,他不间断地在绘画中把虎的威猛、迅猛、凶猛和特有的神态,都淋漓尽致的刻画出来,而且还融会贯通到他的武功当中,这令他的武功更加超群,绘画水准更加高强;
这是一位品德高尚的画家,他把名和利看得淡如水,以超群的品格、质朴的情怀,创造缀满荣耀的今天,更在创造令人神往的明天;
这是一位先后两次荣登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舞台的画家,他带着他精心创作的“虎”画亮相晚会现场,并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给全国电视观众;
这是一位有着深厚爱国情怀的画家,当有人告诉他美国白宫要购买收藏他虎画的时候,他唯一的要求就是在收藏证书中自己的名字前边,必须加上“中国画家”几个字,否则给多少钱也不卖……
那就让我们一起追溯源头吧!
初识广利先生
英才辈出的年代,给神州大地增添了无限美好的奇光异彩,一大批从无名到有名、从有名到知名、从知名到著名的书画艺术家,迎着时代的春风,弹奏出一曲曲动人心弦的壮歌。
本文的主人公——胡爽盫大师入室弟子、当代著名画家李广利先生,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他用他闪亮的智慧、扎实的功力、深厚的底蕴、大家的笔触,谱写出一曲优美壮丽的雄风歌。
2019年年底的一天,我走进了著名画家李广利先生的家。
坐在我面前的广利先生,黑白相间却梳理适度的短发,一双炯炯有神的亮眼,一张红润的笑脸。尽管青春伴着岁月的河流漂逝了,已是年近80岁的广利先生依然不失当年的风采,笔挺的西装,沉稳的谈吐,艺术家的气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于是,我便与这位饱经风霜的老艺术家攀谈起来。作为专业画家的李广利先生,1942年生于北京,幼年习武并酷爱绘画。学生时代即多次参加青少年美展,16岁拜画虎名家胡爽盫先生为师,成为入室弟子。1960年参加北京中国画研究会,潜心中国画技法研究,师从吴光宇、蒋兆和、叶浅予、黄胄等学习人物画法,向著名山水画家关松房先生学习山水画法,向著名画家刘继卣先生学习动物画法。

“青波访谈”作者李青波与胡爽盦大师入室弟子、曾两次荣登央视春晚舞台的著名画家李广利先生在其工作室采访时合影。
我与广利先生的交流没有事先定什么框子,但是万变不离其中,始终围绕他的艺术历程、他的艺术追求,他用心、用情、用扎实的功力弹奏的雄风之歌。透过众多媒体的报道,看过广利众多的“雄风”画面,听着友人的不停介绍,我看到广利先生多年苦心钻研画虎用笔之道,其作品大胆落笔、工写结合,于迅捷中显沉着,雄放中见精微,终于达到形准神全、雄秀兼得、气象万千的画虎大家境界。
情系澳门的广利先生
采访中我得知,广利先生在澳门回归祖国的前夕,就曾向澳门特首何厚桦先生赠画;在澳门回归两周年以后,他赴澳门向全国政协副主席马万棋、特首何厚铧赠画,表达对澳门回归的喜悦,对澳门实施“一国两制”、“澳人治澳”所取得辉煌成就的祝贺。
早在1987年6月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就刊登人物专访,向读者介绍李广利先生的从艺经历、艺术追求和取得的成就,特别是他的虎画。这次对李广利其人其画的介绍在海外读者和美术界产生了极好的反响。
时隔10年,1997年12月2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部所负责编辑的“神州”文艺副刊发表了由中央美院教授、《美术研究》副主编、编审杜哲森先生评论李广利绘画技法的文章《总揽雄风入画屏》。文章说:“积数十年的功力和个人的人生体验,李广利笔下的猛虎不再是客观形象的简单再现,而是对大自然中一种生命的礼赞,同时也是对一种时代精神的呼唤。”
采访中我注意到,正是基于对生命的礼赞和对时代精神的呼唤,在何厚铧先生当选为澳门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之后、澳门回归的前夕,1999年6月30日,李广利先生随人民日报海外版领导一起到北京贵宾楼拜访正在北京参加筹委会议的何厚铧候任特首,将自己珍藏的在199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展示的一幅《上山虎》,赠送何厚烨先生,以祝贺何厚铧荣任特首,表达对澳门美好前景的祝福。为此,李广利先生特地精选画轴,精心制作装画的木盒。喜欢老虎、喜爱虎画的何厚铧先生收到李广利先生的虎画十分欣喜,高兴地久久欣赏,并欣然同广利先生及虎画合影。何厚桦说:“我与老虎有缘,很多朋友都是属虎的,对虎很有感情……”他问李广利先生为什么喜欢虎?广利先生说:“虎是兽中之王,遇到任何情况沉着冷静从不惊慌。生为男儿就要有几分虎气,办事才不优柔寡断,只有虎气长存,一生才能不怕困难勇往直前。”何厚铧先生听后非常高兴,连连表示赞同,认为对治理澳门很有帮助。回到澳门后,何厚烨先生特意把广利先生的虎画挂在会客室,用以激励自己。
采访中我还获悉,为了表达对澳门回归的喜悦之情,李广利先生又创作了一幅宽1米、长2.6米的画作,画面上一大三小老虎母子和谐,一只大虎两只小虎隔海相望着另一只小虎,寓意香港、澳门回归和对祖国统一的期盼。这幅虎画政治性强、艺术佳,刊登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此后不久,李广利随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组赴澳门,专程向何厚铧先生赠送他专门创作的国画《醒狮》、《虎—永不可挡》,以表达他对何厚铧特首治理澳门有方、澳门回归祖国后取得辉煌成就的祝贺,期盼澳门明天更美好。
何厚铧先生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会见记者组,会见李广利先生。老友新朋在澳门相见,何厚铧先生非常高兴。他高兴地接受了广利先生的作品,并同他及画作合影留念。
在澳门,李广利先生还拜访了全国政协副主席马万棋老先生,向他赠送了自己的虎画,以表达对马老这位德高望重的澳门元老和回归功臣的敬意。马老高兴地欣赏广利先生的画作,连连表示感谢。李广利先生情系国画,情系虎,情系澳门回归,情系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他用自己的艺术作品和真情,为祖国统一大业尽心尽力。
两次荣登央视“春晚”的广利先生
数十年来,每当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来临的时候,除夕之夜的中央电视台面向国内外播出的“春晚”总是倍受包括世界华人在内的万众瞩目。就是这样举世瞩目的“春晚”,有哪一个国人不关注呢?又有哪一个能荣登“春晚”亮相的艺术家不为此感到荣幸、欣慰和自豪呢?然而,作为这样一个规模盛大的综合性文艺晚会,真正能够“荣登”、“亮相”的又能有多少人呢?可是笔者欣慰地告诉亲爱的读者朋友,我的主人公李广利先生,不仅“荣登”、“亮相”,而且是两次。分别是1986年和1998年,李广利作为特邀佳宾参加“春晚”的现场直播,并当场献画,博得现场一片喝彩,也倍受全国乃至世界各国的关注。
倍受媒体关注的广利先生
多年来,李广利孜孜以求,坚持不懈,画艺水准不断提高,国内外众多媒体格外关注。社会和画界对李广利先生艺术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评价。1987年6月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专访文章《爱虎广利—访中年画家李广利》;同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再播专题报道;1991年1月21日北京电视台《北京新闻人物》播发广利先生画虎专题。数年来《人民日报》、《北京日报》、《文汇报》、《人民画报社》、《北京晚报》等多家报刊发表了有关李广利先生的专访、作品评论、消息报道等评介文章多达近百篇。其中刊登于1997年12月2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副刊”、并由中央美院教授《美术研究》副主编、编审杜哲森先生执笔的评论文章《总揽雄风入画屏》一文,对李广利先生的画虎成就给予了全面的评价和中肯的分析。
这里,我还作了些记录,比如《人民日报》海外版1997年12月23日报道说:李广利先生笔下的虎可分为独处和群居两种。数量不同,营构出的意境也不同。独处者或沉静,或奔腾,或咆哮,都重在表现百兽之王的孤傲与威严,尽管形单影只,但形动风生,百兽逃匿,声出岳撼,群魈慑服。虎乃是勇武和尊严的化身,它在自然界中所以赢得敬畏,也正是因为在它身上蕴含着“强者”的气质与风范,也只有把握住并成功地表现出这一点,作品才会有艺术的震撼力。
积数十年的功力和个人的人生体验,李广利笔下的猛虎不再是客观形象的简单再现,而是对大自然中一种生命的礼赞,同时也是对一种时代精神的呼唤。面对他作品中的虎,我们分明感受到了这天地尤物的心的搏动、力量的凝聚和不可凌辱的尊严。当我们的视线与画中猛虎的视线相接时,面对这位“山君”的眈眈逼视,我们的心会怦然悸动,使艺术欣赏变成了两个生命的晤对,两颗心灵的碰撞,它似乎在逼问我们什么,迫使我们回答某些人生的基本问题。而广利笔下的群虎图则表现了虎的亲情与母爱。
《人民政协报》曾经在显著位置报道说:中国传统绘画讲究托物明志,借景抒情,所以从创作题材的选取上,往往也能看出一个画家的人生信守,审美追求,以及个人的气质秉赋。李广利幼年习武,又爱绘画,文武相合,使他选取了最能体现“燕赵男儿”豪爽之气的百兽之王——虎,作为自己的创作题材。50多年来,他将自己的全部才情贯注于笔端,用志专诚,成绩卓著。
李广利画虎落笔大胆,收拾细心,迅捷中见沉着,雄放中见精微,追求形准神全,气贯韵永,工写相兼,雄秀并得的艺术效果。他用笔多取中锋,力透纸背,迹划刚劲,勒形力求准确,成象注重协调,尤其在处理皮毛纹路上尤为精心,使每一斑纹的起伏走向都与骨骼肌肉和身体的扭转变化相一致,不使一笔游离于形体之外。
李广利先生的虎画在形体确定后,以淡墨层层渲染,进一步突出肌肉骨骼的结构和明暗关系,强化形象的体量感。继之精心刻画细部,举凡剔须、点睛、撕毛、勾爪等都笔笔认真,一丝不苟,这一步完成后,再调和色彩铺染出虎的固有色相。最后视整体需要,以焦墨重笔于关键处重新提醒一遍,一只斑斓威猛的“兽中王‘,便跃然纸上。
李广利先生的虎画在补景上,其用笔亦是挥劈砍研,运腕有风,以求整幅作品在笔性风格上的连贯统一。铺染色彩时求蕴藉协调,去除浮艳驳杂,与笔墨相结合,呈现出刚柔相济,虚实相生,淹润华滋而又雄浑沉迈的万千气象,进一步衬托出主体形象的凛然风姿。欣赏李广利的作品,耳畔仿佛吹过来自崇山大岭的浩荡天风,呼吸到了那不曾被现代文明污染过的清新之气,感受到了那充盈于天地间的阳刚之美……
成绩斐然的广利先生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广利先生的不懈努力,使他获得了极大的成功。60多年来,李广利先生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倾注了才情,用志专诚,技艺独到,成绩卓著。如前所述,李广利先生16岁拜画虎名家胡爽庵先生为师,成为入室弟子;后拜著名画家刘继卣先生为师,学习动物画法。现任世纪国际名人书画院院士、紫禁城书画艺术协会会员(故宫博物院办)、原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委员。其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南海、毛主席纪念堂、中国新闻社等机构收藏。1992年,伊朗总统拉夫桑贾尼访华,李广利先生作为中国少数民族的画家代表,会晤了拉夫桑贾尼总统,并合影留念。
李广利先生自命画室为“雄风堂”,并由著名书法家刘炳森先生挥毫相勉;书画界前辈董寿平先生提增名句:“竹外桃花三雨枝”,并嘉许广利先生的作品,称其作品独具情趣和品格。
不仅如此,李广利先生的作品和简介还被收入由《人民日报》社岀版的1999年11月第五期《中国专家人才库》,并多次入选北京市及全国的画展。1987年,李广利先生的《猛虎下山图》,参加了中国美术家协会在日本举办的当代中国名人书画展;1993年获国际美术展《世界银奖艺术家》荣誉称号;同年被收入《国际现代书画宝鉴》。
此外,介绍广利先生的文章《丹青高手爱虎广利》,收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百位实力派画家评论专著《艺术家欣赏微型文选》一书;1997年应中南海西苑出版社之邀,出版虎年题材挂历《寅虎雄风》;1997年出版了由何海霞先生题签、杜哲森先生作序的精装本个人画集;1999年作品被收入人民日报编辑出版的《中国专家人才库》丛书;2002年3月应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先生之邀赴澳做客期间,在其官邸向何厚铧先生特赠《醒狮》、《勇不可挡》两幅作品留作纪念。2005年10月,他的作品《虎啸风声》参加了由故宫博物院承办的“首届中国当代名家书画收藏展”。他的作品被故宫博物院及中国收藏家协会收藏,被誉为一代画虎宗师。
叙述到这里,我还想起了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兼党委书记张之铸先生,对著名画虎艺术家李广利先生的一段评价,我将其记录如下:“书画艺术家李广利先生,以擅画林中之王虎而著称,曾受到国家媒体高度赞誉和宣扬。从画品看人品,李先生的人品也是值得赞颂的。其学养品行人格与作品一样,风骨朗朗,寓理帅气。”
还有专家评论说:李广利先生创作的老虎完全是大自然的虎,是历代画家没有画过的千姿百态。欣赏李先生的虎画,我们的耳畔仿佛阵阵掠过那来自莽原峻岭的浩荡天风,委实拓人胸襟,养人浩气,发人豪情和催人奋起。每当我们与李先生作品中猛虎的炯炯目光相视对接时,必能从这位"山君”的眈眈逼视中,深切地感受到这天地尤物的心灵的搏动,力量的凝聚和不容凌辱的尊严。
品格高尚的广利先生
采访中我还了解到,虎虎生威、浩然正气的著名画家李广利先生,不仅是画坛的名家、大家,更是一位有着深厚爱国情怀的艺术家,其品德、人格都是非常的优秀。
如前所述,虎,乃百兽之王,威猛雄健,有王者之气。自古以来,人们就习惯用生龙活虎、藏龙卧虎、如虎添翼等词语来赞扬生活中的人物和事物。虎历来受到很多画家的垂青,正所谓“画虎画皮难画骨”。虎的身体结构以及由内而外的精神气度,非一般画家技巧能及。正因为如此,画虎的集大成者却是少之又少的。
自幼习武,一身正气的李广利先生笔下的猛虎、雄狮等,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气势非凡,尽显王者之风,并赋予了老虎百兽之王的鲜明性格。
中国画家历来重气节,画的价值重在人格。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爱国精神扎根在画家李广利的血肉里。真正的爱国主义不是表现在漂亮的语言上,而应该表现在为祖国谋福利的行动上。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世纪90年代,在美国新闻界工作的华人朋友就将李广利先生画的虎,推荐给了美国白宫,白宫官员看了李先生的画后,非常喜欢,要求李先生为美国白宫画一张大尺寸的上山虎,送入白宫收藏,并答应给丰厚的酬劳金。
李广利先生爽快答应了,但唯一的要求是由美国白宫给开具有“中国画家李广利”字样的收藏证书,李先生说,这是代表国家,而不是代表我个人。让中国画进入西方主流社会,在李广利心里这是中国画家的荣誉。
由于李先生提出的这个条件,白宫官员说没有先例。李广利先生直言道:如果不同意开具有中国画家字样的收藏证书,给多高的酬金,我都不会考虑为白宫画画的。
这就是作为一个中国画家的李广利,他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了民族的尊严,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国家需要这样的画家,他的回答,助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值得我们国人尊敬。
叙述到这里,笔者的感慨很深,一方面作为一名中国的画家,首先要有深厚的爱国情怀,要有鲜明的民族尊严。同时还要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另一方面就是靠实力说话,靠作品说话。诸如我们的主人公李广利先生的虎画,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是的,人有人言,兽有兽语,虎若通情亦会感谢李广利先生,是他在自己的创作中重现了虎的威姿,还虎以本来面貌,使人们不至于忘记在这美丽的星球上曾经广泛的生存过这样一种神奇的动物,正是它告诉人们,什么叫雄强之气,什么叫阳刚之美……
艺术家作品展示











《青波访谈》作者介绍


作者李清波(青波、清泉、一丁、远瞩),曾有过军旅生涯,后在党政机关任职20多年;曾任中国国际艺术家学会副主席、中国北京书画院常务院长、《聚焦名家》、《当代书画名家》总编辑;曾出版40部、约三千万字的报告文学集、人物传记、散文集、诗集、政论文集、评论集等著作;曾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行规模盛大的《深沉的思索》(1-5卷、300万字、近3000页)政论系列文集首发式;曾在全国各地组织大型联展、个展、笔会暨各种论坛等活动数百场;曾采写过包括省部级、地市级领导在内的300多位政界人士;采写过包括中国一汽集团总裁、深圳万科集团总裁、上海绿地集团总裁在内的500多位企业家;采写过包括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劳动模范在内的千余位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采写过包括启功、欧阳中石、吴冠中、文怀沙、沈鹏、刘炳森、范曾、李铎等在内的两千多位书画艺术家。作家、诗人、评论家、策划家、主持人。

扫描二维码关注“青波访谈”公众平台
或添加微信13844045676与手机同步
郑重声明:本人在微信公众平台“青波访谈”中所发表的所有作品,版权所有,翻印必究,欢迎微信原版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