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8年春一个建筑施工队在五台山中台顶(翠岩峰)佛塔旧址清理塔基时,挖出二千多枚在背面刻有两尊佛像的金钱,经考古学家和钱币专家鉴定,该钱径24毫米,厚1.2毫米,穿径5毫米,佛像凸出浮雕2毫米,每枚重12克,成色在96%以上,从实物看,这就是我国宋代淳化年间铸造的“淳化元宝”。

该钱出土后曾被民工私分并倒卖,后来贩到香港钱币市场,一枚金钱可以换一辆高级轿车,其珍贵程度令人咋舌。这种佛像金钱以其造型独特,雕刻细腻,图案精美和花纹精细的特有魅力,以及其珍贵的历史价值,赢得广大佛教信徒和钱币爱好者的青睐。

宋代是我国古代金属铸币和使用非常发达的时期。由实物图,我们可以看到,钱币正面刻有行书“淳化元宝”四字。字体为宋太宗赵光义御笔亲书,笔法隽永流连,十分洒脱。宋太宗一生酷爱书法,他即位后,留意翰墨,叫人购募古先帝王名臣墨帖。于淳化三年编刻成宋代著名的《淳化阁帖》,拓赐给大臣,由此重刻翻摹,使帖学开始在宋代盛行。

钱币背面的两尊佛像神态逼真,栩栩如生。右边为手持莲花,正结枷跌坐于八叶莲花宝座之上的观音菩萨。宝座底下祥云缠绕。左边为头上结发,双手合十,颜貌天真活泼,身体微向右侧站立在莲花瓣座上的善财童子,好一幅“童子拜观音”的画图。

“淳化元宝”金钱背所铸的两尊佛像,均有莲花宝座和祥云依托。莲花是佛教的象征,说明这种金币与当时的佛事活动有一定的关联,佛教自东汉时期传入我国之后,唐代时发展到了兴盛阶段。但是,由于五代时期地方割据,致使佛教受到了摧残。到了宋代初年,宋政权对佛教进行了适当的保护,停止对寺院的废毁,并派人去印度求法,使佛教得到了恢复。五台山出土的这批佛像金钱,是宋太宗淳化年间巡幸五台山时烧香敬佛专门铸造的,充分显示出宋政权对佛教的重视。

淳化元宝其价值之高,不仅是因为其上图案雕刻精美,同时也因其背面神态逼真的两尊佛像解说之谜。关于栩栩如生的钱背造像的解说向来多有纷纭,坐像多认系观音,立像则有善财童子及韦驮等说。

山西五台山金色世界文化旅遊发展有限公司在五台山复制了这款产品,让人们重温这段历史,是非常珍贵的一款工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