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第四十一讲
七绝二首
纪念鲁迅八十寿辰
1961年
其一
博大胆识铁石坚,刀光剑影任翔旋。
龙华喋血不眠夜,犹制小诗賦管弦。
其二
鉴湖越台名士多,忡忡为国痛断肠。
剑南歌接秋风吟,一例氤氲入诗囊。
题解: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姓周,又名樟寿,字豫山,后改为豫才。1898年起,改名树人。1918年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鲁迅。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一生文学创作近四百万字,翻译五百多万字,古籍整理六十多万字。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且介亭杂文》,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毛泽东对鲁迅极为推崇。1937年10月19日,毛泽东在《论鲁迅》一文中说,鲁迅有政治远见,看的远,看的真。鲁迅在黑暗与暴力的进袭中,是一株独立支持的大树,不是向两边偏倒的小草;鲁迅一点儿也不畏惧敌人对他的威胁利诱与残害,他一点儿不避锋芒,把钢刀一样的笔刺向他所憎恨的一切。他往往是站在战士的血迹中坚韧地反抗着,呼啸着前进。1961年9月,在鲁迅诞辰八十周年之际,毛泽东深切缅怀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挥笔写下了《七绝二首.纪念鲁迅八十寿辰》,从一个特殊的角度立意,论战了革命诗人鲁迅的人格魅力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注释:
龙华喋血:1931年2月7日深夜,国民党反动派在上海龙华秘密杀害包括左联五作家柔石、胡也频、李伟森、白莽、冯铿伟在内的二十三位革命青年。
鉴湖:在浙江绍兴城西南,这里出过许多名人,如贺知章、陆游、秋瑾等。
剑南歌:指陆游诗集《剑南诗稿》中的爱国诗歌。
一例:一样。
入诗囊:放进装诗稿的锦囊。
译文:
其一
鲁迅具有博大的胆量和见识,如同铁石一样坚硬,在敌人的刀光剑影中飞翔周旋。国民党国民党反动派在龙华杀害革命青年的流血之夜通宵未眠,他还制作小诗吟唱,以纪念革命烈士。
其二
绍兴有鉴湖和越台,那里都是著名人士的故乡,他们为国忧心忡忡,极度悲伤。从陆游的《剑南诗稿》到秋瑾的《秋风曲》,同样诗味浓郁,爱国热忱都写进了美好的诗章。
(书香沧州阅读推广人:尹洪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