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戏曲传承,重在守正创新,激活传统,与时代共鸣。近日,青年哑剧演员赵阳《忐忑》的演出,让人看到这样的新气象。
人生有限,艺海无涯
赵阳12岁爱上哑剧表演,与哑剧相依为命,已46个春秋。后得到相声演员牛群的指导进步很快。2002年,赵阳被牛群借调到蒙城牛群特教学校担任哑剧编导教师。当赵阳借调期满离开牛群特校时,聋哑孩子们依依不舍,这种经历,使他决心为这群特殊孩子编创一辈子哑剧。
赵阳视艺术如命,心无旁骛次去信给相声大师牛群要求学习相声等艺术,他的诚心终于被牛群老师所感动,收他为安徽弟子,牛老师耐心教他相声、哑剧,施其所长,乃属常理,甚至把许多跨行的艺术都乐意传承给精明好学的赵阳,在蒙城挂职县长的牛群老师,可谓艺高人胆大。正如美学家钟惦棐所说,真正的审美创造,是艺术家勇于为自己设置障碍,并善于以艺术方式翻越这个障碍,把创作难点转化为亮点。
一流的艺术领域领军人物,都应当兼具高超的艺术修养和先进的思想品质。赵阳之可贵正在于此,其成功秘诀亦在于此。他在思想上与时俱进,以可贵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敏锐感悟到哑剧理应承担起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使命,理应让哑剧艺术成为培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沃土。历经近30年不懈努力,终于拿出30多部新作品,还编撰了《走进哑剧》剧本教材。
更为可贵的是,他坚持中华传统文化必须“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的实践路径。他利用平时教学之余,带领学生排练哑剧节目,反复实践,还和编剧施福明一起创立了“淮河哑剧社”。
守正创新,才能创作出异彩纷呈的艺术精品。守正创新,也必须尊重艺术规律。赵阳先后兼任蚌埠市花鼓灯歌舞团哑剧教师和古井贡酒全国巡演哑剧编导和主演,2001年他编创的哑剧《神医》获安徽蒙城广电大赛金牛奖。2005年他表演的哑剧《有你有我》获央视优秀奖。2009年安徽电视台《大话娱乐》栏目录制了他的作品专辑播出。2011年他的哑剧《下棋》和《自食其果》及《父与子》在安徽卫视等相继推出,2014年两个哑剧作品参加了全国网络春晚及首届合肥网络受到全国观众的好评。 2019年他排练的哑剧“忐忑”在央视三套获得全国金奖,正是尊重哑剧艺术发展规律的结果。赵阳哑剧之所以能成为遍及十几个省市的影响很大的剧种,哑剧的传承发展之所以成为全国戏曲界的一个典型,盖缘于此。
关心残儿,创造快乐
多年来,赵阳利用网络及微信等多媒体对全国各地哑剧爱好者进行义务指导。
赵阳与哑剧社学生为怀远、蒙城等地聋哑学校孩子带来哑剧表演,因为哑剧是聋哑孩子唯一能看懂的喜剧形式。
赵阳、施福明等人编创《走进哑剧》教材送给聋哑学校使用,目前阳江市、阜阳市、宝应县、蒙城县等地聋哑学校选用。
热心公益,孜孜不倦
赵阳自费6万元自编、自导、自演拍了公益微电影《奇葩老爸》,吸引全国各地聋哑人学习,比如江苏的钱萍,北京的严天方等等。多年来,赵阳为各种各类公益活动花费数万元。
赵阳利用寒暑假及业余时间坚持公益演出400多场。经常参与蚌埠市政府及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文化惠民公益演出活动,暑假期间有时每天三四场公益演出,滚烫的舞台大板烫伤了他的脚踝,现在颜色还有点发暗。
赵阳的善举得到了全国数十家媒体报道,2016年山东电视台来哑剧社拍摄专题片《哑剧人生》,2018年2月《安徽日报》以《这个世界一直很温暖》为题报道了哑剧社的事迹,2019年5月安徽电视台连续五期报道哑剧社的公益事迹 。
2020年中秋国庆,美国举办了全球华人演出,他的哑剧作品《忐忑》得以全世界展现,受到全球华人的热衷。
原本2020年8月份,安徽卫视与安徽省龙亢农场国家4A级景区合作推出一档冲关节目,赵阳的演出舞台也在景区设立,但是因疫情原因暂缓。等疫情结束,哑剧社将与安徽省龙亢农场国家4A级景区合作成立全国聋哑学校哑剧义务培训基地及哑剧减压体验馆,把哑剧向全国聋哑学校进行公益推广。
赵阳老师和他的“淮河哑剧社”同仁们在牛年到来之际,希望把哑剧这一艺术申报非遗,力争传播的更远!

施福明艺术简历
施福明,男,1970年生,乡土作家、编剧、音乐人。安徽省怀远县魏庄镇马场村人,自幼爱好文艺,历任文化馆长。参加工作后,自修研究生毕业,民革党员,中国剧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协会员,蚌埠市文联历届代表,淮北市微电影协会驻会编剧,著名乡土作家、影视编剧、淮河哑剧社编导,原创哑剧作品200个在十多家省级电视台推出获奖,其中2019年4月19日作品《忐忑》在央视全国获金奖,1999年小品《将心比心》经县文化局葛士静先生推荐修改登上了1999年全国春晚,2014年受到团中央和文化部表彰,被授予“全国优秀青年”光荣称号,并受到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自1986年《清明》第十期刊用了他的短篇小说《一颗纽扣》获奖后,他的作品先后在《人民日报》及《半月谈》和《美国华尔街报》、《香港大公报》和台湾《中国时报》等多家国内外重要媒体发表,他创作《知青岁月》剧本,被江西卫视播出后,获得国际影像节二等奖,然后又创作长篇小说《乡雨》、《少年朱元璋》、《守望乡土》《瓷客》等26部作品先后被拍出发行,近期创作电影《刘开渠》、《青山梦》、《石板街》及歌曲《我们父母官》和《石榴情歌》、《人争一口气》、《成功在自己》、《小小草》、《魏庄、未来的农庄》、《魏庄镇之歌》、《怀远灯歌响四方》、《大圣寺钟声》及《荆塗最美好媳妇》等一大批关于怀远地域元素的文艺作品获奖。其中歌颂“中国碳谷绿金淮北”的电影《青山梦》已由河南、西安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成功,主题歌由朱之文及于文华演唱,春节前即可在央视黄金时段推出。其作品获奖情况散见于《怀远县志》、《蚌埠市志》及《安徽文化志》等多部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