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办年事风波
作者:李自立
时代发展了,关于办年事话题,老百姓都学会了时髦办年事。
几乎大部分乡下农村人,都是人坐在家里,拿着手机上网店购物,然后由快递公司,以最快速度送货上门服务。
城里人办年事,都是上超市购物,那更是风光无限,大包小包应有尽有。前提只有一件事,只要平时努力大干苦干,只要攒足了银子,一切钱能解决的事,卯足劲儿,都不是事。

因此,偏远农村、山区村组、偏僻野洼、无人去、狼不吃、狗不尝、通讯交通不发达地区;还有那些老病残弱、妇女孤儿寡母、不会用手机的、快递公司不愿意送货上门的,她们的年事怎么购物,他们过不过年,好像和其他人,和红尘都无关挂碍,倒成了笔者杞人忧天之举。
文字行至此处,突然心里一酸,忽然间想起了样板戏【白毛女】中的场景,杨白劳给女儿买了二尺红头绳,父女团聚时,他们妇女的唱段……

时代发展太快了,社会变化太大了,看着眼前的一切现实,让人心里高兴的同时,却又有点忧伤。村子没了人烟,农村也就失去了灵魂。
连村子都没了,大大小小的乡镇集市,也就成了摆设。赶集跟吃流水席一样,来的来走的走。农村乡镇集市,永远再不会有九十年代的繁荣景象。

街道里,店门关完了,满街道剩下的,就几条无家可归的野狗和几只流浪猫,它们满街到处寻觅着野味,悠闲着自己的残生。
村子没有了,关于乡村的记忆,确实变成了一种时代的回忆。却是这种记忆,总觉得好像比如今的社会现象,多了一点什么。

比如如今的对联,大多数人都买彩印的印刷品,纸质质量好,颜色喜庆靓丽,还比那些个丑文人墨客写的便宜实惠少花钱,可是总觉得不对劲!
再比如,如今网店购物,全国各地都购买货物,看上货我买,看不上货我不买,买主和卖主少了讨价还价环节的同时,是不是人跟人之间,沟通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少?将来的人,会不会都变得跟冷血动物一样,我是不是提问的太过于幼稚了呢?

还有,过去乡下农村,农民自己加工的年货实在又实惠。可如今的人怎么了,为什么总都是好吃现成懒于劳动?
再比如,豆子淘洗干净,自己泡豆芽、豆子磨豆浆、加工豆腐、豆腐皮、加工腐竹,彬州御面、加工面筋、擀面皮、牛筋面等,彬州黄酒自己酿造,暖锅用的木炭自己烧炭,对联自己家里孩子书写,虽然算不上书法家杰作,字迹歪歪扭扭,可是最起码,都是自己家里的文化人执笔而为。

屋檐门框上,挂的红灯自己用竹篾绑扎,大红灯笼上的花鸟鱼虫,都出自自己姑娘纤纤玉手,猪是自己家猪圈长的,猪肉不用买,鸡鸭是自己家里养的,鸡肉不用担心鸡瘟什么的,血肠是自己灌的,血条面是自己擀的等。
如今社会进步了,而主载社会和时代的人类,是不是太懒惰?人类的生活,是不是把许多自己的本能,都已经给忘记?享受的同时,扪心自问过付出吗……

曾经记得,艰苦的七十年代,大家族解体前,家族里的豆腐坊,留有一套磨豆腐的小磨子,谁家日子过得不宽裕,临近春节小石磨就归谁家用,过年大家都去他家磨豆腐。
叔伯的爷爷家、二哥家都各自卖了好多年豆腐。
村子里,生产队和私人都有豆腐坊,虽然过去的豆腐加工,没有如今市场的豆腐技术高超,父老乡亲没有商家一斤豆子做九斤豆腐的技艺,但是,最起码是自己制作的绿色食品,绝无假冒,环保卫生又实惠,人吃豆腐豆花,豆腐渣豆腐水喂猪喂牛,可以说一本万利。

做豆腐的人家,天不亮就得起床,所以懒惰的人,开不了豆腐坊,豆腐西施,必须是勤劳人家养的儿女。
做豆腐必须早早起床,用前一天泡好的豆臻磨豆浆,基本赶早饭前必须把豆浆磨完。
记得有年春节,父亲在二哥家厨房,给我家做过年豆腐。当时我给父亲帮忙烧火,三哥家也要做豆腐,不过排队在我家之后,所以三哥二哥和我,都是父亲的下手,听父亲指挥。

黄豆当然是做豆腐上好的原材,麦豆黑豆做豆腐,虽然颜色不亮鲜,但是吃起来豆味浓郁原汁原味。
记得那年,自己家自留地里黄豆丰收,所以父亲用黄豆制作过年豆腐。劳累了半夜的父亲,等天亮我们兄妹起床,已经磨完了豆浆。

只等着吃完早饭后,用油根和开水杀去豆浆的空气泡沫,然后两人用白布过滤豆浆入锅。过滤后的豆渣,那些年家里比较艰苦,猪牛做饲料食用还争不上它们,因为我们一家人,正等着这豆渣蒸豆渣干粮,一家人食用以度饥寒。
煮熟豆浆后,卤水点豆腐,吃豆花就是眼前的解馋美食,父亲先用大马勺挖了一勺新鲜的豆花放在案板上,留着劳动后大家品尝豆花。

因为父亲急着干活,他要把成熟的豆腐,先装进矩形的木框子,渗漏完所有豆浆水,挪出所有制作豆腐的工具,让三伯三妈开始制作他们家过年的豆腐。
不耐烦的我帮着父亲干活,心里多少有点不耐烦的情绪,夹杂于干活过程。所以干活就有点不认真敷衍起来。
因为心里总是惦记着将要解馋的豆花,和三哥挪动装豆腐的木框时,突然不慎,将父亲辛苦一天一夜制作出来,将要成为成品豆腐的洁白新鲜豆花倾倒了一地,父亲当时气的眼泪差点流出来,父亲恨气地埋怨道:“大,我大,你干啥啥不成,你干啥都要干来个样子,你没有一样事情干的利利索索的,你让我操心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啊?”父亲一边埋怨,一边顺势狠狠地踢了我一脚,当时踢的我眼泪长流,二哥二嫂赶紧从中间阻拦,拉开了打我的父亲。

白花花的豆花倒了个满地,父亲二哥二嫂急忙用勺子捡拾干净的豆花,虽然父亲已经尽力捡拾,但还是糟蹋浪费了好多豆腐,父亲当时的日子过得很紧巴,所以父亲心疼那些污水里的豆腐,我至今记忆犹新。
别人家办年事上集花钱购买,而我的父亲,他没有钱购买,父亲辛勤耕种的黄豆,熬夜打瞌睡制作的为数不多的豆腐,因为我一时的不慎,撒了一地和成了泥糊糊,成品豆腐确实少了好几斤,因为做错了事,新鲜的豆花也没吃成。
如今回想起来,内心里好不懊恼自己,悔不该当初!

往昔旧事随风,一切岁月尽都成了回忆,如今看着蹒跚挪步的父亲,再看看镜中,鬓发灰白干涩的自己……
今天从内心里,没有一点怨恨父亲的心情,只是感叹岁月如刀,把曾经的美好岁月,用苍桑的篆刻刀具,刻上了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面孔。
新年伊始,祝愿父亲身体健康,祝愿一家老小,阖家幸福,万事顺意。

2021年2月3日小年文昌阁

作者简介:
李自立,昵称:侍郎神韵、文昌侍郎,祖籍陕西彬县,1967年出生。1987年毕业于彬县中学,中交一公局六公司试验检测员。
爱好秦腔、书法、散文、诗词。
作品刊发纸媒和各种载体。
格言:自立,自信,自強,自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