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往事,岁月如歌。刚工作时,面对比自己略小几岁的学生我有些踌躇,但当我想到当教师的母亲对自己的教诲,我鼓足勇气,平复心情,这才顺利地完成了讲台的第一课。多年来,班主任的工作经验告诉我:这群孩子教起来更要用情,也需要更多的耐心。我每每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尤其是班主任工作,其间的甜酸苦辣,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现在我就来分享工作以来三次刻骨铭心的触动吧!
不要轻易喊家长
记得初当班主任时,一位姓阮的同学在上课时顶撞科任老师,老师气得够呛,为此耽搁了大半节课,可是并没“降伏”阮同学。索性把他送到我这里,我使尽解数,教育半天也没效果后,在又气又急中,我使出了最后一招,拨通了他正在上班的妈妈电话,把他妈请到了学校。这是一位通情达理的母亲,了解情况后,出乎意料,她把孩子领到班上,当场向老师和同学鞠躬道歉,说自己没教育好孩子,对不起大家,浪费大家的时间,请老师和同学们原谅。我在一旁,除了感动这位母亲理解和支持,为自己不够耐心羞愧不已,想到自己用家长的权威来掩饰教育的无能,我泪湿眼眶。
这件事后,我反思自己对学生缺乏足够的耐心,霸王上弓,不够包容,更不够理智,学生犯了错误,一时急于不能解决,就想到请家长。学校是教育人的地方,班主任也是班集体的家长,遇到对立问题时,头脑要冷静,不能像孩子一样急躁,要问清孩子犯错误的原因,站在孩子角度去分析问题,耐心地交流和沟通,避免矛盾升级。此后,我不再轻易地对犯错误的学生拿出杀手锏,动不动就请家长来压服孩子,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口服心不服。这么多年来,我都在心里感恩这位家长,是她为初上讲台的我上了生动的一课,让我学会冷静思考,学会了理解和包容。
回想起来,教育真的是种“慢”的艺术,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理智,静听花开的声音,呵护学生的成长。慢工出细活,只有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会倾听,理性疏导,遇事以身示范,才能和风化雨,润物无声。
问题学生总能找到症结所在
潘彩云(化名),一个外表看上去很阳光的女孩。接任班主任前,就听同事说她生活在一个离异后重组的家庭,从小就不爱写作业,很多老师都拿她没办法。接这个班后,她连续一个多月依然不交任何作业,多次找她谈话,充耳不闻,依然如故。万般无奈,我只得找家长了,拨打了她给的家长电话,没想到竟然是空号,于是我决定利用午休时间登门家访。
我让她带我去她家,可她却把我带到了别的小区别人的家。她的这些行为也告诉了我,她是非常抵触这次家访的,但我更清楚:如果家访失败,对她的学业将会产生多大的影响。我克制住怒火,耐心真诚鼓励劝导她。也许出于内疚,也许她明白了我是真心为她好,经过一番周折,终于把我领到了她家。
刚说明来意后,她继父很生气,呵斥说:“作业不写,你去学校干什么?不做作业是你的态度不端正,学得不好是你努力不够。谁让你撒谎的?说你妈你爸外出打工中午不回来?你欺骗老师就等于欺骗父母,以后你还能干出什么好事?”转身又对潘彩云妈妈说:“你不要怪我话说得重,这个孩子不好好管教,以后要出大问题的。学不要去上了,我不养不想好的孩子!你要是不服,你和你女儿都离开这个家!”然后对我说:“老师,孩子没有教育好,让你操心了。孩子不懂事,真对不起,天这么热,让你受累了。她不想学,我看就不要她上学了。女孩子不学就不学吧,在家帮她妈干干家务活,老师你下午还有课吧,我们就不浪费你宝贵时间了。”因为下午真有课,寒暄了几句,就怏怏地离开了她家。
万没想到这次家访是这么个结果!这位继父面上虽说支持我工作,但显然是被潘彩云的行为气坏了。我很担心。这次家访非但不能转变潘同学学习态度,还有可能激化家庭矛盾,导致这个重组家庭再次破裂,担心因此又多一个辍学的孩子,心里七上八下的。正牵挂着,电话来了,传来潘彩云继父的声音,“李老师,感谢你对孩子的关心,孩子不懂事,我们又没什么文化,没教育好孩子,你不要生气。我刚才说不让她去上学,是想吓唬吓唬孩子,看她能不能改。冷她几天,我肯定还是让她去上学,你看行不行?”
我顿时兴奋起来,明白了孩子继父的良苦用心。
一晃4天过去了,我让班里她最要好的同学去她家打探情况,反馈回来的消息很不错。每天在家都看书补作业,写心得体会,干家务活,知道是我关心她动态,她主动恳求同学带给我一封信:“尊敬的李老师,很对不起,因为我不写作业,让您烦心了。现在我认识到自己的过错——不诚实,不做作业,上课经常讲话,屡教不改,家访时还带着老师瞎转悠,让您伤心失望了,我在此真心悔过。在家这些天,我突然觉得无聊和孤独,内疚让我寝食难安。现在我才知道,离开学校、老师和同学,就像失群的孤雁。请您原谅我,给我一次机会吧,我一定会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努力学习。”
到了该让她来上学的时候了,我再一次来到她家。这一次我和她父母事先约好,让她父母先是对我明确表态不同意她继续上学,逼她自己去思考去选择;然后顺势帮助她制定好中短期和长期学习计划目标,重新融入班级学习的大家庭。一个月后,她在日记中写到:“……我要向自己确定的目标努力爬去,纵然是只乌龟,凭我的韧劲,也会爬到终点,我要让老师和家长相信,我会成功的!”后来这个孩子高考考上了一个不错的大学。
潘彩云同学的成长经历让我明白了加强家校联系的重要性,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的有效配合,在争取家长合作时,班主任家访工作如果方法得当、细致到位,就能形成教育的合力。只有家校经常联系互动,家长和老师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统一思想,相互理解和支持,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特别的爱给坚强的你
可能是家族遗传吧,善同学身患肝癌。我第一次去医院看望他时,善妈妈告诉我孩子疼得整天哭闹。见到病床上人时,他强作笑颜对我说:“老师,等我病好了,我就去上学,我一定做您的好学生。”我噙着泪告诉他,“你已经是个好学生了,不过老师更希望你无论什么时候,都能做个坚强的孩子。”并配合给了他一个握拳的手势。
离开病房时,我内心嘶喊着,孩子,你想成为好学生,可你知道吗?老师多想让你好好地活着!第二次去看他时,他已经送进了重症监护室。医生告诉他,老师来看望他了,他睁开眼睛,很吃力地对我做了一个握拳的手势:坚强!我再也忍不住决堤的眼泪。在医护室,我听到医生介绍说,这孩子刚入院时还哭着闹着喊痛,不知道什么原因,现在真的很痛时反而不再哭闹了,这个孩子真的很坚强。后来,遇见他母亲,我忍着心颤想安慰她几句,没想到善妈妈说:“最困难时期非常感谢李老师对他的关心,孩子走了,但是很坚强,我也要好好向儿子学习,坚强地生活!”
是啊,生命是顽强的,但又是如此脆弱,脆弱到如此不堪一击。善同学走了,一个女人,失去丈夫又失去儿子在痛不欲生的时候,是儿子传递给了母亲要坚强地活着的信念,有了活下去的勇气。
通过这件事,我深深感到班主任工作不仅仅只是抓学习和班级管理,我们还要关爱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要教会孩子们学会缓解压力,爱惜身体。当生命到了无法承受之重时,还要学会临终关怀,这虽然令人痛心,但必须强忍泪水,与悲惨的命运抗争。学习固然重要,但是生命高于一切,我们要让每个孩子懂得珍爱生命。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活着,好好活着,也是一种责任。点化生命,润泽生命,也是班主任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所在。此后多年,做班主任工作时,我每天嘘寒问暖,要学生注意饮食健康,叮嘱他们上学和放学路上要注意交通安全,我深切地意识到,孩子们的生命安全是多么的重要!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在工作过程中,要不断反思过去,反省方法的得失,认真总结,如此方能让自己有所“成长”。想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班主任就该要求自己怎么做人,每位班主任的身上,都有一种无形的气质和特有的魅力,它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濡染,或多或少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和习惯,乃至性格和气质形成,甚至会影响学生终身,成为他们精神世界的引领者。什么样的班主任就会带出什么样的学生,所以班主任不仅仅要有善心,有责任心,更要成为有担当有思想的教育工作者。
来源:市二中名班主任工作室领衔人 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