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总社
圆梦太极的时光最难忘
文/李凌文
当每天 晨曦微露,在牡丹江江滨公园广场上,一队队身着练功服的太极拳习练者行列,在如织的游人、人群中总是格外引人注目……。
正是这道亮丽和谐的都市风景,使众多的市民仰慕了高守森和他的陈氏太极拳馆的高超拳艺,让众多的都市男女于休闲娱乐中领略了陈氏太极拳修身健身奇异功效和无限魅力。
多年心愿,圆梦太极。高守森于2003年4月创建牡市首家——中国陈家沟太极拳馆牡丹江传授辅导中心。迄今传授辅导中心已经开办培训班50余期,传授、培训、推广陈氏太极拳爱好者及学员4000多人次,培训教师60余人。组织参与省市举办的各项比赛中,摘金夺银创造辉煌,多次取得优异成绩。辅导中心、辅导站在2001-2004年度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省群众体育先进活动站”,2005年被黑龙江省体育局和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优秀全民健身活动站”称号。
时光见证,他的每一次成功都在太极人生中镌刻下了最为荣耀的不凡历程,都曾为自己更坚定的追求注入新的活力。如果人生曾是一场多幕剧,那么,高守森人生的许多章节似乎都有各自的高潮;如果人生真如漫长的攀登之旅,高守森坚韧,厚积薄发则默默抢站了太多的制高点。 十年坚守写传奇,高守森,乳名老三,1956年出生于牡丹江市,父亲是铁路工人,母亲是社区干部,受父母孜孜教诲,由于年少时所处运动的年代,至幼志存高远、追求尚武,是多么奇异的选择。
在父母教导,关怀约束下,上小学读书不误课堂学习学业,高守森于1968年12岁起经人拜师习练长拳,自那时起无论酷暑严寒从未间断习武,曾师从赵怀玉、毕乃伦、郑守训等武术名家,习尹氏罗汉拳、八卦掌及刀、枪、剑、棍、钺、铲等兵械。并先后师从尹氏八卦掌第三代传人山东王景山和北京市八卦掌研究会顾问、程氏八卦掌传人高子英学习三皇炮锤、尹氏、程氏八卦掌。
1984年以来,先后学习了湖北杨永大师的朱砂掌功,南京范克平老师的金刚铁板功和浑元阴阳五行手,国家体育总局康戈武老师、北京市孙志君老师的八卦掌及北京体育大学徐伟军教授亲自执导的太极拳等,并多次参加了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组织的裁判员和教练员培训班。
1990年师从中国武术名师陈正雷大师,2005年正式成为陈正雷大师的入门弟子。
从此,便以习练、研究、推广陈氏太极拳为已任,真正的拉开了在江城成为“太极教头”的序幕!
高守森13岁时,做为自修武术新秀,爱好武术着迷,经常观看、参与市内公园里武术爱好习练者习练活动,更多的是坚持自修自练,向启蒙恩师赵怀玉、毕乃伦两位师父求教,由师父指定动作套路并负责督促训练。 毕师父将幼小的高守森纳入弟子中言传身教。从此,高守森开始了正式拜师修练习武生涯。按严师要求,习武的人要有毅力,规定自己每天要出早操,长跑两公里,雷打不动。最难熬的是酷暑七月,操场上头悬烈日,空气灼热得仿佛划一根火柴都能点着,但幼小的高守森咬牙坚持了下来。最初父母亲心疼不愿让他练拳吃苦,他就抽时间,早起晚睡刻苦练拳,母亲看他这么执着也就默许了。并且格外关注他的学业和学拳两不误,嘱托拜求老师每天给指导规范拳架,一招一式给他校正、定型。一年多时间下来,高守森的拳打起来中规中矩,让父母让老师称心满意。 初中毕业以后,高守森又坚持自修选修读完正规体校大专所修课程,从医学经络,健身医学,运动力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理学,……他读来如沐春雨,练拳更是不分昼夜。有一段时间他练发劲,练冲拳,开始,运气时小劲不连贯,发出的劲不猛不脆,”他就天天练这一势,每天习练一千遍,把胳膊都练肿了。老师由衷地赞叹说:“高守森是我弟子中学习和训练最为刻苦的弟子之一。”几年后,以至参军入伍后,竟也坚持从未中断,到取得各项优异成绩。
高守森1976年 20岁参军,认识他的人都称他是一位品位不俗,格调高雅具有职业军人素质的武术拳师。
翻阅高守森参军所记日记中有诗曰:“追寻梦想的旅途上有你有我,青春的年华绽放绚烂的花朵。绿色的军营里我们潇洒走过,青春年华我们没有挥霍,来吧来吧,所有的爱都融进这团火。薪火传承的征途上有你有我,青春的岁月心与心相约 。美丽祥和的祖国我们来守卫,光荣属于共和国卫士,唱吧跳吧 祝福 欢乐八一建军节。祝福您母亲、祖国,祝福您 共和国军人,为您吟唱华夏古国富国未忘强军,爱我长城 固我海疆,万众一心铸就铁血忠魂。也许会有那一天,我们付出青春和热血,可是我们不后悔,那是为了亲爱的妈妈、祖国。如果你抬头看见满天的星斗,最亮的那一颗就是我。”高守森入伍在团直特务连侦察排当侦察兵,后来到团政治处直属队电影放映组做部队电影放映宣传工作,在工作之余时刻坚持习练拳掌,从未忘却习拳练功,从未挥霍消磨每一分钟时光,功夫不负有心人,坚持、努力终获成长进步,受到部队首长战友的赞誉。
短短五年军旅生涯铸就了自己热衷于习武练拳的喜好追求,由习练武术拜访名家潜心遍访武术流派,新的感悟在心底悠然而生,经过媒体了解和自己到陈家沟寻根,对太极拳产生非常深刻的认识,以至后来对自己的坚持改变很大,如果说陈家沟以太极文化 带动相关链条产业,改变了地方经济, 拉动了就业,其路径对每一个有志创业的军人,不是一件值得思考的内含课题吗。自己想法上转变使自己为以后投入精力专学陈家沟陈氏太极拳形成思想基础。
陈家沟先祖第九世陈王廷集众家武术之长,根据阴阳开合之理、道家导引吐纳之术、创编了太极拳,太极拳理根太极。经过陈家沟数代人的努力,太极拳得以发扬光大,逐渐风靡全世界,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福祉,不仅成为当今人们时尚、最佳健身运动,而且已经成为传承太极学说及古典传统文化,传播交流的桥梁、纽带。太极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习练太极的时尚人生理念,早已悄然兴起。当下,各方面专家通过从医学、生理、解剖、心理等多学科的研究证明,太极拳对防治高血压、心脏病、肝炎、关节炎、神经衰弱等慢性病有一定辅助效果及良好的保健养生功效。
由于自己先前学习的长拳虽都属于武术,但用于健身养生功能、习练人群,与太极拳普及、习练大众化、群体化相比相距甚远,从而让我最终认识到若练太极拳不但能自己受益,若推广普及能为城市休闲人群带去许多益处,心中悠然升起了一个想法:这么好的东西应和大家一起分享!何不如在将来致力于太极拳传承推广传授事业,将所学所练的一身功夫回馈家乡市民,利国利民。
自从拳馆成立的那天起,身兼多职的高守森,无疑又给自己身上加了一道编外“业务”——“陈家沟太极拳馆江滨辅导站长兼总教练”。这个头衔可不是只挂个名,每年开几次会就完了,它需要你每天都要坚持到现场指导、教练,手把手教授拳法,无论刮风还是下雨,严寒酷暑,义无反顾,无怨无悔,高守森已经把自己交给了这个功夫团队了。看得出来,这些团队群体都非常喜欢他,拥护他,离不开他,甚至说爱戴他、心疼他,生怕他操劳累病了呢。 高守森看上去精力充沛,健康,阳光。其实他也和常人一样,面对起步维艰,有难有痛有泪,只不过比别人不同的是多了一份执着,一份责任,一份毅力。因为他相信他所做的一切是对社会,特别是对都市热练太极的学员及期盼健康的人们。尤其中、老年人休闲、健身群体都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一件非常时尚,功德无量的大事。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的珍奇瑰宝,同时太极拳也是国家体育竞技中的一个项目,自拳馆开办培训班以来,他曾两次组织全省民政系统太极拳培训和比赛,多次担任国家、省、市武术比赛的裁判员、副裁判长和裁判长,三次被评为全省优秀裁判员。所在的传授辅导中心学员在东北三省、山东省、江西省、广东省、浙江省、海南省、香港区国际邀请赛、全国太极拳锦标赛和中国陈家沟(郑州)陈氏太极功夫精英赛及本省市举办的各项比赛中功绩卓著,曾取得73块金牌、62块银牌、59块铜牌,还有59个第一名、49个第二名、37个第三名,35个第四名,34个第五名,并七次获得集体表演第一名、四项第二名和四次团体总分第二名及两人三次个人全能冠军的可喜成绩。
辅导站在2001至2004年度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优育先进单位”,2005年被黑龙江体育和国家体育总局分别授予“全省群众体育先进活动站”、“全国优秀全民健身活动站”,其本人于2006年8月被黑龙江省体育局授予“黑龙江省群众体育先进个人”。《牡丹江日报》《牡丹江晨报》《牡丹江广播电视报》《丽呈杂志》《中华武术》杂志《武魂》杂志及牡丹江广播电台、牡丹江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都进行过报道。
与高守森交往,从彼此间的一见如故到后来的谈文论武,让人看到的是一个新时期的知性拳师。他给都市人休闲健身立了一个标杆——应该怎样生活。高守森不但自己生活得自由潇洒,而且有质有量,不但事业蒸蒸日上,而且生活丰富多彩。他待人诚挚谦逊,在拳馆中赢得了极高的人格魅力。从他谈吐中总能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孜孜以求的自信进取精神。
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关注公益活动,现在大部分时间精力是对太极拳的追求修炼达到孜孜不倦,虔诚挚诚的高度。他对太极拳理,对太极文化,传承弘扬的钟情,对拳术的痴情和对教拳育人事业的挚着,构成了他全部人生及高尚的精神境界。
习练陈式太极拳人的行列仍在吸引人们关注的目光,江城人因太极而健美健康,拳馆团队因太极而奋发向上,太极让人们靓丽时尚,和谐的城市因太极人群的舞动而风景秀丽,无限风光。
时值新的起点,新的期望,高守森和他的功夫团队正整装待发,严阵以待,以不停歇的脚步,去追求新的 更高远的目标、梦想!
太极人的追求,太极人的梦想:让练拳像读书一样,成为人们生活的时尚,练拳 : 健美健康,功强力壮;读书 :乃精神食粮,祈愿 世风中 多吹几缕诱人的书香让书卷 气伴随人们传承太极文化,走过光荣,走过梦想,让民族因文化的不朽和再生,拥有明天的辉煌 。
[原创首发]
作者简介:李凌文, 曾用笔名文涛,诗词爱好者,黑龙江省楹联家协会会员。牡丹江诗词协会会员,楹联作品多次在《中国楹联报》《黑龙江联坛》刊发,热爱国学文化,勤于练笔,多次参加,参与牡丹江市端午诗会活动,曾获诗会最佳作品荣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