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看台、华夏论诗台】
有感于嘉宾乱象
潇湘夜雨
可怜九九未归真,尚被浮名诱此身。
自诩食粮超万斗,谁知懂礼少三轮。
无才枉有凌云志,占位空谈济世人。
不是贤能羞上坐,如何装样扮嘉宾。
小小流水社长点评
先说一下首联的九九归真,佛教中说:“九九归真、终成正果”。九九归真的意思,就是指从来的地方一路走来,然后再往要去一只走去,最终回归到原本的状态。由此观之就不难理解作者发出的浮名的感慨啦。颔联颈联则是对某些人做了无情的鞭挞,自以为是高人一等,实际上是缺少最起码的礼仪认知。而且还特别喜欢高高在上,夸夸其谈,实际上就是在刷存在感,尾联作者很含蓄的做出来点化,还是多向贤能的人才学习,免得贻笑大方落入笑柄。
七律•修鞋人
青青小草
非因赏景倚街楼,几度雪雨几冬秋。
微利挣钱诚信得,深情助人精细求。
可凭刀剪添人便,难借富贵解己忧。
租赁方寸三尺地,忍将甘苦一身收。
【照片拍摄于邹城市铁合金厂西修鞋摊】
小小流水社长点评的,
起初看到小草诗友的黑白照片,我以为是转发的,后来他说拍摄于邹城,这让我兴趣大增,等到看到七律,真的是自然天成。首联作者从议论入手,阐述啦图片中的修鞋匠人,不是来赏景而是谋生活的,这就让读者多了一丝恻隐之心,颔联颈联对仗工整,分别从微利,深情,做了对应处理,颈联的“可凭刀剪添人便,难借富贵解己忧”。一句可称金句,大大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尾联依然采用对仗模式,巧妙的将三寸地,一身收做了对比,使得思想性大为增加。
立春有感
孙能兴(辽宁鞍山)
轩岗片片须眉白,梅树枝枝蕊艳红。
远处犬鸣声错落,近前莺啭舞晴空。
经年春景又依始,多少光阴已逐风。
塞北还无黄灿色,江南却在绿烟中。
2021.02.02.
小小流水社长点评
随着立春节气的到来,大家不免兴致勃勃开始了诗词创作,孙能兴所处的辽宁在山海关以北,所以写出来味道与众不同,首联的“轩岗片片须眉白”这一句的白字,刻画就特别出彩,没有实地考察,不会用那个白字。颔联描写由远而近,层次感特别的突出,颈联开始了生发感慨,这一段可以看做铺垫,等到再读尾联时,作者的感悟认知立马上升了一个层次,从“塞北还无黄灿色,江南却在绿烟中”,我们读到了真正的诗意美,这个诗意不是简单的意象叠加,而是作者的洒脱情怀。不信,你多读几遍尾联试试。
喜朝天 . 观赵玉岭老先生耄耋之年编撰“赵氏家谱”有感
文/听蝉
九州天。瑞云绕苍穹,华夏歌传。盛世修谱,木根皆有本,流水通源。牢记优良祖训,领家风、和谐众民欢。难忘祖、血浓于水,星月尧年。
逢时看子陵洞,福地呈祥吉,兴旺灵山。历代繁衍,喜盈才俊出,业绩连绵。礼读传家奉祚,讲耕裕、弘彰慧光前。公虽耋、倾心挥笔,著就鸿篇!
小小流水社长点评
家谱,又称族谱、家乘、祖谱、谱牒、宗谱等,是记载某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之书,家谱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家谱)之一。明白了修家谱的意义,就不难对听蝉哥哥的词作解读啦。
上片的第二行很清楚的把“盛世修谱,木根皆有本,流水通源。”的意义说的相当透彻,从而顺理成章的引出了“难忘祖、血浓于水,星月尧年。”这一历史课题。
下片作者,从子陵洞开始生发感慨,从“”礼读传家奉祚,讲耕裕、弘彰慧光前。”强调突出来赵公耄耋之年,不遗余力的修谱功课,实在是承前启后之举,善莫大焉,听蝉哥哥整词结构严谨,语言表达透彻,说理资料详实,对推动家谱的修缮事业,居功至伟。
水调歌头.老来乐(新韵)
文/董云卿
曾忆旧年事,虚度几春秋?老来新梦,词林诗苑竞风流。晚岁重学李杜,更有苏辛二晏,今古欲兼收。白发更潇洒,狂放半痴叟。
吊大江,攀五岳,任云游。雄关漫道,东西南北唱神州。再借清溪垂钓,鱼笑苍髥飞雪,不愿傍金钩。酾酒问明月,肯伴我登楼?
小小流水社长点评
先来了解一下,水调歌头词谱,相传隋炀帝曾作《水调歌》,唐代将它演变为大曲,“歌头”当为其中序的第一章。
双调,九十五字,押平声韵,宋代于上下阕中的两个六字句,多兼押仄声韵,有句句通押同部平仄声韵。
因为水调歌头变体太多,所以要求不一。但是一般的相邻的五字句或者三字句尽量对仗最好。
我们看董老师的词,作者选材就很好,我们创作,就要写自己熟悉的,作者上片信息量很大,春秋,诗苑,李杜,苏辛,白发,痴叟共同构成了一幅非常难得老者学习图,值得大家尊敬。
下片,在作者的笔下,吊大江,攀五岳,任云游。道出了作者的锦绣胸怀,尾句的拟人化提问,很有雅士的风趣在。全篇结构布置合理,语言表达丰满,对仗处理到位,议论处点到为止,很有雅致的情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