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风送暖祭英雄,南苑题诗赞盛世
——水口西留行之三
作者:李自立
2020年3月份,侍郎寻踪问祖老屋西留村,写了一篇《西留老屋》,从没指望一石激起千层浪。不料一段自己觉得很不起眼的寻宗问祖文字,却引来了关于水口镇西留村的大批量信息。

不曾想到的是,在这大批量的信息中,让我了解到许多自己想知道的、神秘的、让人心血沸腾的感人故事。更让我同时为老屋自豪,为乡亲父老自豪,为左邻右舍自豪,为水口原自豪,为古彬州自豪。
与此同时因为此文,找见了西留村许多,我想见的李氏族人。还有他们自己宗族亲人的有关信息。而且,还找见了自己少年时代,一起上学时的同窗好友,可以说不是一两个人,而是一大群人。亦因为此文,我也读到了多年来,自己想读到而没有读到的关于故乡的书籍。比如《彬县志》和《直隶彬州志》。
因此可以说,以文会友让我在过去一年的码字过程中,时常自己幸福着,暗自庆幸着,偷偷地快乐着自己的选择和挚爱。文学后半生的选择没错。

知命之年的我,每一天都没有虚度,曾经有人问:“幸福是什么?”也曾经有人回答说:“幸福很简单,幸福就是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幸福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幸福就是能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就是简简单单的幸福。看来人生,必须知足,知足就会常乐。
当然,在收到满满幸福的同时,也收到了社会各界,以及故乡水口镇西留村父老乡亲的建议和批评。曾经就有人留言说:“乡党你好,李氏族人在此向你致敬。《西留老屋》文字写的很好,只是没有讲到关于西留村的具体人和具体事情?,怎么觉得文友大作有点空洞?”


当时收到此消息,我不但没有生一丁点气,而且同时认真对网友文友消息进行阅读,并逐人逐条认真回复大家。告诉大家,此文只是西留之行其一,后续随着我对西留村资料的完善,我会陆续给大家分享西留村西留人的故事。
随后,在2020年的码字生活中,最少写过关于西留村的五篇文字。比如《西留村那个怪才》、《秀才曾祖传奇》、《和父亲回忆曾祖》、《听叔父讲祖训》、《溯源祖训谈做人》、《耄耋怀古情,碧玉忆高风》等。

当然,这些文字都是写自己族人,写家人,写学习先人为人处世之法。人世间,常常让人最容易怀念的莫过于四个字:“家国情怀。”关于家的内容写了不少,当然并非内心没有国,没有国哪来的家?所以临近新春佳节,全民拥军优属活动,想必然不敢忘记。
因为现在的农村人居住分散,成年人常年居住地又是务工地,
所以资料收集整理,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所有搜集整理十分辛苦,感谢材料事实的提供者。

宋明思想家北宋张载名言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那么在彬州南原,水口镇西留村到底有没有”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级别的人物呢?唐朝诗人王维有诗说:“每逢佳节倍思亲。”眼看临近辛丑牛年年关,不妨今天为大家细数一番,水口镇西留村现代史上著名的几个驰骋疆场的牛人。
以下是水口镇西流村现代史上,久战沙场、保家卫国的七位英雄们的简介和个人照片。他们几位,是西流村的光荣,是水口镇的光荣,更是我们彬州市的光荣,他们是彬州大地,渭北高原上哺育出来的英雄儿女,值得所有彬州人歌唱颂扬:

(李红战场照)
一、李庚林: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共产党员。作战20余场,右小腿受伤有枪眼疤痕,1954年转业回乡,生于1923年故于’1973年。

(李庚林照片)
二、李天仓,14岁参军国民党养兵。进攻延安被俘入伍解放军,他曾经参加白水之战、眉扶战役、汉中战役等,右手中指受伤,失去活动能力,子弹从脑门顶擦皮飞过,留有伤痕至今无发。享年82岁。

(李天仓照片)
三、李月毛:1957年入伍,骑兵,骑枪手,共青团员。转战甘南,四川阿埧,青海果洛:玉树等地剿匪80余场。在红头亚河部队误入藏匪埋伏,李月毛马被枪死帽被打飞,人毫发未损。1963年复员,今健在。


(李月毛照片)
四、李丙璋:1938一2008年,和李月毛同庚,同参军,同一个团,机枪手,同经历。在一次剿匪战斗中,李丙璋的连长丶排长.机枪手牺牲,李丙璋勇不退缺,操枪奋勇杀敌。功不可没。不辱共产党员称号!退伍后任过民兵连长职务。
五、李崇林:1940年一2016年,共产党员。1959年入伍,11师33团3营,团长田启元。196O年从青海一西藏一路平叛,中印反击战开始;经历过邦迪拉,察库战役。在蔡库战斗中炮弹皮伤及头顶致伤,1963年复员,任过村付书记:队长。

(李崇林照片)
六、九田村田炳文:1939年生,和李崇林同一个团,在对印反击战蔡库战中机枪手阵亡,田炳文勇敢接替机枪手,几合子弹打出,田炳文右胳膊关节被打穿。在拉萨,兰州治伤,北京301医院治伤1年,四川疗养1年,1963年转业四川昭化,因思乡心切,转回陝西,安置不得结果回乡务农。今健在!

(田炳文九田人)
七、李红政:生于1954年,共产党员。1974年入伍,21军61师181团。从战士到团政委。曾荣立二等功1个,三等功3个。1984年6月对越反击战中,收复老山战役时为营长。多次遭遇越军炮弹在20一10米处爆炸,和通讯员互抱共生死。在任班长时?全班属61师先行班,1979年总参考核实弹演习百发百中,任连长时,被评为61师先行连;在任排长时,全排荣立集体二等功。发明激光代弹摸似仪全军推广,1993年转业。

(李红政照片)

下文《哭战友》文是随手转来的。
这是七位优秀英雄当中其中的一位。文字回忆他和他的战友,情深如同手足。他的叙述句句含情,催人泪下,叙述者讲的情真意切,文字整理者,语言朴实无华,尽显解放前后,西北战场的真实感人故事。
《哭战友》(校友回忆录)
春日艳阳,阳光和煦,门前金色的油菜花香气浓郁,扑面而来,苹果花红白相间,淡雅得体,一团团一簇簇,布满树山,麦子尺把高了,深绿似蓝,眼前景象,预兆着丰收年份。
信步黄土高原的沟壑,放眼西望永平原,那高耸的的煤矿白楼,视线向上延续就是权家桥,那是七十年前鬼哭狼嚎的地方,是解放军阻击马匪的杀场;再向西极目,苍色迷茫的远处是甘肃灵台;再往西,我的思絮中,山岚叠嶂的甘南,高山峡谷,草原中的阿坝;再往西,青海玉树果洛,色吉嘎亚雪峰高耸,峡谷幽深的神秘景象,一幕幕在脑海里过着电影。
果洛州久治县,一个令人魂牵梦绕的地方。一座山峰下,六十年前我的多少位战友为国捐躯长眠于此……
顿时,此刻的我热血沸腾,悲情奔涌,泪水模糊了双眼。

战友们,你们一个个稚嫩英俊的面庞,矫健敏捷的英姿,笑容可掬的模样,可不是吗?
年年岁岁,日日夜夜,是你们陪伴着我,激励着我。你们是我们那一代人的骄傲,你们是真正的英雄!
如果你们还活着,也同样是儿孙膝绕,荣华满堂。难以释放的情怀,撩湿了我的衣襟。随手采摘几束野花,信步同村战友李丙璋墓前献上。
一堆向西的黄土,芳草萋萋。丙璋啊,不尽的言语,从何说起?丙璋啊,丙璋,我在呼唤你,你可听的见,你可还曾记得我吗?

我们同庚,你还记得吗?那年招兵,我们哥俩商议当兵保家为国。我们终于如愿以偿,穿起了军装,青铜峡畔,黄河滩上,你是高大帅气的机枪手,我是满脸稚气的兵娃子,我们练兵,战马展英姿;你机枪吐火蛇,高命中率,提枪飞马,连冠连营团。
记得么?出征剿匪,南下兰州,在西果园备战,出征拉扑楞寺,判匪闻风丧胆,闻讯而降。首战合作市,卡生托拉,凌晨与判匪短兵相接,刀枪匕首,血肉横飞,燃烧弹的使用,终灭顽匪。而你我首上战场,何曾怯懦?
可曾记得?红头亚河误中匪兵埋伏,匪打我帽飞,马死而人无恙,我连哭三天哀祭战马。你手舞足蹈兴高采烈,却贺我是福星。
还记得么?在连部,我们的老红军排长,激动人心的报告,让我们沐浴了先辈红军的长征精神。我们一路马踏九寨沟、汶川、红原、阿坝。刀枪指处,胡宗南残余顽匪,束手就擒。

你还记得么?挥师西进,青海果洛州久治首任果洛州长回藏判首康可明,俄华大量裹挟回藏同胞,顽固不化,激战多次不克,在我们四个团和围的那夜,枪炮雷动、弹光、枪子光、信号光,交织星夜。光旭通红,如彩虹映天。
你的连长马钟鸣,付连长闫山,机枪手阵亡,战士们一个个倒下,你怒发冲冠,操起机枪,杀向顽匪,直至战火熄灭。你竟然毫发无损,我一蹦三高为你庆生。
丙璋啊,三年里我们经历了多少场战斗?北京驻连记者说是八十余场,我是数不清了。

三年中,在冰天雪地里,我们宁愿挨冻脱下军装裹马蹄;我们挨饿也要让战马吃好。
三年中,我们不畏艰难险阻,转战数千里。
三年中,从没有说过一个苦字,我们没想过一个怕字,我们还想继续留在部队。
可我们的团政委李开远(蓝田人,1969年,曾任彬县副县长)要我们回家。他要让我们回家和亲人团聚。

今天国泰民安,而今你和战友们却走了,走的那么孤独,你好无后福啊。
记得么,你的病失语,步履艰难,拉你到我家,我老伴给你做的鸡蛋煎汤面?你竟然狼吞虎咽,我看着一腔心酸。而后多次约你来我家叙话,你竟然,死活不肯去,为什么呀?
又有谁知?你一个战场上,八十多次大小战争没有怕过的英雄,你却竟然委屈于生活,跳崖亡命,天理不通!天理不通啊!
今天,我仍然苟且于阳世,我算是赶上了好时代,享受着党和人民的关怀,老战友啊,我知足啦!

难忘的战友们啊,难忘的丙璋,我时刻想着,去青海久治战友墓前凭吊,我时刻想着,阴阳转世到底有没有?我想着,如果阴阳转世还有,我们仍然一起做战友,仍然一起为国为民,一起为伟大的中华复兴梦,并肩战斗,努力拼搏……
安息吧,战友,安息吧!
2020年5月
东风送暖祭英雄,南苑题诗赞盛世。爆竹一声除旧踪,良霄星汉魄飞逝。
春天到来,豳山润浪,山青水秀,燕子归来,春风送暖,迎春花开,英魂随着鲜花的绽放,他们长眠地下,笑容会更加灿烂开心。
2021年2月六日文昌阁

作者简介:
李自立,昵称:侍郎神韵、文昌侍郎,祖籍陕西彬县,1967年出生。1987年毕业于彬县中学,中交一公局六公司试验检测员。
爱好秦腔、书法、散文、诗词。
作品刊发纸媒和各种载体。
格言:自立,自信,自強,自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