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斌艺术简历
张慧斌,女,1968年生,北京人,国家一级美术师。
中国华夏交流协会北京分会顾问,
中国华夏万里行书画协会书法研究员、
北京茶道书画院院长、
北京涤烦吟草茶文化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多次受邀参与对外文化交流,其作品为中外收藏家和重要艺术机构收藏陈列。其国画擅长写意花鸟,道法自然,笔墨简约,清奇淡雅,韵味无穷,正可谓“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书法则以草书最为殊胜,行云流水,气势如虹,涤荡瑕秽,真不愧“巾帼不让须眉,女中自有豪杰。”其作品在中青年群体中铁杆拥趸众多。

人淡如菊 心随人意
——张慧斌书画艺术鉴赏
张慧斌的书画艺术,自然、朴拙、淡远、率真,传承先人,又不拘定法,表现出超然的笔法技巧,笔墨纵横圆浑,气韵生动,意居笔先,妙在画外,把写意画承载的思想,用灵透、鲜活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人淡如菊,心随人意的生活状态和超然物外、大美不言的人生意境。这里主要从她作品里的“四美“说起。
一、自然之美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大道以其自身为原则,自由不受约束。对于艺术来讲,最高境界为艺术家随心所欲地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笔墨为心画,在纵横驰骋中,表现出对自然万物的赞美讴歌,以自然为师,以万物为师,美的最高境界即是自然。比如《如意》这幅作品,画家别出心裁地将暖色大片地运用其中,形成温馨的格局。画面通过浅黄、朱红、暗灰、暗黑等几种颜色的明暗虚实对比,让秋之意境渲染得生动感人,枝头硕果累累,三颗饱满的柿子,又寓意十足,吉庆祥和之意跃然纸上。
二、朴拙之美

大智如愚,大巧若拙,归朴返真,寓显于晦,寄心于身。她的写意花鸟,大刀阔斧、任意驰骋,竟然将花鸟的趣味盎然、柔软细腻表现得浑然天成、耐人寻味,不得不佩服画家的高超的笔墨功力。比如《寻觅》这幅作品,两只小鸡雏,步调一致地望着高处的喇叭花,喇叭花或含苞待放,或映日开放,鸡雏深情专注,目不转睛,想必是被花间晶莹露珠迷住,或者被藤上的虫儿吸引,画中的干、湿渲染、线、色运用得十分巧妙。明、暗、虚实把握得恰到好处,充分展示出一种朴素宁静的艺术氛。轻描淡写之间,小鸡雏的憨态乖巧,花儿的宁静自然,在一动一静的对比中,升华了作者的表现主题,彰显出作品的厚重朴拙之美。
三、淡远之美

白云在空,好风不收。瑶琴罢挥,寒漪细流。偶尔坐对,啸歌悠悠。即诗画相映的美丽胜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张慧斌的写意花鸟,大多为近景刻画,但亦不乏深邃淡远的意境,展卷开来,浩荡之气扑面而来。比如《如鱼得水》这幅作品,一条绯红鱼,一条黛青鱼,形影不离,夫唱妇随。此时此刻,两条鱼仿佛被定格在空灵的江水中,湍急的江水是爱的背景,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可以说这幅作品表达了一种胸怀,是对人生的一种清醒认识。人就是要正确看待自己,正确确定位置,顺应人生规律,过好生活的每一天,平平淡淡才是真。很多人执迷不悟,被权、钱、色迷住心窍,是不对的,凡事要顺应自然。
四、率真之美

我们活着离不开一个“真”字:真心、真情、真言、真相、真人、真知等等。我们的生命贵在一个“真”字。“真”都是由“真气”演化而来,真代表着宇宙精神、生命本源和浩然正气。我们真气充盈,身体就无病,自身的神气和外部气场就是融通和合的。对于艺术而言,“真“亦是艺术的生命,没有真,一切显得那么矫情和无聊。张慧斌的书画艺术率真之美,是其显著的艺术特点,也是当下很多艺术家匮乏的和先天不足的。比如这幅《福禄新纪元》,曲折的青藤之上,悬挂着一只金色的葫芦,在汉语语境里,葫芦寓意“福禄”,弯曲回绕的藤蔓完全无法喧宾夺主,掩盖葫芦的光芒,寥寥几笔,即把主题和盘托出,文字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张慧斌的率真之美,亦在其书法作品里得以淋漓展现,信马由缰,人生大自在。
诚然,张慧斌的书画艺术的张力还体现在更多的价值维度,还有更的可能性,以她独有的笔触,感悟生活的美好,并将自己的感悟落笔到纸上,传递自己对美的诠释,在此以示抛砖引玉,为大家展示其作品的个人理解。
张慧斌书法绘画作品欣赏

《荷》

《丰收》

《平安是福》

《吉祥如意》

《荷塘》

《春华秋实》



扇面小品



扇面小品

《人淡如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