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傍晚好,我是《青波访谈》作者。
每天的傍晚六点整,我们都会在这里准时见面,不见不散,君无戏言。
今天是正月初十,距离《青波访谈》恢复常态推出还有6天时间。
今天上午,远方的朋友通过微信发来几张他们到峨眉山、玉龙雪山游玩的照片,令我浮想联翩,心潮澎湃。
因为长期的脑力劳动,导致我长期的严重失眠,所以我一直有着热爱运动的习惯。正因为这样,我对高山峻岭有着浓厚的性趣和情怀,一旦有机会外出,并且时间允许,只要面对高山、峰巅,我都想徒步去征服。为此,我也曾徒步攀登过数十座高山。四川的峨眉山、云南的玉龙雪山等几十座高山都是我曾经徒步征服的……
每当我在广袤的原野和浩瀚的沙海中跋涉的时候,每当我翻山越岭徒步征服一座座高山的时候,我的肉体和灵魂都卸下了欲念的重荷,我的身心坠入了“物我两忘”的境界,我的人生也似乎完整了许多。今天向大家呈现的是我的一首拙作“我的高山情”……
我的高山情
我同高山有着浓厚的情谊,
我喜爱它的碧绿,
喜爱它的挺立,
喜爱它的茂密。
我脚踏山下的巨石,
远远地望去,
远观仿佛一望无际,
近看巨石林立。
我怀着深情向它走去,
顺着不规范的阶梯,
边登边记,
边寻边觅。
我知道攀山越岭没那么容易,
可面对高山我就不想放弃,
那样我会觉得十分的可惜,
只要时间允许,
我会在所不辞,
直至登顶为止。
啊,我向高山攀去,
我向顶峰冲击;
哪怕它布满荆棘,
哪怕它充满险峻,
哪怕徒步有时遭拒,
我也要不遗余力,
一步步地投向上攀去。
上山的路有时很隐蔽,
但不管它隐在哪里,
不管多么艰难,
我也要扑上去。
我把衣袖高高地挽起,
露出有力的胳臂,
长长的喘着粗气,
顶峰是我的目的地。
攀山需要的不只是勇气,
还需要一定的耐力,
需要一定的体力,
更需要坚强的毅力。
攀山必然会大汗淋漓,
也难免气喘吁吁。
我脱掉外衣,
投向它的怀抱,
向顶峰冲击……
啊高山,我爱你,
我爱你的雄奇,
我爱你的挺立,
我爱你不屈不挠的勇气。
你有着坚强的个性和脾气,
你的品格是那样果敢坚实;
你从不惧狂风暴雨,
从不惧严寒暴雪的侵袭;
你不惧任何战乱的“洗礼”
更不惧任何外界的冲击。
啊高山,我爱你,
投向你,
我想与你相依;
扑向你,
钻进你的怀里……
13844045676微信同步
《青波访谈》作者介绍

作者李清波(青波、清泉、一丁、远瞩),曾有过军旅生涯,后在党政机关任职20多年;曾任中国国际艺术家学会副主席、中国北京书画院常务院长、《聚焦名家》、《当代书画名家》总编辑;曾出版40部、约三千万字的报告文学集、人物传记、散文集、诗集、政论文集、评论集等著作;曾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行规模盛大的《深沉的思索》(1-5卷、300万字、近3000页)政论系列文集首发式;曾在全国各地组织大型联展、个展、笔会暨各种论坛等活动数百场;曾采写过包括省部级、地市级领导在内的300多位政界人士;采写过包括中国一汽集团总裁、深圳万科集团总裁、上海绿地集团总裁在内的500多位企业家;采写过包括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劳动模范在内的千余位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采写过包括启功、欧阳中石、吴冠中、文怀沙、沈鹏、刘炳森、范曾、李铎等在内的两千多位书画艺术家。作家、诗人、评论家、策划家、主持人。

扫描二维码关注“青波访谈”公众平台
或添加微信13844045676与手机同步
郑重声明:本人在微信公众平台“青波访谈”中所发表的所有作品,版权所有,翻印必究,欢迎微信原版转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