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泥腿子包公(纪实文学)
作者:周平安
北宋时期的包公,是我国历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一位判官,他廉洁公正铁面无私,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成为千古佳话。
然而,就在我的家乡科尔沁,也出了一位泥腿子包公,他的传奇故事,传遍了家乡和辽阔的草原,成为人们生活中的记忆,茶余饭后的美谈。
故事的主人公叫田荣民,八十年代的老兵,转业地方后放弃了工作,毅然投身到家乡建设。
早在八十年代初期,农村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怀揣梦想的他,被推举为村党支部副书记,治保主任兼调解委员。他走马上任,身兼多职,风里来雨里去,一干就是四十年。为西归力村的综合治理,化解民事纠纷和矛盾,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受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表彰奖励,被自治区司法厅授予泥腿子包公的荣誉称号。
抱着一种好奇,我专程前往这充满传奇色彩的泥腿子包公田荣民家,做一次旅行式的采访。
在朋友的陪同下,宝马在柏油路上驰骋,西辽河畔的草原、蒙古包、蓝天和白云,环抱着一座座鲜花盛开的村庄,象一幅幅油彩画,在眼前飞过;象一首首悠扬的歌,飘向了碧海蓝天,飘向了诗和远方……
清晨,天已放亮,旭日在东方冉冉升起。八月的草原,天高云淡,朝霞满天。一座美丽的村庄映入眼帘,这便是泥腿子包公的家乡,享誉盛名的草原明珠~大林镇西归力村。
恰巧, 遇到了一位热情的小伙子,他引领我们来到了泥腿子包公的住处。银灰色的铁大门敞开着,象似知晓这不速之客的到来。整洁宽敝的大院,彩砖铺地,花团锦簇。两侧的园田里种满了各种蔬菜,干净利落的大院规划的别具一格。正面琉璃瓦房一大排,门窗精制时尚,透过玻璃室内古朴典雅的精美装饰尽显富丽堂皇。
屋里有人吗?朋友轻轻的叩响房门小声说道:这个泥腿子包公,一直保持着军人作风,走步晨练是他在部队养成的习惯,你看他来了……
远看个子不高,近看红光满面。您…您就是泥腿子包公包大人吧?我稍有风趣的问道,就在他楞神的那一刻,他敏锐地做出个仰面姿势:哈哈哈哈!一阵宏钟般的爽朗笑声,院子里的鸡被惊慌地舞动着翅膀,四下乱窜,屋檐下的燕儿也在惊慌中上下翻飞……
您是?泥腿子包公莫名的问道,我是通辽来的,自由撰稿人,是您的这位朋友介绍,慕名而来特地拜访您的,客气了!客气了!赶快进屋。
哇…高雅的客厅,豪华的沙发茶具,表在墙体上的名人字画,浸染着迎面扑鼻的幽香……看来这个泥腿子包公,还真有不同寻常的文化底蕴。说明来意后,泥腿子包公拉开了话匣子,讲起他一路走来,那些经历过的风尘往事……
改革开放的初期,农村的经济落后,文化落后,传统世俗观念,民间的生活习气,加上社会治安环境混乱,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社会矛盾纷纷出现,丑恶现象频繁发生,村不象村家不象家。邻里关系,人际关系,家族关系,紧张而错综复杂。
上任后, 他恒下一条心要从团结互助,改善关系,化解各种矛盾入手,立规建档,事无巨细。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走家访查民情,讲文明树新风,促进了这个小社会的和谐发展,一个混乱不堪的老大难村,不断呈現柳暗花明的喜人局面。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良好的开端始于足下,随着社会治安的不断好转,村民关系的逐渐改善,各种隐形、看似激化的矛盾,都在泥腿子包公数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下,在萌芽中,冰雪消融,春暖花开……
三十多年来,泥腿子包公一直践行着自己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对家乡怀有深深的情和对工作充满无限的爱。他能让丑事不出门,让纠纷不出村,让矛盾在萌芽中化解,让孝道在血液中流淌,他能化敌为友,他能让破镜重圆,夫妻好合,付红尘一曲相思的恋歌……
草原有讲不完的故事,泥腿子包公在故事里更有道不尽的神奇本领 。
那一年的十月,村里发生了一件离奇的黑白猫事件。说它离奇,是因为黑白猫引发了一场民事纠纷,在日新月异的草原农庄引起了轩然大波…
那天,王家的小俩口,有件急手的事要办,清晨起床便急匆匆的走了,门开着…… 母亲搂着孙女还在睡梦中,当老人翻过身来,毛茸茸软绵绵的东西贴在脸上还在抽动,老母亲一声尖叫惊醒了孙女儿,可她却捂着胸口一动不动,孙女儿哭着喊着叫着……奶奶!奶奶!奶奶!可奶奶一声都没有答应。
就在这时,邻居闻讯赶到,邻居知道老太太一定是心脏病犯了,赶忙找来救心丸,塞入老人家的嘴里,好长时间老太太慢慢的缓醒过来,有气无力的指着被角底下,邻居赶忙掀开被子猛然吓了一大跳,死耗子!死耗子!这么大!怎么会在被窝里?邻居踉踉跄跄后退两步,惊出了一身冷汗说道。
王家小俩口刚到镇上还没上車,接到电话便急忙赶了回来,见此情景,赶紧把老太太送进了医院。安顿好老太太急忙返回村里报告给了泥腿子包公田荣民。心想,一定要好好查查这事到底是谁干的。
金秋十月,正是秋忙的季节,接连下了几天的雨,村里的道路泥宁积水,泥腿子包公穿上水靴,挽起裤腿来到王家。他站在屋里看着琢磨着,心想这只死耗子,惊坏了老太太犯了心脏病,王家小俩口是村里有名的胆小鬼老好人,从来不和人家结怨,这是咋回事呢?就在这时,突然一只大白猫冲进屋里窜到炕上,泥腿子包公灵机一动,大脑立刻做出反映:会不会是这只白猫惹的祸?于是便问王家,王家人说:我们家这只猫以前是这样,专门往屋里刁耗子,打过它几回,現在连耗子都不抓了。这只白猫是公猫还是母猫?泥腿子包公反问道,王家人说:是母猫,泥腿子包公这回心里可有数了。他冲着大家说:没有家贼,引不来外鬼,这桩迷离的无头案现在算是有头了……
此时,屋里一片沉寂,鸦雀无声。大家伙都奇怪的盯着泥腿子包公,心里都在想都在嘀咕:有头了?为什么呀?
把这只白猫放出去,泥腿子包公招呼着王家人,我让你们看一出“引蛇出洞”的好戏。没多会儿,果然这只白猫后边跟着一只黑猫,刁着一只死老鼠直接窜进屋里,把死老鼠丢在了炕上。泥腿子包公的判断没错,这时他胸有成竹的对着大伙说:这只黑猫一定是公猫!在场的人听着想着还是有些发蒙,泥腿子包公紧接着非常理性的告诉大家:春秋两季,是猫的孕产期,黑猫白猫天天纠缠在一起,你们说,这个闯祸的猫到底是白还是黑?
屋内,死一般的静,空气仿佛不再流动,人们都屏住了呼吸,傻傻的瞪着眼晴,你瞅着他,他望着你,听不到喘息,只有心跳的声音……
哇!……神了!神了!泥腿子包公真是神了!……大家伙紧绷的神经一下爆发出了阵阵赞叹的欢呼声……
黑白猫引发的一桩小事,却很离奇,村里的百姓,你一言他一语嘀咕着、议论着:历史上的包公那都是传说,咱这泥腿子包公断的案可是真事,个子虽然小,这本事啊可不比真老包差。
一石激起千层浪,田荣民这个泥腿子包公的雅号,在全村沸腾了叫开了,人们一传十,十传百,象春风荡漾,象涓涓流淌,传遍了十里八乡,传遍了科尔沁草原……
背上行囊,我结束了这次旅行式的采访。泥腿子包公那爽朗的笑声,那红润的脸庞,那充满智慧的眼神……一桩桩,一件件感人的事迹,在我的脑海中回想,在我的眼前徜徉……
告别了泥腿子包公,我深情地望着他那军姿的背影,几分流连,几许感叹。这无尽的遐想……在我的心潮澎湃、激荡……
2020年8月26日夜周平安作于通辽

作者简介
周平安,內蒙古通辽市科尔沁人,农资商人。酷爱文学、诗词歌赋,大量作品在《国际网络文学联盟》、《京津翼文学》、《诵读诗文》、《中国人民诗刊》、《中国人民诗社》、《乡间小音》等网络媒体刋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