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草
作者:王锋才
诵读:雪儿
拾草相信五十岁以上的人大都不会陌生。现在的孩子都不知道是什么,简单地讲给他们听也不见得明白。零零后的孩子要是老家在农村有住宅的,爷爷奶奶还健在的可能见过土灶台。我给他们解释说就是做饭时在灶台下烧火的草。
我小时候也拾过草,放学回家后会跟着大点孩子一起去拾点烧锅草,只要能烧着火的干草就往粪箕里摁。生产队那时候都是用镰刀手工收割麦子,麦茬子留的都比较深。参加队里劳动的大人会偷偷地和自家的孩子说,叫他们拾?时到她割的那一块砍麦茬根。大一些孩子一会子就砍一粪箕背回家了,我小只能砍一码嘴。就是这样回家爸爸妈妈都会夸我能干。到了秋天就拔大秫根。大秫根难拾,力气大的孩子一手一根拔出地面,再把根部的土敲掉放在布兜里。我人小力气跟不上拔不动,就把镰刀抡起来对着大秫根敲。敲几下就松动了然后拔起抖掉上面的土。这样一下午也能拾到够烧开一锅水的草。
记得我十二岁那年的秋天,生产队的大秫地套种黄豆。大秫收完后黄豆地有大秫根,那茬口都留得离地面尺把高很诱人的。生产队怕孩子们到地里拾草踩断了黄豆,都专们安排队里“最坏的”老头看青。我们小队看青的是三老林。三老林个头一米八十几的大个子,个头高,块头大,脑袋也大。头都是街划子胡四剃的,刮的贼亮一根毛都看不到,穿个大裤衩精巴留式的,肩上搭着一条也不知什么颜色的破毛巾,那毛巾的汗臭味老远就能闻到。说话像打雷。孩子们当面都喊他三大爷,背地偷偷的喊他三老头。只要他往地头一站,手一扠黑着脸百拾苗地里连兔子都不敢出来吃东西。那个庄稼让他看的没得说。三老林喜欢讲故事,而且连笑带骂的讲一些荤段子。大小孩就会笑的前仰后合,我们不知什么意思也会跟着乐。等他讲累了在树根底打盹睡着了。孩子们拿起各自的家伙什每人一条山沟,顺着沟从这头到那头,只要能想出的办法任你发挥。目标是黄豆地里的大秫根。每每等他醒了我们的战利品也满了。各自背起拾到的草欢天喜地的回家去了。远远地看着三老林,背着手站在地那头日祖操王的骂。长大后才知道三老林那是骂给外面村民小组的孩子们听的。吓唬其他队的小孩不敢来他看的庄稼地拾草。
有一天放学回家又和邻居家孩子一起去拾草。那天我事先把粪箕子藏在地的这头黄豆棵底下。我剩他们聚精会神听三老林讲故事的时候,一个人缩到山沟里往我的目标爬去。二天前就看见地里墓牌东南角有一梱大秫秆子没人拿,爬到墓牌边抱起那梱玉米秆,回头也望见三老头他们都看见了我,我也不管他怎么喊怎么骂了,小爷我今天终于得手了,一溜烟尥蹶子的跑。跑到地头往粪箕里一摁。只觉得眼前一黑头皮发麻仍下粪棋和草,魂都没了吓得哇哇大叫拼命的跑开。原来大秫秆里面包着一个死了的小孩??。后来是庄子上一位姓许的残疾人三瘸子帮我把那梱玉米秆拽出来扔了。吓得我好多天都不去拾草了。
到了冬季外面拾不到草了,有力气的大人就拿着大钊钩或者三叉到河堤上或者大路沟旁挖地底下的巴根草。这样的辛苦方法我没做过,道是看到不少大人拾过。
等到十四五岁的时候,我就不拾草了。让父亲帮我买了一把砍柴的刀,星期天和寒暑假,我就带着二弟五弟一起去刨路边的树根,那一段时间刨上瘾了,每天上午一根下午一根也不觉得累。家中院子里堆了小半人高一大堆的树根。邻居们都夸王医生家四个儿子都能干都能吃苦。
再后来分田到户粮多了草也多,家家户户草堆堆的像小山一样根本烧不完。拾草就成了我们这一代人的终结,成了心头难忘的记忆了。
现在地里的庄稼收完了,秸秆随时粉碎还田,地面空荡荡的根本看不见一根整草。农村连草堆也看不见了。农民和城里人一样,全部用上了液化气这种既清洁又方便生火做饭的东西了。

------作者简介------
姓名:王锋才,网名:苏北高隐。江苏泗洪界集人,退伍军人,爱好音乐、武术、乐器、舞蹈等。现在常州天启建设有限公司工作。

-----主播简介----
主播雪儿:西子诵读总编:。私企经营管理者,曾担任电视台业余主持人。浙江省朗诵协会会员、杭州市朗诵协会会员、杭州之声朗诵团团员。是多家文学平台的特约主播。有朗诵培训工作室。愿用我的声音传递美好!(微信号zhulihui075920)公众号:西子诵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