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年的记忆
文/苏小荣
随着小孙子的降生,使我这个已过知天命之年的人成为人之奶奶了,也让我感到世间轮回的飞转和人生的短暂。小宝贝幼嫩漂亮的小脸蛋和纯真的眼神让人疼爱、让人喜欢,得空就去陪伴就去照顾这个小精灵健康幸福成长。闲暇,不由得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和童年时日日相伴的奶奶,以及那些难忘的少年时代。

每个人都有童年,但是每个人的童年又都不同,有的人童年是艰苦的,有的人童年是幸福的、快乐的...... 我的童年是艰苦而又快乐的,在麟游县与甘肃交界处有一个乡镇,那时候叫天堂人民公社,我的故乡就在距这个公社一公里的小村庄,她的名字叫南堡子,一个贫穷而又落后的小山村,却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的童年就在这里度过,那时候虽然贫穷,但纯真的童年是快乐的,也是我人生当中最美好的一段记忆。记得我们家院子房前有三棵树,院边盖塄上长着一棵老榆树和一棵香椿树,院子当中有一棵还不是很大的冬梨树,房后的菜园中有好多苹果树。每年春季,房前洁白色的梨花盛开后挂满了枝头,随着阵阵春风梨花的香气扑面而来,甜丝丝的,令人十分惬意;香椿芽上来了和鸡蛋炒着吃特别香。屋后的小苹果园一片粉白色的花海,上小学时早晨在苹果树当中背诵课文,花香伴随着我朗读美文,开启了自己春天的一日之晨。

我的奶奶,是我童年最早的回忆,由于父亲远在外工作,姐姐们去上学,母亲要参加生产队的劳动挣工分,白天只有我和奶奶在家相伴。记忆当中的她生活已经不能自理,但可以和我作伴配合看家,当时全家一共十口人的生活来源全靠父亲微薄的收入,好强的母亲她要我们姊妹都去上学。为了贴补家用,母亲养了好多鸡,这些鸡下蛋卖了给我们积攒学费。每年初春时节,母亲都要选择一只黄花老母鸡在我们家的窑洞里来孵化一窝小鸡,二十天过后,小鸡娃就出壳了,浑身黄绒绒的特别漂亮,小嘴和脚丫都是金黄色的,小小的眼睛黑黑的一闪一闪显得十分明亮,她们“唧唧”清脆的叫声特别悦耳动听,老母鸡带着这群小鸡娃在窑洞前,在梨树下,在院边奔跑觅食,特别欢快。但那时的老鸹(乌鸦)特别多,稍不留神小鸡就会被老鸹叼走。这时候,看护这群小鸡的任务就是奶奶和我的了。我和奶奶坐在院边的老榆树下,奶奶眼神不好,我负责侦察天空,一旦老鸹出现,我赶快告诉奶奶,她便立即双手拍着大腿,高声喊着“不了,不了”用这种独特的方式驱赶老鸹,我立即把小鸡娃们集中在一起,躲在安全的地方,等这个紧张时刻过后,奶奶就开始给我重复的讲民谣,偶尔我们迷糊的打个盹被老鸹叼走一只小鸡娃,我和奶奶都会心疼得难过流泪。

后来奶奶得了老年痴呆症,母亲嘱咐我寸步不离的跟着奶奶,生怕摔倒,偶尔奶奶发晕站不稳时,我无能为力吓哭了的时候,好心的邻居和路边的行人都会赶来搀扶和帮助我们。在那个少吃没穿的年代,母亲尽力不让奶奶饿肚子,我尽力不让奶奶摔跤已经算最好了。在一个寒冷的早上,奶奶安静的离开了我们,我看她老人家两手放在肚子上,脸色蜡黄好像睡着了躺在那里,我像往常一样去摸奶奶的手不愿松开,想唤醒她,可她的手越来越冰凉,再也没有醒来,大人们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后来我才知道我永远失去了奶奶。

我的童年最美好的回忆,是在故乡南堡子的那些时光,那时候我们虽然吃不饱穿不暖,但我们无忧无虑,天真无邪,一家人相互体贴、相互帮衬,亲密无间,十分温暖。还有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是那么熟悉,显得格外亲切,因为她留下了我童年和小伙伴们上南堡子山挖小蒜、挖蒲公英,爬梨家沟山掐苜蓿的足迹;和姐姐们下到河滩拾浪柴,在草滩河玉米地里掘猪草的身影;在田野的土路上我们抓洋玩原生态游戏的快乐时光。有时候我像个假小子,不知胆怯站在小土丘上学公鸡打鸣,跳下土丘摔得鼻子流血也不觉得痛;有时候我是个乖乖女,静静地坐在大炕的最角落听大人拉家常,听姐姐们讲故事;有时候像个小大人,每天习惯性的帮母亲给猪喂食,烧炕,关鸡窝门,每次听到大人夸赞我,心里就乐开了花;童年最期待的是家里来亲戚,只有这个特殊时段母亲便会打开箱子拿出屋后苹果树上摘下的苹果招待客人,箱子里飘出的苹果香,让人直咽口水,当然母亲也会分给哥哥、弟弟和我每人一个。最期盼的是赶快过年,因为更令人高兴的是可以领到压岁钱,虽然只有一毛钱,但我很珍惜,积攒一年也舍不得花,我想攒够给自己买皮筋扎头发………这些童年时的岁月一去不复返了,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艰苦年代,是血浓于水的亲情让我度过了最温暖最快乐的童年。虽然几十年过去了,但童年时的快乐时光仍深深的留在我的记忆当中。

如今故乡南堡子村周边的整个川道成为了工业园区,南边是陕西省园子沟煤矿,东边是陕煤集团坑口发电厂,各种辅助企业和餐饮服务业随之落地,工业发展带动了当地的经济,村子的精壮劳力大多进了企业成为产业工人,村民住进了崭新漂亮的平房,家家生活富足、幸福安逸。成为名副其实的人间天堂。我家的那一处故居也随着公路的拓宽,房子被拆除,榆树、香椿树、梨树、苹果树已不见踪影,院落和破旧的几只窑洞已塌陷得面目全非了,从此再也找不到童年时的那个家了。每年清明节前,回到故乡祭奠已故多年的奶奶和父亲,看到故乡日新月异的高楼大厦和高大设施,看到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有些失落,但更多的是感慨、激动和自豪。也默默地祝愿家乡的明天更加美好!
作者简介:

苏小荣 女,生于1971年6月29日,祖籍麟游县两亭镇南堡子。在职研究生学历,三级主任科员,现为宝鸡市大数据发展服务局财务会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