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家学
罗伟雄
余之家乡,衡东石湾,南瞻寿岳之灵秀,北溉湘水之洪波,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祖上亦儒亦医,兼事农桑。先曾祖春芳公业精歧黄,悬壶济世,活人无算,尤以妇科闻名遐迩。性颖悟,妙于翰墨,尤精小楷,故片纸只字为乡里人所珍。身后遗有中医药典籍数百卷,每于空白处见有眉批,皆秀劲俊逸,兼有北魏风骨,令人心仪。家父罗施惠已传承祖业至第八代。余生也晚,未及亲聆先曾祖之謦欬。但父辈常耳提面命,勉余发奋向学,务使祖风不坠,家学复兴。前贤有云:“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余出生时家世已衰,父辈或匹马孤帆,关山行役,或躬耕陇亩,稼穑农桑,粗通文墨者已寥寥。
余甫十二龄,先二伯父言:“祖居木楼谷仓内埋有古旧字画及碑版书籍,文革担了十担书籍在塘边烧了,为先曾祖遗物”。遂登楼,扒开瓦片,清理干净,计八十余件,裱好画书,字帖凡二十余册、有欧有颜,或隶或篆,余喜极,从此开书道之苦旅,启诗意之人生。
祖宅虽芜,文气尚存,昔日厅室,墨香四溢,雕椅八仙,字画满墙,花园競秀,花木葱茏。耳濡目染,口颂心惟。《医宗必读》,用功三年,背汤歌药性,熟炒煮切蒸,凭膏丹丸散,写製药论文,破格晋职主管中药师。文章诗书,天资拙劣,举步惟难,恨良晨苦短,关山难越。遂持恒砺志,奋发前行,全唐诗韵,苦读三年,生词典故,一一记清。幸洣水西溪,月华高照,得遇良师,改弦易辙,泼墨苦吟。仰杜陵之品节,律己惠人,慕醉素之高风,追唐入晋。考素塔,拟提案,具论文,市县三立案,呼吁重修佛塔,延续文风。
临摹碑帖,八载勤礼,潜心书谱,寒暑十年。溯源魏晋,尊羲献,悟笔法,从怀素,读线条,每从鲁公学忠义,又向谷朗集字联,观书坛信息,传承经典,重品修文,深思祖传文脉,尤当奋发前行。
山环翠阁水含情, 一路驱车故里行。
泥入新鞋嬉暖足, 酒随土菜惬欢声。
驾麒岭上祖茔奠, 洗面塘前旧雨迎。
堤外湘江流日夜, 回澜波下岳阳城。《故乡行》
《苦柏斋艺话》2021年 2月12日于罗家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