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段行程,一段领悟
文/刘巧玲
春雨淅淅沥沥下了一整夜,雨像一张大帷幕漫天漫地扯着,整个城市包裹其中,烟山雾罩的,视线所及非常有限,心也随着雨的嘀嗒而隐晦了,什么也不想干。

清晨出门,意外发现:建筑、树、花、山川经过雨的冲刷、洗礼,变得鲜活了,灵动了。“雨润万物生”路旁的草丛,探出了无数个尖尖的小脑袋,嫩嫩的,绿绿的,给人以生机和力量。连日的干燥也随之消失殆尽了,连呼吸都舒服、顺畅了。
乘车在美丽的“百里生态长廊”上飞驰,心潮起伏不定:孩子该返校走了,“儿行千里母担忧”。心里即便有百般不舍,又很无赖。千叮咛万嘱咐乘车安全、注意事项,还是不放心,絮絮叨叨唠叨个不完。儿子不耐烦地应允着,不紧不慢地怼一句:“妈,我都长大了,会照顾自己,您不操心了。”歇事。

思绪不停翻滚。想必那险峻的秦岭十八拐,此时定又落了一层厚厚的积雪,春寒料峭,道路不畅,举步维艰,很不安全,每每想到这,就独增加一份郁闷、焦灼。
不知不觉到了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秦岭梁第一村“东河桥”。隔窗望去,一眨眼功夫,春雨象位多变的魔术师,霎时变成了一位活蹦乱跳的白精灵,在空中飞舞、旋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天地银装素裹,分外妖娆,人仿佛走进了白雪公主的童话世界般,如梦如幻。山坡上、路边,树梢全顶着一簇簇毛茸茸雾凇,晶莹剔透,漂亮极了。地上落了一层薄薄的雪,车一碾过,雪水四溅……看到雪,人就兴奋了,连忙掏出手机,抢拍这动人的雪景,顺道发个朋友圈,嘚瑟一下。

突然间,车子有些打滑,车身不由自主地晃动了几下。人如惊弓之鸟,立马警觉起来。拼住呼吸张望,手不由自主地握紧扶手,不敢说话。好在夫君技术娴熟,车很快稳住了,继续前进。小插曲,触动大神经,心已跳到了嗓子眼,用力拍拍胸口,压压惊,谢天谢地,平安无事。若有个三长两短,一家人,冰天雪地的后果真不堪设想。
其实,秦岭自古被誉为“天堑”,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著称。尽管当下天堑变通途,可是每次下雪,这里都是危险路段,你能切身体会到李白诗里描绘“行路难”的意境。好在,不远处,可以看见铲雪车正在卖力地工作,清除雪的障碍;交警也站立在寒风中尽职尽责,确保道路畅通,给人慰藉和希望……

好不容易翻过秦岭十八拐,人紧绷的神经也立马放松了。开窗,透透气,却被外面景象所吸引。好一个“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美得令人窒息。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路旁不时地闪过一株株高大的垂柳,绿荫如盖,千万条垂下的柳枝上,悬着无数细小的小叶片,风一拂过,像无数的绿色的蝴蝶在翩跹起舞,美妙绝伦;山坡上,花儿争奇斗艳,红的樱桃,黄的连翘,白的玉兰,紫的地丁,还有铺满草丛的婆婆纳……这儿一撮,那儿一绺,五颜六色,香气氤氲。心也随着花的芬芳灿烂起来、欢喜起来。方才雪中那惊险一幕,早被一股脑抛到了九霄云外,忘得干干二净净。

是啊!一段行程,一段领悟。行走在气候多变的季节,与很多不可而知不期而遇,意外之外,又在情理之中。风雨叠加,安暖相伴,心情也如潮汐般起伏万变。经历了,体验了,就更能读懂:“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作者简介:刘巧玲,一位文学爱好者,作品多见于《中国乡村》《首都文学》《中国文化报》《江山文学》《荷塘月色》《越南西贡解放军日报》《陕西文化网》《陕西农村报》《文化艺术报》《西安银川头条》《九天日报》《沧州晚报》《天门日报》《延河》《秦岭文学》《宝鸡日报副刊》《西部文学》《宝鸡散文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