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功,靠的是笔力
有人说:“艺术需要生活,灵感则是翅膀”。张钟天在青少年时代深受书法艺术的熏陶,他对文学创作产生了兴趣。改革开放初,他与当时很多热血青年一样,言必谈顾城、舒婷,写抒情诗、朦胧诗,而且忘掉生活上的贫困,执着追逐梦想。那两年,张钟天写出大量诗文,发表在省内外各种文学刊物上,圆了他的文学梦。
几年后,他将其中部分诗稿结集在其出版社出版,拟名《蓝天白云》,深受文学青年的喜爱,致使这部诗集很快告罄。张钟天是一个性格豁达、充满自信的人,他写作时字体老辣、狂放,这与他的性格有关。这样,他开始了书法创作,从描红开始,练习各种书体,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了,使他在书法上进步很快。他练习书法,不求中规中矩,只求豁达浪漫,用笔用墨,追求真情实效,追求墨意境界。他感悟到,中国书法艺术是独特的艺术门类,虽然讲究间夹结构,却蕴含永远也挖掘不尽的艺术表现方式,其笔端的运用、动感、神韵,都有独到的意境。
为了达到笔墨最高的表现手法,达到笔的灵动,墨的品位,可谓用足了功力,每天练习用的宣纸上百张,一次购买几十匹宣纸。当一位找他办事的人见桌上厚可盈尺的书法用纸,惊心动魄,认为他太浪费了。他说,练习书法就得舍得花费精力,古代人练习书法,独自一个人在涮笔时染黑池塘水,我的功力与其相比差多了!张钟天的书法追求与他性格相近,狂放达观,充满艺术符号。他在练习书法时,既注重摹效古代书法大家的风格,又不拘泥其章法,保持和发挥自己对书法艺术的感觉,注意发挥书法的豪放、韵律、张扬风格,受到同行的认可。近年,他的“粉丝”日渐增多,他在网上展示的书法作品,多次有“粉丝”留言叫好,受到热捧。他的书法作品不仅从字形显出书法的神韵和美感,更重要的是从内在的精神本质来表现了书法艺术的老辣、坚毅、灵动等性格特征,既可摆出当内秀外慧艺术品,又具有收藏价值,因为他在呼兰区当地是出名的文化人。
从源头重塑自我
谈起中国书法,他言辞多起来。他告诉我,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书法一直散发艺术的魅力。书法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社会作用, 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
中国文字起源早, “仰韶文化时期”已经创造了文字。《左传·宣公二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唐代刘知几《史通·惑经》:“故知当时史臣各怀直笔,斯则有犯必死,书法无舍者矣。” 中国书法史在唐代的颜真卿作为一个分界点,以前称“书体沿革时期”,以后称作“风格流变时期”。书法的发展倾向为书体服务,书法家的艺术风格展现往往与书体相关联。风格流变时期的书体具备书法要旨,于是书法家提出“尚意”的主张,而“意”是活泛的、充满灵动的,这就进一步强化了书法作者的创造作用了。
他认为,既然书法是一门艺术,必然有艺术美学要素。刚健美。像柳公权之书法刚健有力、骨气横生,除结体颇有法度之严谨,其笔力亦是令后来习书者望尘莫及。《玄秘塔碑》中所有字,不但大气遒健,其整体之碑刻效果几近完美,据一些资料推测,此公彼时为人颇有原则,这正是柳字精神。如果说,欧字如弱冠少年,则柳字如风华正茂的中年人,浑身是劲。那么颜字就是长者风范,其豪侠之气已退,其刚猛之风无存,其偏狂之性不在,所剩为温良敦厚之长者风范,形体无巧稚,其神无轻扬,大巧若拙之中流露出机敏,老子曰:“大辩若讷、大智若愚。”用来形容颜字是最适合不过。习书者皆知,张旭草书一狂不可收拾,大有舍我其谁之势,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然真实之张旭又是哪般模样呢?“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生活中张旭如此癫狂轻世,其草书岂能不笔走龙蛇,气吞山河呢?还有飘逸美。“《兰亭集序》飘逸潇洒,比若美女,则是天仙,不染红尘俗气,堪称千古一绝。羲之时在魏晋,常有“盛唐气象,魏晋风骨”之说,晋人“士风”颇盛,读书人整日以酒助兴,流行清谈,放浪形骸,作为文学家和书法家的王羲之不免受此风气影响,潇洒自如,超凡脱俗。而毛泽东书法可谓旷古绝今,倒不是因为形体之怪异和独具一格,实在是因为其书法精神之豪放霸气,那鲜明的个性特点和字行间之伟人气度并不是可以仿摹的。故毛体书法开千古风潮,王者风范。一代雄主尚能开天辟地,敢叫日月换新天,况乎书法耳?
作为书法家,需要经世苦练,才能达到运笔如神境界。凡是书法成其气候,必然有独特的美学意义。书法艺术,皆与书家之人格联系在一起,书法艺术对人格的形成是极具美学意义的。故此,他从练习书法开始就坚持博采众长,广泛涉猎,得诸家体势精神,内化为己身气质。方可自创自为,成就个人风格,始称书法家。他习书法近三十余年,近来顿悟,行书应简捷、轻盈、灵动,古人形容美人有“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之说,在书法上应当达到“多一笔则繁,很少一笔则谬” 的境界,如此,才算得是 “书法家”了。
笔走神韵墨为情
张钟天言毕,他铺上宣纸,大提斗笔饱蘸香墨,挥毫而就,写下“才情隽永”,然后落上小款、图章,送与我,让我受宠若惊。正所谓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只见他笔走惊雷,很快一幅大气的书法作品成形。他痴情书法,达到忘我境界。他受到儒释道禅机影响很大,尤其道家的思想,他将书法功力与其紧密结合,在书法艺术上取得可喜成绩。
近年,他刻苦临摩古帖,吸取古人书法精髓。他先后参加国内、外书法大赛并获得金奖、银奖三十多项,有大量的作品被国内外收藏。张钟天先生书写的书法作品,笔力苍劲秀润,气韵雄浑古雅,其间被有关书法机构授予他“中国书法优秀传承者”、“中国当代书法家”、“中国当代杰出书画艺术家”等称号。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以不同的风貌反映出时代的精神,艺术青春常在。追寻他的书法轨迹,我们清晰地看到他与中国社会书法发展同步,用笔用墨反映当今时代的精神风貌。书法艺术典型的体现了东方艺术之美和东方文化的优秀,是我们民族永远值得自豪的艺术瑰宝。它具有世界上任何艺术都无与伦比的深厚群众基础和艺术特征。书法艺术愈加受到人民的青睐。
而张钟天即便工作再忙,他也没有放松对书法艺术的追求。正是他的精湛的书法功底,得到了大家的喜欢,求赐他墨宝者络绎不绝,经裱后挂在厅堂,彰显一种身份与尊贵。
他常说,艺术来源民间,服务于民众。大家喜欢我的书法是我的荣幸。他决心将书法艺术弘扬光大,传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让中华书法艺术传播世界各地。
作者:路春
编辑:周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