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女也可乱邦国
文|刘学武
有句古语叫红颜祸水,纣王宠妲己,亡了殷商,周幽王惑于褒姒,烽火戏诸侯亡了西周。美女亡国的故事历来屡见不鲜。但是,历史上也有容貌丑陋的女子成为皇后,进而干政乱政,导致一个王朝覆亡的事例。晋惠帝的皇后贾南风就是这样的女子。
一、出身大族,入宫做妃
贾南风的祖父贾逵,是曹魏的重臣。她的父亲贾充,为西晋的建立立有大功,突出表现在他采取的一次冒险而又大胆的行动上——刺杀高贵乡公曹髦。曹髦死后,曹魏家族再无人敢与司马家族对抗。泰始元年(265年),司马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仿照曹丕禅让汉献帝的方法,轻而易举地夺取了曹魏政权,建立了西晋,他便是晋武帝。弑杀君王,充当司马家马前卒的贾充,理所当然地在新王朝当上了高官,地位显赫。
晋武帝在选储上犯了大错,把呆傻愚蠢的司马衷立为皇太子。在为太子选妃一事上,西晋皇室和众大臣分为两派,晋武帝和张华等大臣倾向于卫瓘女,武帝的皇后杨艳和荀勖等大臣倾向于贾充女。晋武帝比较贾、卫两家姑娘的优劣,对杨皇后说:“卫家女有五种令人满意的优点,贾家女有五种不令人满意的缺点。卫家的女儿品德贤良,容貌美丽,身材颀长,皮肤白皙;贾家的女儿性格蛮横,外貌丑陋,体量矮小,皮肤黝黑。”如此看来,卫家女和贾家女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孰优孰劣,一目了然。尽管如此,最后成为太子妃的却是贾家之女。其中原因有几个方面。首先,贾充家族的地位和势力大过卫瓘家族。其次,贾充为晋朝的建立做出的贡献大,特别是刺杀曹髦一事,为司马家树立了声威。再次,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皆工于心计,以奸谋成事,正如房玄龄在《晋书》中所评:“故晋明掩面,耻欺伪以成功;石勒肆言,笑奸回以定业。”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贾充、荀勖、冯紞皆是谄媚佞幸之人,晋武帝宠信这几个人是自身性格的必然。另外,杨皇后的叔父杨骏与卫瓘素来不和,这也成为阻碍卫家的一支力量。综合以上因素,到底谁是太子妃的合适人选,选项自然落在了贾家一边。
贾充有两个女儿,晋武帝本来打算聘贾充的小女儿贾午,可是贾午只有十二岁,还没长成人,体格弱小,连衣服都架不起。贾南风十五岁,大太子二岁,于是贾南风便阴差阳错地成为了太子妃。
二、诛杀杨骏,饿死太后
虽然贾南风做了太子妃,但是她不仅长得丑陋,更要命的是她没有丝毫作为东宫妃子应有的品德。她的性格好妒,性情酷虐,手段凶暴,曾经亲手杀过几个人。有一次,她甚至拿起一把画戟猛击一个怀孕的嫔妃的肚子,导致嫔妃肚里的孩子堕地而亡。贾南风的霸道狂妄的悍妇作风,激起了晋武帝的暴怒,意欲废掉贾南风。此时,晋武帝的第一任皇后杨艳已去世,她的从妹杨芷成了晋武帝的第二任皇后。杨芷劝说晋武帝:“贾公闾(贾充)对社稷有大功,理应数代宽宥他。贾妃是他的女儿,妒忌是出于女人的本性,不足以一个小缺点掩盖了贾家的大德。”荀勖、杨珧等人也为贾后申辩,耳根太软的晋武帝只好不了了之,宽恕了贾妃。
晋武帝在患病加重时,下诏书命汝南王司马亮和杨芷皇后的父亲杨骏二人辅政。杨骏害怕失去权宠,就假借诏书观看,看后却不归还。武帝病危时,杨芷请求让他的父亲一人辅政,弥留之际的晋武帝无奈应允。早在杨芷做了皇后以后,杨骏被武帝封为临晋侯时,有识之士纷纷议论:“后父位重,‘临晋’乃‘压晋’之意,这样的爵号恐怕是不祥之兆啊。”孰料一时的戏言后来却变成了事实。武帝薨后,司马衷即位,是为晋惠帝。杨骏位至太傅、大都督,总录百官,大权独揽。另一顾命大臣汝南王亮被杨骏排斥,出镇许昌。可是杨骏缺乏政治才能,为政严碎,对国家的一些礼仪制度也不娴熟;杨骏还刚愎自用,在大臣中的威信不高,难以服众。最主要的是,有干政野心的贾南风已经把杨氏父女视为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于是,贾南风诬蔑杨骏阴谋作乱,假借惠帝诏书,命楚王玮领兵入朝,包围了杨骏的府邸,杨骏奔逃,在马厩里被兵士杀死。杨骏死后,在贾南风的操控下,皇太后杨芷以与杨骏同逆的罪名,被废为庶人,居于金墉城。后来,贾南风又撤走了侍奉太后的宫人,不给太后食物,致使太后被饿死。
三、 巧施连环,除掉二王
杨皇后父女被害后,朝政大权落入汝南王司马亮和太保卫瓘之手,贾南风把持朝政的企图再一次落空。
楚王玮是武帝的第五子,乐济好施,甚得众心,引起了司马亮和卫瓘的猜忌。两人借口楚王玮性格暴戾,不能委以大任,向惠帝建议楚王玮回到封国,以削夺其兵权。由此楚王玮和司马亮、卫瓘产生了矛盾。贾南风利用三人之间的不和,向惠帝进谗言,诬称汝南王亮和卫瓘图谋不轨,欲废掉惠帝,没有明辨是非能力的惠帝下诏命楚王玮派兵抓捕汝南王亮和卫瓘等人,并将他们杀害。
一日之内两大臣被诛,朝野震动。为安抚人心,扫除障碍,贾南风又借口楚王玮矫诏擅杀大臣,把罪名栽赃到楚王玮头上。惠帝再次下诏,将楚王玮逮捕诛杀,头脑简单的楚王玮成了贾南风夺权道路上的牺牲品。
这样,阴毒的贾南风巧设连环计,一石三鸟,胜利的步伐又迈进了一大步。
四、醉后设谋,除掉太子
汝南王亮和楚王玮死后,贾南风剩下的最大一个敌人,就是太子司马遹。贾南风和惠帝生了四个女儿,没有生育儿子,她欺骗惠帝说自己为惠帝生了一子,其实是她抱养的自己妹妹贾午的儿子,取名慰祖。为了扶植自己的“儿子”当太子,贾南风下决心废掉司马遹。
司马遹字熙祖,是惠帝和谢才人所生。司马遹从小聪明伶俐,深受晋武帝的喜爱。有一次皇宫里失火,武帝登上高楼观望。五岁的司马遹拉着武帝的衣服避到室内,武帝问他缘故,他说:“夜晚不安全,要防备意外之事,不能让外人看见君王。”武帝对小小年纪的司马遹大加赞赏。当初之所以选择深负众望的司马衷做太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晋武帝认为司马衷虽然愚钝,但是机灵的皇孙司马遹或许可以弥补司马衷的不足,足以“兴我家”。
谁知随年龄的增长,司马遹却变得不好学,整日只和左右侍从嬉戏玩耍。他把东宫弄成市场的模样,让人在“市场”里架起肉摊,自己扮成“屠夫”,手掂秤杆卖肉,称重竟然分毫不差。同时,贾南风也在一旁怂恿宫廷斗争经验不足的司马遹学坏,司马遹更加慢弛放纵。贾南风趁机四处宣扬太子之短,打造废除太子的舆论氛围。
元康九年( 299年)十二月,贾南风诈称惠帝不适,宣太子入朝。太子入朝后,她派遣婢女陈舞赐给太子酒和枣,强逼太子大量饮酒而醉。她又让潘岳写了一篇“叛书”, “叛书”的字形犹如曲曲折折的祈祷神灵的符文,让意识模糊的人分辨不清符文的意思。“叛书”的大意是:陛下和皇后赶快自己了断,若不然的话,我就进宫亲手把你们了断。谢妃(太子生母)做好准备按期进发,不要犹豫。云云。太子酒醉不觉,依照“叛书”的内容重写了一篇。贾南风把太子手写的“叛书”呈送晋惠帝,昏庸的惠帝不辨真伪,招诸公王商议,众议纷纷而不能决。最后,惠帝听从贾南风的表奏,免司马遹为庶人,囚禁于许昌宫别坊。
太子被废后,他平时的亲近之臣司马雅、许超深为不平,以国家社稷的安危进言赵王司马伦和谋臣孙秀,废除贾皇后。奸诈的孙秀使用反间计,谎称有大臣意欲废掉贾皇后,迎立太子还宫。贾南风闻讯后非常惶恐,派太医令程据配制毒药,想毒死太子。太子早有防备,不肯服用下了毒的食物,但在他如厕时,被贾南风指派的小黄门孙虑用杵椎击杀。太子被击杀时的呼叫声不绝于耳,就这样惨死在贾南风的魔爪下。
五、饮金而死,八王乱起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如果说太子司马遹被废除,完全是出于贾南风的本意,那么司马遹被贾南风所杀,部分原因则是中了另一位觊觎大权的人物——赵王司马伦和他的嬖人孙秀的计谋。
太子司马遹之死,贾南风的暴行激起了众怒,人怨沸腾。赵王司马伦看到有机可乘,乘势联合梁王彤、齐王冏发动宫变,挟持惠帝,矫诏废除贾南风为庶人,贾南风的妹妹贾午、妹夫韩寿、嗣侄贾谧等人也一并被收捕。
六天后,就在贾南风当年饿死太后杨芷的金墉城内,司马伦假借惠帝诏书,派尚书刘弘赐给贾南风金屑酒,将其毒死。权欲熏心、作恶多端的贾南风,坐了十一年的皇后位,早早地就结束了自己四十五岁的生命。
贾南风死后,赵王司马伦专权。随后,为了争夺朝政大权,齐王冏、长沙王乂、成都王颖、河间王顒、东海王越相继你争我夺地展开厮杀,天下大乱。丑女贾南风乱政,弱智的晋惠帝不理政,八王乱起,西晋王朝在历史上存在了几十年便很快灭亡了。
作者:刘学武
通信地址:郑州市北林路16号c座216室
工作单位:海燕出版社有限公司
手机:13017678628
以上内容为用户自行编辑发布,如遇到版权等法律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官方客服,平台客服会第一时间配合处理,客服电话:18749415159(微信)、QQ:757700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