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人陈林》
作者:黔中凡人 朗诵:周进
编辑:牧风文学

中医人陈林
作者:黔中凡人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地球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中医是自然之道,西医是技术之道。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人类健康的良方。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中医应该是戴着一副眼镜、穿着一身长衫的老大爷,从事中医的医师必须得有两刷子才行,否则就没有人找他看病。那年代,年轻人干中医这行当的少,女生当中医的更少。
乐施于人,医德合一。陈林医师讲,学医要先学做好人,做人要做正直之人。要有平等之心,对病人一视同仁。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仡乡务川,找过陈林医师看病的人不计其数,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城里乡下的人都很多,他从不厚此薄彼,搞什么亲疏,这使得他成为了务川自治县中医院当之无愧的首席专家,贵州大学医院院长、原务川自治县中医院院长张宗奎很是推崇这个说法。后来,花溪区中医院采取人才引见的方式将陈林医师调到了贵阳。

疑难杂症的克星。高手在民间,真正的中医在民间。真中医是自然医学与自然理论。陈林医师早年在贵阳中医学院学习,通读了《伤寒论》《金匮》《黄帝内经》等中医书籍,他具有较深的中医理论功底,虽学的是骨科专业,但他内外科、妇儿科无不通晓,且对疑难杂症颇有研究。他岳父申茂伦是务川远近闻名的老中医,是一位医术高明的名医,他这位爱婿喜欢学习,感悟力强,加之他对中医的天生爱好和天赋,还有他自身的勤奋,自然得到了老岳父的真传。陈林医师是学院和民间两者结合的中医。中医之智慧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中医就是要靠长时间的历练,早年他从上山采草药,亲自感觉药性,自己研制草药等基本功开始入手,他记忆力强,他可以识别几百上千种中草药。尤其是他治脑梗很有一套,经他医治的病人不少。他还成功治愈了多起中国第一病痛——三叉神经病。
5年前,贵州著名画家王忠才先生肠胃出了点问题,到几家大医院检查治疗,久不见效果,甚为担忧。经朋友介绍,由陈林医师把脉诊断,一阵对症下药,很快就痊愈了。事后,王忠才老师和陈林医师成了好朋友。陈林医师装修住房资金出现紧张,王忠才老师就主动为陈林医师垫资,还专门为陈林医师乔迁新居创作了一幅国画。
陈林医师性格温和,沉稳大度,不温不火,不卑不亢。是一位典型的、成熟的大叔级中医人。德为术先,中医讲德。他总是积善从德,以德为先。他讲,做中医的目标就是成为良医,成为民众所信的明医。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目标正一步一步得以实现。

陈林医师医术精湛,名声在外。近年来,各市州县甚至省外都有人请他看病。现在,每天都有不少人慕名到花溪找他拿脉求诊。尤其是同乡人中老人小孩身体有不适之处,他成了大家的“御医”。无论哪家有个大病小痛,他总是乐此不疲,笑脸相迎,一年四季,风雨无阻,为很多家庭减轻了病痛的折磨和经济的消耗。诗人蓝雨、方与圆、青年企业家代曙芳、王强、书画培训学校校长田敏和我对此深有体会。
陈林医师行医多年,虽说他没有高级职称,既不是教授,也不是主任医师,至今还是主治医师,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在众多病人中的崇高形象,也不会降低他救死扶伤的实际效果。
一位成功的男人背后有一位伟大无私的女人。陈林医师的爱人申穗芹,在事业上给他以强力的支持,多年来嫂子承担了所有的家务,儿子陈达已经大学毕业在一家省企上班,一家人都踏实本分,这是一个非常和谐幸福的家庭。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病友务川退休干部冉隆辉为陈林医师赋诗《寻得名医陈大夫》:千里万里寻名医,寻医难以登天梯。待到病痛难熬时,寻得名医在花溪。他称赞陈林医师是广为传诵的名医。一位不知名的病友留言:道士除魔您除病,医术精湛妙手春。德行兼备厚仁心,大医精诚中医人。
陈林医师的学生杨郁医生为他赋诗一首《寄语中医人》:精研岐皇二十余,造福乡祉众人评。有幸跟随左右侧,三生修来前世缘。亦师亦友亦兄弟,心慈亦善话语轻。把脉看神病亦知,仲景方药把病除。含憾离别桑梓地,我失名师惇教诲。成就花溪一名医,且悲且叹不自知。离别乡间已数年,乡音未改似当年。常忆经年已如梦,梦醒时分恰似梦。
2015年5月,在陈林医师50岁生日时,我也凑合写了几句献给中医人,由贵州著名书画家、花溪区文联主席石文辉老师手书。这正是《医德合一》:花溪陈府精医术,妙手回春病痛除。诚意为民解疾苦,医德双馨美名书。

作者:黔中凡人,苗族,贵州务川人,70后,退役军人,喜好诗文。
主播:周进,贵阳广播电视台资深播音员、主持人,主任播音职称。多年来所播音、主持的各类新闻、专题类节目在全国、省、市广播电视行业多次获奖。历年来为省、市人大、政协、党代会等重要会议现场宣读决议、决定等。长期在播音主持一线,工作达45年之久,不仅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