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族团结起来
共同应对挑战抗击风暴
——中央党校党史十二讲之第四讲观后感
安徽:金震

中央党校卢毅教授在《国共两党与抗日战争》这一讲中,主要围绕国共两党在全国抗战中的表现和贡献,以及抗战胜利的意义启示作了较为透彻的讲解。
2014年9月3日,总书记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指挥的正面战场协力合作,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局面。” 充分肯定了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敌后战场协同作战,为抗战胜利做出的巨大贡献。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四次大的会战,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妄图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速战速决计划,扩大了反对侵略的国际影响力,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掩护了大后方建设,为持久战创造了条件。同时,客观上也支持了共产党开辟敌后革命根据地。抗战相持阶段,国民政府正面战场还组织了10次以上的会战,其中有几次甚至是主动发起攻击。整个抗战期间,国民党总体坚持抗战,但也出现降兵如毛、降将如潮的历史奇观,国民党内部存在的严重腐败,导致屡打败仗,损失惨重。评价国民党在整个抗战中的表现,具有两重性,一是坚持抗战,二是严重腐败。

共产党在抗战中的贡献巨大,一是政治上,积极倡导、促成和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早在1931年就发布八一宣言,首倡建立广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致抗日。1936年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达成国共合作。但随着共产党势力迅猛扩大,引起国民党恐慌,先后发动三次反共高潮,特别是1941年1月“皖南事变”,将国共矛盾激化到内战一触即发的边缘。1941年1月底,日军进攻河南,在尖锐的民族矛盾面前,共产党选择了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二是军事上,共产党在敌后战场上消灭和牵制了大量敌人。有一段时期,网上和社会妄自菲薄,为国民党招魂,妄说抗战胜利主要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结果,贬低共产党游而不击,保存实力,打不了正面战。讲座运用大量事例,从美国记者、日军,甚至是国民党自身的眼中,论证了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对敌人的巨大牵制作用。日本军部历年军情报告称,日本华北方面军始终把共产党作为致命的祸患,必须对共产党八路军进行绝灭作战。来自敌人的材料,将共产党作为致命伤,足以说明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作用和地位。
国民党在发动正面战场的同时,也将三分之一的兵力投入到敌后游击战中,但国民党将游击战作为正规战的一种,没有放手发动群众,只能称为片面抗战。导致国民党的游击战不是失败,就是投降,而共产党发动和动员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抗战,其动员组织能力,日军也称望尘莫及。正如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书中所说,“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

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的第一次胜利,日本战领了大半个中国,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唤醒了民众,促进了民族的觉醒和空前的团结,成为民族复兴的转折点和起点;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重新确立了中国的大国地位;抗日战争也改变了中国政治力量的对比,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获得了空前发展,走向了政治舞台的中央。
抗日战争能够取得全面胜利,一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决定因素;二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重要法宝。今年是抗战胜利75周年,抚今追昔,当下我们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全民族团结起来,振奋民族精神,共同应对挑战,抗击风暴,这应该学习这个讲座给我们留下的最大启示。

金震,银行职员,安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合肥市游泳运动协会副会长。爱好运动、阅读、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