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新国

评语:李新国这副节临米芾《苕溪诗帖》,感觉这件临作临得很细致,较好的处理了大小笔画,整体气氛较为活泼。米字提按、平运、绞转的用笔在作品中都能体现出来。
《苕溪诗帖》深得“二王”笔法,以小王外拓用笔为主。用腕力控笔,线条沉实,中宫聚拢。用笔爽利,洒脱不拘,多取侧锋,灵巧多变。如风樯阵马,沉着痛快。中锋直下,浓纤兼出,落笔迅疾,纵横恣肆。尤其运锋,正、侧、藏、露变化丰富,点画波折过渡连贯,提按起伏自然超逸,毫无雕琢之痕。结体舒畅,中宫微敛,保持了重心的平衡。同时长画纵横,舒展自如,富抑扬起伏变化。
学米势比形重要,在学习中千万不要舍本逐末,“势”才是米芾的绝活。观新国临作还需精准,该作品横线的方向处理上需进一步处理好:平、仰、覆的关系,略显单一。我觉得蜀素帖和苕溪诗两帖只适合初学入门,如果要想得米的真髓,还是要从他的信札中吸收营养更佳的营养。
临帖并读帖是学好书法的一个好方法,读帖有三读:
1、读碑帖文字内容。
2、读作者师承及评论
3、读法帖字法。笔法、间架、章法、精神皆可读。先读形,再读神。
米芾论书中说“要得笔,谓骨筋,皮肉、脂泽、风神皆全,犹如佳士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