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写 的 中 国
作者 | 碑林路人
主播 | 徐晓冬
当我用纤细的笔墨勾勒你的样子
当我用蹩脚的方言诵读你的名字
当一首首赞美的诗篇涌出我的笔端
我多想说,我是如此地爱你,我的祖国

我的祖国是大写的中国
是大片肥沃的土地,开出鲜艳的花朵
我的祖国是骄傲的中国
是千年文化的滋养,结出文明的硕果
我的书页里,夹着祖国最悠远的诗歌
那是唐诗宋词和元曲里最经典的韵仄
我的书桌上,摆着祖国最厚重的宣墨
那是大篆、小楷、汉隶、行草龙飞凤舞的集合

我的祖国,是三月里鸟语花香的南国
她有着 无尽的稻田,无尽的湖泊
她是青砖黛瓦、是雕梁画栋
是每一个院落里都生长着诗意的中国

我的祖国,是十月里大雪纷飞的北国
她有着无边的森林,无边的沼泽
她是秦砖汉瓦、是茶马古道
是每一个山峦都刻着刚毅的顶天立地的中国
我的祖国,是黄河冲积的平原上 一首 气势磅礴的歌
我的祖国,是长江流过的城市里 一条蜿蜒曲折的河
当我用温情的手掌抚摸我的祖国
我看见大写的笔划从我心中划过

我的祖国,是用汉字堆砌的中国
是上下五千年文化熏染的中国
我的祖国,是挥毫泼墨的中国
是写意的花鸟、工笔的山河

祖国,你是绣篮里五彩的丝线
你是父亲刚劲的笔触最后的回峰
你是一笔一划写就的方块字
是横平竖直汇聚在一起的中国风

我的大写的中国啊
我用仰望的姿势翻开你的诗篇
你的每一座山峰都是一个放大的汉字
它们在我的生命里生根
在我的血液里长大
我的大写的中国

企业退休干部
喜欢唱歌
酷爱朗诵
要用声音传递美好
现在辽宁大学学习朗诵

吃货指南:酸菜大叔说酸菜之二
腌酸菜
以前,东北民俗里有个东北四大怪:羊皮袄穿在外,大姑娘叼烟袋,窗户纸糊在外,养活孩子吊起来。
前些天在一个朋友的微圈里,大叔又看到有人总结了东北十八大怪,里面有一条:不吃鲜菜吃酸菜。
从这些“大怪”里,我们足以见得,酸菜对于东北人的重要性了。
上了点岁数的人都还记得家家户户,老幼上阵,全民停工放假腌酸菜的壮观场面吧。
那个时候,每到秋冬交会的季节,东北人就开始把菜地里长成了的大白菜砍倒,运到家,晒上几天。
然后,你就可以看到秋阳下,到处都是修理白菜(把残根烂叶去掉)的大爷大妈,大叔大婶。
修完白菜,就开始了腌菜的环节。
人们先把闲置了半年的酸菜缸倒腾出来,清洗干净之后,用白酒或酒精擦一擦(目的是消毒杀菌),然后烧上一大锅开水,把白菜放到开水里烫一下捞出来,一层白菜一层盐,整齐地摆放在大缸里。为了能多装些,很多人习惯几层之后,再衬上塑料布上去踩一踩,最后把大缸码出个尖儿,放上一宿,加上凉(读作去声)凉了的白开水,要加足,再用烫过的菜叶一层一层地把缸头糊上封缸(这个环节很重要,要封严密才行,因为白菜是在厌氧环境下发酵才能形成酸菜),最后,把东北人家的另一大宝贝——压缸石,洗净压在缸头上,酸菜的腌制也就大功告成了。
一个月以后,就可以享受这美味酸菜了。
民间还有另外一种腌制酸菜的方法,叫“生腌”。其实,就是省去了用开水烫的过程。熟腌的酸菜适合嘴急的人家,因为烫过的白菜发酵会快得多。
酸菜的最佳发酵温度在5度左右,所以很多人家基本都把酸菜缸放到外屋(以前,少有楼房,都是里外屋,里屋住宿起居,外屋厨房储物),到了最冷的季节,酸菜缸的上面会冻上一层薄薄的冰碴儿,家庭主妇要想把酸菜从缸里捞出来,那可是个辛苦的活儿。
现在,上楼的上楼,搬家的搬家,很多家庭已经不亲自腌酸菜了,老年人腌酸菜是为了个“念想儿”,年轻人连个“乐子”也懒得玩了。为了让酸菜能传承下去,大叔觉得“腌酸菜”可以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术业有专攻。
腌酸菜这活儿,以后您还是交给大叔的工厂吧。要是想玩儿,明年大叔拿出一个山洞,准备几百口大缸,安排个技术员,到了腌菜季节,您带上老人孩子,到我们那“认领”一缸您亲自动手腌的酸菜吧。
到时候,我们再给您安上个远程监控,坐在家里或通过移动客户端,您就能看到您的酸菜了。
要是我们再帮您分次配送到家……
您,岂不是更“爷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