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有清文化时政心观】(163)
什么是公知与公知的双标思维
什么是公知呢?所谓公知是指那些媚美恨中,跪美舔美,一味双标,被美国价值观洗脑成功,皈依宗主,歪解历史,指桑骂槐,不可救药,回头无岸的人。如方方,抗抗,梁艳萍,河山硕,直接民主之流!而针砭时弊,揭病指瑕,良药苦口,许国富强,爱民族爱国家的公共知识分子不在此列!
时下成为“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公知,不应该是所有的公共知识分子,只是指那些以西方价值观体制观为圭臬,一味跪着站立不起的人而言。而对于那些“合理化西”,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成果为我所用,针砭时弊,倡导改革创新者则不在此列。而这类公知能够走到今天面目可憎,不被待见的地步,是其内心的思想意识已经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以致内生外相,相由心生。其主要的思维与双标表现在:
批评是为了进步,我可以批评你,但是你不能反驳,反驳就是扼杀自由、扼杀人权。“每个人都有批评的权力”,但却没有批评他们的权力。经常将伏尔泰的“虽然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挂在嘴边,以显示其言论是要自由的。
你们都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你们是被利用的人群,历史文化的原因你们天生具有奴性,而他们一味讨好谄媚西方却不在奴性之列,却是开启民智的行为。这些人视民如愚,称民众为庸众,高高在上,脱离人民。对国内所有问题不断放大,对国内只谈问题,不谈优点。却对国外所有问题都视而不见,对国外所有优点和成绩不断放大,对国外只谈优点,不谈问题。国內新冠之初恶狠狠要追责,问责,攻击体制,后来欧美新冠失控,却鼓吹为群体免疫,批评指责连一个屁都不敢放。

在中西方交流遇到问题的时候,不断提出我们需要反思,需要在不断打压下行“韬光养晦”之计,看不到打上门的现实。反诬反击为“战狼”,甚至主动去代表国人道歉。
当事实证明西方有问题的时候,他们又会说,管好自己就行了,别管人家的事情,管那么多干嘛?把美国侵略掠夺式自由民主人权价值观放上神坛,天天祭拜,奉为人类的终极标准,极度相信西方文明必将战胜东方文明,把中华民族的崛起当作向西式民主自由过渡的阶段,而对社会主义民主自由视而不见,内心无比向往这种强权掠夺式价值观而至死不悟,就如当年相信日本侵略中国的“大东亚共荣圈”的侵略理论一个心态。当别人质问他时,他们会说别人是“反智”,其实他们不知“反智”到哪里去了。
他们会说别人“愚昧”,以显示自己脑袋开化。他们会躲在阴暗处,揪准时机,时不时窜出来对他们看不惯的人狠咬一口。他们会骂别人“极左”“小粉红”“战狼”“义和团”“爱国贼”。
他们喜欢把西方视为“天堂”“圆月”,把中国骂为“粪坑”,喜欢专找垃圾桶指天骂地。他们总在宣传所谓的西方的民主自由,当国外出现了问题又假装看不见,并且寻找理由为其开脱,对四独势力暗藏恻隐之心,典型的双重标准。

他们当国内有点问题时就无限放大,煽风点火,蛊惑人心,企图获取民意。你一反驳他就说国家需要不同的声音,只能他说你不能说。倡导私有化,鼓吹全面市场经济,抨击国有企业。他们把西方价值观西方体制当作圭臬当作万古不变的唯一。他们喜欢贬低国人智力,认为中国人能进入顶尖科技前沿,认为环境影响了人思维的活跃,不适于创新科技,却对中国科技创新视而不见,对中国追赶创新的科技步伐声听耳不闻,对华人在西方科高端占领第一智力梯队熟视无睹。他们极力夸耀美国厉害,仿佛只要中国俯首称臣美国就可放中国一码,仿佛只要建立一个反对党便可包医百病,诸弊皆除,万事大吉。
他们反感中国历史反感中国文化反感中国英雄甚至处心积虑抹黑,不断搜罗西方文化中只言片语来显摆自己有内涵,为自己脸上抹洋白粉。什么“反智主义”“乌合之众”,拿出里面的语段糊弄大众。他们喜欢为历史翻案,为汉奸翻案,对中国历史上的汉奸文化汉奸文人特别青睐,欣赏有加,对沦陷区国统区文化文人,沦陷区国统区气息特别有认同感。他们对中国成就中国民族英雄绝口不提,喜欢对美国历史人物“一口一个先贤”。

他们对爱国人士具有天生的反感,认为爱国不能说不必说,即使爱国也是有区别的,认为“国不爱你何要爱国”“爱国也不必爱现在之国”,言外之意,西土才是他们之所爱。
中国出现负面事件,马上上纲上线,认定是普遍现象,从而控诉“体制问题”,“社会黑暗”;西方出现负面事件,则限定是个案,而且通过各种“理性分析”进行洗白。 中国的负面事件里,如果新闻报道政府努力应对,则批评“鼓吹政绩”,“把丧事办成喜事”;西方同样的报道,则歌颂西方政府的人性化、高效率,西方社会的正义、文
明。极力美化欧美对猫狗的博爱,而对人命的漠视假装看不见。
这些就是公知式双标思维。
(2021年3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