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康晓谅

评语:康晓谅此幅临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习作,总体尚好。用笔、结字与原帖比较接近,康晓谅打破原章法临写且落款与整体气息统一,值得赞赏。
王献之所书《洛神赋》(十三行)体势秀逸,虚和简静、灵秀流美,与文章内涵极为和谐,这件佳作被后人誉为“小楷之极则”,清杨宾《铁函斋书跋》认为“字之秀劲园润,行世小楷无出其右”。从此帖可以看出,王献之的楷书笔法不再带有隶意,字形也由横势变为纵势,已是完全成熟的楷书之作。字中的撇捺等笔画往往伸展得很长,但并不轻浮软弱,笔力运送到笔画末端,遒劲有力,神采飞扬。字体匀称和谐,各部分的组合中,又有细微而生动的变化,字的大小不同,字距、行距变化自然。
观其临作主要问题在线条的处理上,习作中线条较薄弱。
1、左右结构的处理:不管是上下结构,或左右结构,都存在主次关系,一般以多笔画为主。
2、线条的处理:此碑线条以秀劲圆润为主,尽量以中锋为主,少用侧锋。
3、字形的把握:王献之的楷书笔法不再带有隶意,字形也由横势变为纵势。
《玉版十三行》是王献之小楷代表作,被誉为“小楷极则”,笔划隽秀挺拨,结字萧散逸岩,顾盼有致,盛名千年不衰。墨迹在宋元时有两本,一为晋麻笺本;一为唐硬黄本,上有柳公权跋,疑为柳公权临本。此二本后均佚,流传的刻本有二,一为“碧玉版本”,一为“白玉版本”。世以“碧玉版本”为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