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文学☞我家乡的土地在哭泣
☞作者廖邦民笔名崑崙山
2019年深秋,我回到了久违的故里四川三台,107岁的母亲宋泽贞,走完了她人生最后一公里山路,村里的青壮年放弃土地,背井离乡外出谋生,方圆几十公里都找不到能抬寿棺的壮劳力。儿时的伙伴拽着我的手含泪对我说:(要泪声)“千万不能回农村,死都要死到城里”。令堂改写了廖氏家族的长寿史,未能改变自己去世后定时入土为安的现状。一连串深层次的社会矛盾表象动态突显出来。问题的根源,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种粮的横向比较效益下滑到种田人不能养活种田人,导致大片土地撂荒!思想精神层面,政策法制管控,意识形态中的风险研判,社会走向的焦点也和土地荒废扯上了关联。土地之事伴东海红日,晃晃悠悠浮出了水面,让我浮躁不安浮想联翩,老朽后转身,开始了一个沉重伤感的话题,农村没落,土地没落,村落夜话,土地夜话,家乡夜话,天山夜话现实版的思考探索的课题推演 。借土地厚重包容的本色,临摹一篇醍醐灌顶扣人心弦扛鼎之首的报告文学。
昔日,昔日偌大的村子空了,家乡的时钟已停摆,(配钟声)嘀嗒嘀嗒的声音,早消失在了上个世纪丑陋的茅草屋里。土地荒芜,田野静悄悄,肆无忌惮的秋风狂扫落叶,咄咄逼人的风声让人心灰意乱。曾经人丁兴旺的村落,剩下三五对拐杖指路,步履蹒跚的老疙瘩们在老屋前晃悠,耄耋老汉像映在地上残缺的倒影,他们生命中的散文诗已成为历史,老妪像旧报纸上面无味的故事,她们青春里的纪实文学已成了发黄的日记。定格在记忆的底片后面,在他们生命的字典里,都过了负重的黄金年龄。没辙,家人只好花钱到城里,聘请专业送葬团队,慈母才安然住进最后远山的老屋。瞬间我恍然大悟,发抖的指尖触到了社会的厚度,岁月的宽度,生命的长度,土地的温度。偿到了时间的味道,阳光的味道,真理的味道,土地的味道 。
在我家乡,看不到生机勃勃的春天。早春二月,田里无人耕作,金灿灿的油菜花,嗡嗡叫的蜜蜂,层层叠叠争奇斗艳的花瓣,这些春天的画面已经缺失。春风还在努力的唤醒晴耕雨读,可能是因风力太小的原故,地里依旧没有禾苗的影子。布谷鸟在荒废的农田上空俯冲盘旋,(配公牛叫声音)未听到往年耕牛浑厚圆润的咏叹调——阿蒙哞哞哞超高音的音频和原生态的音符。布谷鸟拿出最后的王牌,调高音频余音袅袅,开始清晰二声四声催春忙,扯着嗓子叫喊:“豌豆包谷!光点包谷!该点包谷!快点包谷”(配布谷鸟的声音) 布谷鸟衔着有序的啼鸣划破长空,哼着无序的音符撞击原野,土地依然没有告白,布谷鸟只好扇动着疲惫的翅膀,把变了样的春天带走了。
在我家乡,听不到久远的夏天夜话,树上的“知了”不再讲耕地播种除草施肥的老故事,松林中的小鸟不在做“丰收”的美梦。白鹭不知疲倦地在天空巡逻,也没发现泥鳅黄鳝田螺蠕动的身影,牠用失望悲鸣的泣声赶走了原野上迷茫的生灵,胃馕空空飞向远方。曾经美丽古朴欢乐的乡村,美丽的田园风光已停留在教科书上。人们在树荫下乘凉聊天吹嗑子,儿童在月亮坝坝捉迷藏嬉戏打闹的场景已成为过去,眼下的田地里,除了野草就是狂长的杂草,夏天变了,变得根本不认识了。
在我家乡,秋天闻不到秋香,田野占满了枯花野草。过去棉花地里飘白云,层层梯田翻金浪,秋风吹过,沉甸甸的稻谷在阳光的映照下金色起舞,给山川洒满了幸福的微笑,一颗颗金灿灿的玉米,露出了一排排整齐的牙齿,像仪仗方队,刷刷刷朝主人正步走来,接受人民的检阅,向大地展示了秋天的特色。地里的萝卜露出了红红的脸蛋,瓜果飘香,山里山外丰收忙,有色彩有感情,秋熟的味道逗留在空气中 。而今田野的杂草让人有了饥饿的幻觉,潜在的危机意识油然而生。一把把锈迹斑斑的锄头镰刀下岗了,油漆脱落的收割机在破屋里睡大觉,秋天像痴呆的老头,忘记了回家的小路。
在我家乡,读不懂冬天的炊烟,儿时的隆冬,洁白的瑞雪馈赠给土地一床床厚厚的棉被,嫩绿的麦苗躲在被子里面打着呼噜,时而梦游天边的红霞,时而梦吻向晚的微风,时而梦见归巢的鸟儿,时而梦到腊梅已悄悄的开放,由红色黄色白色粉色组成了一个从容淡定花的海洋。冬月有丰收的美梦,腊月有开心的美梦,正月有幸福的美梦,现在的雪棉被下面已更换了主人。羞答答的冬阳苍白无力,未能变通土地的颜色,枯黄的杂草包围了田野,覆盖了峰峦叠嶂的群山,成了野草的世界。昔日的粮仓,蜘蛛在站岗放哨执勤巡逻,十里八乡翩翩起舞的袅袅炊烟已再不是冬天的主题。无声的悲歌代替了冬藏,走亲访友的人流早已挤进城里的大街小巷,我家乡的冬天死了——死了!
在我家乡,昔日工农剪刀差的供血地,累了老了,衰退了失衡了。散落的老朽老梆子们组成了一支歪歪扭扭的杂牌军,身后跟着隔代迷茫的童子军,他们在无奈中留守,在留守中煎熬。主力呢?包围城市去了,解放城市去了,打江山去了,谋幸福去了。家乡的老幼怨声载道,诉说土地的过去,争辨土地的未来。我看到了老农被击碎的心灵,摧垮的身躯,枯萎的白发,空白的履历,胡子里爬满了辛酸和忧伤。老妇漠然的表情,沧桑的酒窝佝偻的背影,彷徨迷茫都写在她们的脸上。焦虑浮躁,沮丧叹息,无形的枷锁,锁住了他们对土地的情感和独立思考的空间,无形的生锈弯镰,收割了他们奋斗的意识和灵魂,他们知道自己杂乱的头发永远也够不到星星和太阳,瞳孔里一丝微弱光亮早已涂写在丑陋的田埂上。但他们从不甘心,依旧用拐杖丈量苍凉的土地,用石头夯实土地远端孤独的坐标和可怜希望,祖祖辈辈的农夫和土地有个永恒的约定,春种、秋收、夏忙、冬藏。他们把生命出租给土地,随土地在红尘里积淀,热血在土地里流淌。
举目眺望,零零散散无人守候的豪宅矗立在肥沃良田,宽阔的路面挤占了土地的空间,令人震惊的是,连片撂荒的土地对化肥产生严重的依懒,土地板结,土地变瘦,土壤中毒,土质碱性化已成趋势,土地对环境的包容已到了上限。幼苗被病虫害包围,水源严重污染,禾苗的生长周期岌岌可危,警钟已经敲响 ,是不是农村的一个缩影有待调研?危在旦夕的土地虽在,人没了,人群衰败了 ,留下一个苍凉的符号,悲壮的咏叹调 !村庄的魂已死了,农田基本建设设施土崩瓦解,水利配套工程使用过度年久失修。最核心是思维方式解体性大转移,粮食安全意识全方位坍塌。一群共和国憨厚的同龄人,摇头望地而兴叹!村庄衰老民俗衰退势不可挡。村里老疙瘩们还依依不舍捧着招人嫌弃的土地,捧着还有体温的老种子,用残存的双手给过往的寒风作揖,他们把昨天的心灵创伤翻出来凉晒凉晒,把今天的自尊扒光,揉碎了按在地上摩擦,卑微的魂魄在尘埃里挣扎,沸腾的血液凝固成一幅下里巴人丑陋憨睡的抽像画,其用心是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共鸣,这是他们心灵惯性的逻辑思维,生命实质的朴实表露,人性闪光的集中表现。农夫把理想希望,抱负信仰镶嵌在广袤的沃土上,风花雪月遗留在劳作蒸煮的时光中,劳作的背影在土地里折叠翻滚、放纵咆哮,把对土地的眷恋深情执著,用密密的针角缝补得整齐结实耐看。用永远都甩不干风雨的破衣烂衫,用骨头和血液浸透出的信念,守护土地的今天和未来。农夫们时常用干涸的嘴,念念有词的唠叨着不老的誓言,释放心底的呼唤。什么土地对人类贡献无可替代,什么土地是不能再生的有限资源,什么土地是社会的才富源泉。有了土地,人类才能前仆后继的繁衍生机。恳请善待土地!善待土地就是善待我们人类自己!
最尴尬、最怜悯、最痛心是共和国的下一代,留守儿童一个人就是一个家,一个人想一个人哭,一个人笑一个人闹,一个人夜读一个人睡觉。他们在空心的校园孤独的就读,在空心的村庄寂寞的玩耍,在空心的厨房望着木讷的空巢耄耋老人烧锅做饭,在空心的堂屋对着挂在墙上相框里父母的照片,泪水在眼眶里挣扎,(用泪声伴读 ) 用凄凉的声音哭喊着,快点回来吧爸爸妈妈,我想疯你们啦,我不要零食我要你们的拥抱!快点回来吧爸爸妈妈,我想疯你们啦,我不要玩具我要你们的微笑!快点回来吧爸爸妈妈,我想死你们啦,我不要钞票我要你们陪我去学校!快点回来吧爸爸妈妈,我想死你们啦,我不要手机我要你们拉着我的手,跳一场欢快的少儿舞蹈!他们是空虚寂寞的一代,悲哀可怜的一代,迷茫彷徨的一代,没有思想没有信仰的一代,他们是被毁灭的一代。他们缺少肌肤的爱,缺少心灵的爰,缺少微笑的爱,缺少同伴的爱,缺少社会的爱。他们连父母的身高胖瘦大概样子都记不清了。心理道德严重缺失,自卑孤僻失落,自暴自弃,自我意识太强,冲撞怨恨父母的机率成上升趋势,让人心惊胆战。无奈失望在他们左右徘徊 ,凄凉悲伤断崖式下沉,凄惨的呼唤,破碎和伤痛在流淌,无助的诉求震撼了我的灵魂,颠覆了我的信仰,击穿了我的胸堂,突破了我廖邦民的生命底线,(要吼声)老朽怒发冲冠!悲壮的怒吼穿透云霄!满腔热血在燃烧!(拍桌子的声音)折断拙笔拍案而起!心跳加速手在颤抖,欲哭无泪愤怒憎恨!捶胸顿足暴跳如雷!高挚铁锤砸烂自己的人生观!
每年的春节返乡潮,青壮年回乡杀年猪,蒸包子包饺子。堆积如山的鸡鸭鱼肉,山珍海味,大碟大碗胡吃海喝过大年,酒足饭饱后,沉迷赌博。斗地主炸金花,牌局麻将一起上阵血战到底。输光了一年的血汗钱,夫妻搏弈大打出手。父母唉声叹气,躲在儿时的老屋偷偷的流泪。晚辈歧视长辈,儿女虐待父母,兄弟姐妹尔虞我诈,妯娌勾心斗角,阴谋阳谋比比皆是,花样翻新层出不穷 。淳朴的民风优良的传统淡化丢失,丑陋的恶习不断蔓延。家乡没有了灿烂的阳光灿烂的笑容,放纵私欲纸醉金迷,用钱叫板友情亲情爱情。这些表象折射出一个可怕的社会走向,区分孝道的标准逐渐松动,残破的传统民俗已垮塌,农村的脊梁没了。是抛弃土地惹的祸?是对土地的认知不足?是意识形态的太阳伞没有完全撑开?是历史的阵痛?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风儿轻轻地抚摸土地的悲伤,雨儿轻轻地诉说土地的荒凉,小燕子说土地把自己的种子丢了,麻雀说土地应改成草地,乌鸦用哇哇粗劣嘶哑的嗓音嘲笑土地穿反了衣裳。牧童短笛吹醒黎明,老牛与老牛对歌,蛙声鸟鸣,鸡飞狗跳的山川味道,也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丰富多彩的农耕文化已经没有了踪迹,青年人不善农事,农田衰败,农业衰退,农民衰老,已有了答案。田荒藏野兔,不见种田人,蓝天依旧在,碧水无处寻,年年乡愁情,故乡无故人。
土地丢了,饭碗丢了,魂魄丢了,祖宗死了,村庄死了,童年的记忆死了。撂荒的土地,模糊了我的视线,动摇了我的认知,毁灭了我的世界观。我站在高高的山岗,为这片深沉的土地静坐请愿招魂喊冤。给土地一份真诚的歉意,一次虔诚的忏悔,一个罪恶的交待,一个热烈的拥抱。用春天的钥匙打开夏天的大门,用秋天的秋色塗抹寒冬的瑞雪,回归土地生态的原点,回归灿烂的农耕文明,给土地一个科学的种田春天,一个莺歌燕舞的夏天,一个丰收在望的秋天,一个炊烟四起的冬天!让土地:春有蓬勃,夏有热烈,秋有成熟,冬有深沉。回归土地的本来面目!
返疆前夜,我心事重重徘徊在后山儿时人民公社那片熟悉的土地上,土地爷爷拽着我的手,悄悄地对我说:“多想拽给我一缕明亮的弯月,多想寄给我一片野山的鸟鸣,多想听听犁铧的声音,多想看看我幼小的脚印,多想摸摸种子的身影和熟睡的体温,多想抱抱踩痛我的牛腿,多想闻闻盖在土地上芳草味的牛粪,多想唱一首土地自己的歌,多想跳一首土地之春的圆舞曲,啊!人类的母亲——可爱的土地”。
我深情的热爱脚下这片五彩斑斓的土地,它曾经郁郁葱葱花香四溢,它曾经生机勃勃神采奕奕。它曾经是我生命的起点 ,它曾经是我生命的摇篮,它曾经燃烧了我火红的青春,它曾经偷走了我调皮的脚印,它曾经见证了我灿烂的人生。在这片热土上,我青春过了,潇洒过了,骄傲过了,辉煌过了!
神奇的土地在呐喊,苍茫的土地在哭泣,生命的土地在怒吼,撂荒的土地在流血!土地在期盼,人民在思考,民族在忧虑,时代在呼唤,阳光在报告!拉响国家土地战略的警报,翻开土地顶层设计的扉页,把控意识形态领域横竖走向的碰撞,破解土地兴衰的超级周期律的奥秘,打一场土地革命的保卫战,死守土地流失经度和纬度这道不可逾越的红线,还原古老土地的颜值本色尊严,托起土地七彩祥光簇拥下的落霞,播放土地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彰显土地曾经的辉煌,让土地的万丈光芒在家乡的小河汩汩流播。土地是社会的基石,是天下粮仓之本,是生命之源,是国家战略的压舱石,是扭转乾坤安邦治国,一统天下国之重器,是有温度的历史底牌。人民守土有责,社会守土尽责,政府守土负责。纵向叠加为一代人的神圣使命,横向交织为一代人的勇敢担当,这是一个社会、时代、历史给人民的庄严承诺!写满乾坤宏伟抱负的土地,是远大理想抱负的土壤,是温暖土地洋洋洒洒的诗行,是指点江山安邦万代的希望!我们——我们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厚重永恒的金饭碗!金饭碗!金饭碗!
2021年1月落笔新疆石河子晨走途
中·原36923部队廖邦民笔名崑崙山

廖邦民笔名昆仑【向人民敬礼】

廖邦民笔名昆仑【岁月正好】

廖邦民笔名昆仑【问苍茫大地】

廖邦民笔名昆仑【风华正茂】

廖邦民笔名昆仑【东方欲晓】

廖邦民笔名昆仑【看万山红遍】

廖邦民笔名崑崙山【我是一个兵】

廖邦民笔名昆仑【领章帽徽】

廖邦民笔名昆仑【向军旗敬礼】

廖邦民笔名昆仑【焉耆的我】

廖邦民笔名昆仑【当兵的印象】

廖邦民笔名昆仑【难忘的岁月】

廖邦民笔名昆仑【泽普望月】

廖邦民笔名昆仑【孔雀河畔】

廖邦民笔名昆仑【望江公园】

廖邦民笔名昆仑【人民公园】

廖邦民笔名昆仑【邦民来草堂】
‘
廖邦民笔名昆仑【朓望远方】

廖邦民笔名昆仑【射向远方】

廖邦民笔名昆仑【主席来草堂】

廖邦民笔名昆仑【年轻的样子】

廖邦民笔名昆仑【放眼看世界】

廖邦民笔名崑崙山【驼铃梦坡】

廖邦民笔名崑崙山【妙笔写天下】

廖邦民笔名崑崙山【写人间春色】

廖邦民笔名崑崙山【大将风度】

廖邦民笔名崑崙山【冷眼看世界】

廖邦民笔名崑崙山【张家界】

廖邦民笔名崑崙山【象鼻山】

廖邦民笔名崑崙山【心中有阳光】

廖邦民笔名崑崙山【三十而立】

廖邦民笔名崑崙山【黄帝陵】

廖邦民笔名崑崙山【主席的窑洞】

廖邦民笔名崑崙山【夕阳红了】

廖邦民笔名崑崙山【一杯山泉水】

廖邦民笔名崑崙山【渔舟唱晚】

廖邦民笔名崑崙山【笑对人生】

廖邦民笔名崑崙山【笑看人生】

廖邦民笔名崑崙山【知足常乐】

廖邦民笔名崑崙山【祁县的故事】

廖邦民笔名崑崙山【大油泡】

廖邦民笔名崑崙山【油泡的传说】

【太阳】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未来】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鱼翁】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鱼篓】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写生】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渴望】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晚霞】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雁归】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负重】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舞魂】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报晓】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苗寨】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阿诗玛】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手鼓】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海魂】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水烟】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仙女】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打猎】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随想】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望月】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醉仙】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三胞胎】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四胞胎】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开会】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集会】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雄起】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全家福】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福】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寿】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自己】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悟】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凝视】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第一犁】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舞】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桥】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月亮】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羊羊】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四羊】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头羊】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三步】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问】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三鼎】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对话】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叠飞】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等待】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天眼】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背与背】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奇石】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怪石】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罗兰】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夏娃】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沉默】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想想】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足也】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生命】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吻】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飞船】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鼎】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五羊】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福】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知足】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重叠】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托起】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对歌】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天机】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问苍茫大地】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无题】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啥】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桃心】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涂抹】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家和】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茶余饭后】作者廖邦民【崑崙山】

【舍得】作者廖邦民【崑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