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国传统战略思维探寻百年中共长寿基因
——听《战略视角中的中共百年奋斗历程》讲座有感
作者:安徽 金震

3月18日上午,参加总行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有幸聆听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院务委员(副部长级)张宏志讲授《战略视角中的中共百年奋斗历程》党史讲座。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历经百年风霜雪雨,惊涛骇浪,带领全国人民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百年政党历经时代变迁,长盛不衰,与时俱进,勇立潮头,令世人瞩目,许多人惊叹共产党永葆青春之谜,探寻长寿奥秘,站在不同角度会得出不同结论。
作为中央党史研究的权威领导和党史专家,张宏志运用天时地利人和的中国传统战略思维,分八个阶段,详细阐述和解释了我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如何利用天时地利人和来谋篇布局,取得主动主导,雄证了共产党为什么“能”。令人耳目一新,信服叹服。
听罢讲座,回味悠长,久萦于怀,欲罢不能,故作此感。
第一个历史阶段是100多年前,中华民族灾难深重,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寻民族复兴之路,在诸路皆走不通之际,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共产党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顺天应人,此为天时。共产党成立初期,判定了中国社会的性质,但对于如何寻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还在探索当中。毛泽东通过深入调查,深刻考虑,认识到农民是中国革命必须依靠的主要力量,特别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开始独立探索革命道路,找到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正确把握了当时的革命形势,顺天时得地利聚人和,实现了三者完美结合和有机统一,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开辟了道路。
第二个历史阶段是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领导,导致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实现战略转移,中国革命到了生死存亡关头。正确把握天时地利人和成为更加紧迫的问题。此时日本全面侵华,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抗日救国是当时最大天时,也是最大任务,在这一历史背景下,红军长征高举北上抗日旗帜,建立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对内凝聚军心,对外发动群众,补齐了地利人和,从而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第三个历史阶段是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共产党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全民抗战时期,抗日是最大的民心和大局。共产党高举抗日旗帜,始终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发挥引领作用,牢牢把握天时。在华北敌后战场,八路军建立了强大稳固的根据地,占据了地利。更为重要的是,共产党实行依靠人民的民族抗战路线,把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结合起来,提出了平原没有山,人民就是靠山的论断,充分发挥了人民的力量和创造性。反观国民党政权,虽然坚持正面抗战顺应天时,利用中国广阔领土以空间换时间掌握地利。但其奉行排斥人民大众的片面抗战路线,越来越失去人心。
第四个历史阶段是抗战胜利后,新旧中国迎来了命运的决战,能否把握住战略机遇、赢得胜利是对共产党战略思维的又一场重大考验。经过二次大战,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民主和平已成为人心所向,正因为此,毛泽东毅然赴重庆谈判,做出极大让步,体现争取和平的真诚和决心,赢得了全国人民的拥护,顺应了天时。为应对国民党内战政策,共产党军事上积极准备,战略上抢占东北有利位置,战术上不计较一城一池得失,集中精力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此为地利。更具决定性因素的是,共产党深入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发动人民群众为革命提供无穷力量,正如陈毅元帅说,淮海战役是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总书记说,渡江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船划出来的。与此同时,共产党在国统区发动反内战、反饥饿的第二条战线,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新中国建立提供了有力策援。

第五个历史阶段是新中国成立不久的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这一仗能不能打,能不能打得赢,会不会引火烧身,会不会引发全面战争,这些都需要从战略层面进行考量。毛泽东从国力、军力、民心、士气、国际援助、战场环境等各个方面分析了中美两国的优劣长短,对战争发生后的走向进行研判,最终作出抗美援朝的重大决策。首先从天时看 ,二战后世界人民强烈反对新的世界战争,美国的战略重点在西欧,如果爆发战争,战线从西欧延伸到东亚,美国在东亚的军事投入必然受限。从地利看,朝鲜地形狭窄,境内多山,不利于美军机械化大兵团作战,同时战场靠近我国东北和苏联,交通运输方便,有利于后勤保障和获得国际援助。从人和看,美帝武装干涉朝鲜内战,同时入侵我国领土,阻扰解放台湾,激起了中国人民强烈愤怒和爱国热情。同时,我军经过20多年对内对外作战,早已建成一支百炼成钢、听党指挥的虎狼之师。
第六个历史阶段是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直到改革开放之前,共产党把握了时代潮流,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巩固了国防,捍卫了主权,打破了西方的孤立和封锁,使新中国站稳了脚跟。但也出现一些错误,对内高估了社会主要矛盾,对外高估了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威胁,经济上也出现急于求成的错误,挫伤了人民的积极性和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凝聚力。但即便如此,共产党还是在天时地利的运用上有非常成功的亮点,一是准确把握美苏争霸形势,顺势而为,打破了中美僵局,改善了中国的国际环境,为后来的改革开放打下了伏笔。二是实施三线建设,拓展了中国的纵深战略,开拓了未来的发展空间,为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准备了条件。
第七次历史阶段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的重大判断,作出了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新路,充分调动了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共产党在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上,再次实现天时地利人和的完美结合和有机统一,使中国的面貌在短时期内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第八个历史时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党中央敏锐发现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重大变化,作出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提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一系列重要举措,确保了国家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下稳步前进,特别是新冠疫情发生之后,及时提出了构建国内大循环,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成为共产党正确把握天时的又一成功范例。在地利方面,先后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一带一路”倡议。在人和方面,坚持人民至上,提出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重大论断,实现了地利与天时、人和的内在融合,是马克思主义战略思维与中华优秀战略文化相结合的丰硕成果。

以上八个历史时期,每一个阶段都是生死攸关的关键时期,稍有不慎,历史就会改写,中国人民就会在黑暗或争取富强的道路中摸索更长的时间。而每在这个关键节点,共产党人总能够力挽狂澜,绝处逢生,看的人心惊肉跳,惊心动魄。这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因为在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中,她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北京中南海新华门的横匾上永远不变的五个大字——“为人民服务”。这就是中国革命的成功密码,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根本答案,是共产党所有理论的起点终点,是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能够如期实现的根本保障,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保持追求、保持战斗力的根本来源,也充分揭示了共产党为什么总是能够在关键时刻作出正确抉择,牢牢掌握天时地利人和的背后原因,这是历史给予未来的启示。
作者简介

金震,银行职员,安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合肥市游泳运动协会副会长。爱好运动、阅读、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