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日感咏十四章(押八庚韵)
文/永昌居士(石兴良)
(一)
朱门总有暗波生,草莽穷家不甚明。
薄土瘠沙犹可藉,华楼深院却相倾。
世间纵置千秋业,泉下应知百岁程。
道是曲终人尽散,春风秋雨系枯荣。
(二)
樵歌唱尽夕阳情,收拾桑榆漫有声。
别有忧怀嫌酒薄,断无绮梦使心清。
千秋风雨容高卧,百载因缘话远征。
欲赏桃花开尚早,湖边有约订鸥盟。
(三)
枝间似有杜鹃鸣,把酒黄昏又几声。
社燕归来寻旧垒,塞鸿远去入新程。
长空漠漠银河静,玉镜溶溶碧水清。
识得东风无限事,桃花人面两相轻。

(四)
忽闻鸟雀踏枝鸣,静坐溪边又惹情。
风过笻林能入画,水冲矶石若闻筝。
遥天霞抹残阳坠,野陌人空薄雾萦。
纵有幽怀何所已,长堤小坐夜风轻。
(五)
农家似已备春耕,家燕归来四处鸣。
缭绕阳和萦陌野,潺湲溪韵慰心旌。
童年梦里寒烟渺,华发樽前暖雪倾。
欲藉乡愁成一醉,忽闻窗外杜鹃声。
(六)
重描柳色待黄莺,焕眼芬华溢满城。
能洗尘埃唯细雨,可消愁绪仗芳卿。
众人皆爱三春好,独我偏怜一月明。
负手东园桃李下,漫将心语寄风清。

(七)
纤身已在画中行,南国佳人捧玉筝。
红豆当时曾作记,紫萧今日又传声。
小桥流水连街巷,大海扬帆仗弟兄。
蕙性兰姿天赐就,闻之谁个不生情。
(八)
一轮浩月照东城,逝者如斯忆旧情。
缭绕窗前皆过往,缠绵樽下是今生。
长街灯影疑难识,短巷禅音又不明。
每忆上元三五夜,烟花爆竹耳边倾。
(九)
背负诗囊度此生,痴痴不怕后人评。
寻常未有玲珑笔,偶尔偏生落寞情。
文字怀忧和泪写,云烟蕴梦伴风行。
三春易逝随心赏,坐爱黄鹂枝上鸣。

(十)
应许衰翁忘利名,无财无俸一身轻。
烦时垂钓矶头坐,乐处寻诗湖畔行。
入列休言来早晚,挥毫但觉势纵横。
樽前最念寒三友,写满云笺对月明。
(十一)
化雪融冰草遍生,离离原上识枯荣。
春来但觉时时喜,冬去休言日日更。
紫燕黄鹂朝共舞,红灯绿酒夜同倾。
春风吹皺三江水,流向沧溟报太平。
(十二)
春江何日复澄清,短梦茫茫总不明。
若是天灾犹可恕,如因人祸岂堪轻。
童年故事桃源忆,今日忧怀柳岸倾。
非是此心多欲念,问谁不恨雾霾生。

(十三)
入冬多见雾霾生,道是无银管不成。
绿水蓝天成远梦,华楼陋舍共征程。
春风袅袅催身老,旭日曈曈焕眼明。
信是庙堂还解意,昭昭盛德化昌荣。
(十四)
是非自有史书评,豪杰贤才各有声。
冷月清辉临草冢,残阳夕照染旗旌。
云槎直是来禅院,雁羽寻常驻野坪。
四季炎凉终可悟,花开彼岸是归程。
作者简介:
永昌居士(石兴良),山东菏泽市人,五三年生,高中文化,种过田,当过兵,粮企退休,《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少喜新诗,老习古诗,自修《平水韵》,颇有心得。因病致残,步履蹒跚,边行边吟,与人同乐,不亦快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