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傅正乾先生
文/孙虎林
傍晚,从师大班级群里惊悉傅正乾先生病逝,享年九十岁。傅先生是我的现代文学老师。当年,有幸亲炙教海,受益匪浅。斯人已逝,独留追忆,往事历历如在眼前。
1984年秋季,我考入陕师大中文系。第一学期便开设了《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中文系八四级有四个教学班,我在4班就读。三四班的现代文学授课老师就是傅正乾先生。初见傅先生,当然是在课堂。那时,他拎着一个黑色人造革皮包,戴着一副黑色方框眼镜,深灰色中山装平平展展,西裤笔挺,一头短发朝后梳着,学者风度俨然矣。
傅先生健步进入教室,习惯性地打量了一番可以左右移动的两块大黑板。而后,从皮包里掏出讲义,清清嗓子,便不慌不忙开讲了。他说,现代文学课对中文系大一学生说来,特别重要。唐弢先生主编的这套教材不错,有一定学术水准。他要求我们认真听讲,做好笔记,攻读名著,钻研教材,努力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接着,傅先生提醒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将有用的东西摘抄在卡片上,积累资料,为以后的学术研究打好基础。
傅先生的课堂气氛活跃,生动活泼。先生讲一口陕西普通话,亲切入耳。他声音宏亮,声调抑扬顿挫。精彩处辅之以手势,引人入胜。那次,先生主讲鲁迅杂文,引经据典中妙趣横生。说到“引车卖浆者之流”时,先生情不自已,竟然走下讲台,模仿起贩夫走卒拉车沿街叫卖的情形,令人捧腹。先生模仿迂腐文人的学究气来,尤为传神到位。这时,先生向前伸展双臂,大声疾呼。“酒要一壶乎,两壶乎,菜要一碟乎,两碟乎。乎!乎!乎!”后三个“乎”字节奏鲜明,声音高了八度,再加上夸张的手势,实在妙极了。对酸腐文人咬文嚼字、附庸风雅的讽刺,可谓入木三分。我原以为这句话是鲁迅先生的首创,当时并未深究。说来惭愧,多年以后,才知道它出自小说《镜花缘》。
傅先生告诉我们,就现有的现代文学研究体系,重点讲解这六位作家,即鲁、郭、茅、巴、老、曹。记忆中,先生主要研究鲁迅和郭沫若,尤其钟情郭沫若作品。在课堂上,他满怀激情吟诵郭沫若名作《地球,我的母亲》《天狗》《炉中煤》,令人身临其境。“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我便是我了。”朗读这几句诗时,先生声情并茂,秦腔秦韵,极有气势。先生浓重的蓝田方言味儿,把“天狗”念成了“千狗”,令人拍案叫绝,印象深刻。“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朗读《炉中煤》中这句炽烈的情诗时,先生深情款款,恍若热恋中的青年男子,双目灼灼,光彩熠熠。“平和之乡吆!我的父母之邦!岸草那么青翠!流水这般嫩黄!”郭沫若的《黄浦江口》,经由先生倾情朗诵,境界全出。在一腔激情的热切倾诉中,傅先生传达出诗人郭沫若对祖国的无限深情,令人动容。傅先生固有的诗人气质,很好地创设了文本欣赏的诗意情景,有助于我们对作品的深层理解。多年以后,我一直记着先生对郭沫若作品激情满怀的诗意解读。以后,我再也没有遇见过如此热情洋溢的先生。
当年,傅先生曾在课堂上推介过自己的专著《郭沫若创作论稿》。事实上,先生授课的很大一部分内容,就来自于这本书。后来,先生又陆续出版了《郭沫若与中外作家比较论》《历史•史剧•现实 -------郭沫若史剧理论研究》等学术专著,并荣任中国郭沫若研究学会理事,誉满学界,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这一切当之无愧,众望所归。当年,他对我们谆谆教诲,循循善诱,让我们努力学习,立志考研,成为专家学者。傅先生告诉我们,他代过的一个学生考上了扬州大学现代文学研究生。別看学校名气不大,扬州大学的现代文学研究在国内赫赫有名。可惜,绝大多数同学并未如先生所愿,学业精进,立志成为一代学人。不过,也有目标明确的同学听进了先生的教诲。我们宿舍有位同学就听从了傅先生的教导,发奋努力,考上了研究生。如今任教于母校陕师大,成了硕导。
2008年8月,中文系八四级四班举行毕业二十年聚会,我们幸运地请到了数位任课老师,俄苏文学老师马家骏先生,古典文学老师魏耕源先生等都来了。年近八旬的付正乾先生欣然赴会,他童颜花发,精神矍铄,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勉励我们立足岗位,积极奉献。他说,“你们正值盛年,四十多岁正是学木研究的黄金年华。尤其是男性,六十岁前依然思维活跃,反应灵敏。只要不懈努力,一定会出成果。”未曾想,时隔二十多年,傅老师依然对早已定型的我们满怀期冀,殷切之情,令学生感奋不已。那天,任教于商洛学院中文系的杨军同学和先生相谈甚欢,令人羡慕。杨军如今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成绩斐然,是对傅先生的极大安慰。中文系八四级四班四十几个同学中,终于有人继承了先生衣钵,幸哉。毕业三十年聚会时,先生年事已高,我们未能聆听教诲,深以为憾。
当年,学识宏富的傅先生叮嘱我们,不要一味看那些轻松消遣性的小说散文,要多读逻辑思维性强的理论书籍,努力提高研究能力。说来惭愧,我一直偏爱小说散文,学术类著作读得极少。毕业后,做了一名平凡的中学教师。三十多年坚守讲台,碌碌无为。如今想起傅老师的教诲,汗颜不已。所幸,今生也曾忝为先生门生,足矣。
先生名讳正乾,意旨深远。正,正大也。乾,乾坤,天地也。一身正气充溢于天地之间,令人不觉想起孟子名言,“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也。”这名字真好,它彰显出先生的大师风范,蔼然气度。今生有幸得遇先生,甚好。若有来生,我们再做您的学生,再听您的教诲,可以吧。
傅先生,安息吧。
写于2021年3月25日夜
孙虎林,陕西岐山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都市头条专栏作家,出版散文集《青春祭》《半生缘》。